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孩子受欺負竟然要以牙還牙?

孩子受欺負竟然要以牙還牙?

孩子被同學欺負了,作為父親犯了愁,因為自己好像沒有辦法更好的處理這個問題,一拍腦袋,他想出了個的主意:

孩子受欺負竟然要以牙還牙?


下方的評論區出乎意料之外,一片叫好讚譽之聲。

孩子受欺負竟然要以牙還牙?

這種聲音的出現,是家長們對最近校園欺凌事件頻發的的一種無奈反應。

但是真的要以牙還牙,以暴制暴么?這樣能解決問題么?難道把問題丟給未成年人成了最後的選擇?

當然不是。

近期網上未成年人暴力視頻頻發,社會影響巨大,視頻中受侵害的孩子們在事件後期的權益保護與後續補償,引起廣大網友特別是家長們的關注。

家長們對處理結果的普遍反映是為孩子們忿忿不平,這些發生在學校里的侵害事件的處理結果多數都是:校內處分,賠錢,道歉,校外的則是批評教育或者根本沒人管。

孩子受欺負竟然要以牙還牙?

這樣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處理意見,讓人們產生了對未成年人犯罪年齡年輕化,犯罪成本低的擔憂

現在的孩子發育快,成熟早,這樣的年齡明顯已經不適合現在。

為什麼大家會覺得處罰太輕?這樣的處罰合法么?告訴你,合法!

我國的《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十八條規定學校不能隨意開除學生,第五十四條規定對違法犯罪未成年人,實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言責,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應當依法從輕,減輕或免除處罰。

孩子受欺負竟然要以牙還牙?

不難看出我們現行的保護法太寬泛,讓人們產生了誤解。

未成年人保護法當初的制定是為了保護未成年人不受法律制裁,而如今卻發展到部分人抓住漏洞肆意違法犯法,可以說它已經不適合目前的社會發展現狀。不慎的使用,使這部法律成為未成年犯罪的保護傘,導致他們有恃無恐,而真正要保護的未成年卻生活在被他人傷害的陰影下。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的關注,在社會各界人士的呼籲下,最近最高人民檢察院把對未成年人犯罪處理問題提上日程,提出對未成年人犯罪的零容忍態度,要求「從快從重」處理,從而對未成年人形成震懾作用。

孩子受欺負竟然要以牙還牙?

保護法的主要問題在犯罪年齡能否降低。國外很多國家的未成年人年齡都定在8-12歲左右,我們國家是16歲,這個年齡的孩子是不是已經能夠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了呢?

未成年人保護法的擱置,使受到傷害的未成年人權利沒有辦法得到保障,大部分未成年人是弱勢群體,被未成年人傷害的未成年人,又是弱勢群體中的弱勢群體。這樣的傷害帶來的陰影對於小孩子來說可能是終身的,精神損失費和道歉就能為他的人生買單么?

作者寫於2016-06-07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談黃蓉:這姑娘既招人愛,也招人恨
是時候來談談總決賽猛龍VS雷霆的結果了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