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逃避自己,才會忙個不停:我們在用忙填滿自己的生活

逃避自己,才會忙個不停:我們在用忙填滿自己的生活





01


佛陀說有三種怠惰





第一種怠惰是我們都知道的——不想去做任何事情,我們寧願多待在床上半個小時,而不願起床禪修。




第二種怠惰是找到一些借口,好讓自己不去行動,諸如:「我無法做這個。其他人能,但是我做不到,因為我太愚痴了。」「我一直是個憤怒的人」,「我這輩子老是一事無成」,「我總是失敗,而且我註定失敗。」




第三種怠惰是忙碌於世俗的事物,我們總是保持忙碌,藉以填滿空閑的時間。保持忙碌甚至讓我們覺得那是種美德,但是它通常只是一種逃避的方式。當我從洞穴出來時,某些人說:「你不認為隱居是一種逃避嗎?」我說:「逃避什麼?」在那裡,我沒有收音機、報紙或可以談天的人。我要逃到哪裡去呢?當發生事情時,我甚至無法打電話給朋友。我和「我是什麼樣的人」和「我不是什麼樣的人」面對面,我並未逃脫。







02


最大的逃避是從來都停不下來



我們平常的生活是那麼地忙碌,日子填得那麼滿,甚至從未有任何空檔去坐下來一分鐘,就坐一分鐘。這是最大的逃避。




我們全都像那般,也害怕安靜——害怕外在的安靜和內在的靜默。當外界無噪音時,我們就會自言自語-意見、想法和判斷,或重述昨天、童年發生了什麼事情,或他對我說了什麼,我又對他說了什麼。還有我們的幻想、白日夢、希望、憂慮、恐懼,內心毫無靜默。我們嘈雜的外在世界,只是內在噪音的反射-我們需要不停地忙碌,不停地做某件事情。




最近,我和一個非常好的澳洲籍比丘談話。他曾經忙碌於從事許多美好的佛法活動,因而成為一個工作狂,可以熬夜到清晨兩、三點,最後他完全崩潰,整個身體垮了,現在他無法做任何事情,心也稍微受損,而無法有非常好的定力。



當然,他可以說話、行走,但是他終究無法持續地做任何事情。他的問題在於,他把做事和身分認同連結在一起。他真的是一個工作狂,而且他是為佛法工作,這看似非常美善,看似他在做非常好的事情,他利益眾人,實現上師的教導,但是現在已無法做任何事情,那麼他又是誰?




因此,他正在經歷一個巨大的危機,因為他總是以自己的所作所為和成功來認同自己。現在他無法做任何事情,並且要依賴他人,於是我對他說:「但這是一個很棒的機會。現在你不必做任何事情,可以只要保持『如是』。」




他說自己正試著這麼做,但是他發現,不做任何事情,只是坐在那裡面對自己,而非面對他的所作所為,這非常具有威脅性。






03


別讓好事情成為了你逃避的方式




這是重點-我們以活動填滿自己的生活。在這些活動之中,有許多真的是非常好的活動,但是如果不小心謹慎,它們可能只會是一種逃避。




我不是說你們不應該去做良好且必要的事情,而是必須如呼吸有吸氣和呼氣一般,我們也需要有活躍的和靜思的兩種活動。我們需要有時間和自己共處,讓心真正地集中,並能安靜下來。如果在清晨做這件事情通常是比較好的,因為如果並未太晚就寢,在清晨起床時,就應該會覺得神清氣爽、生氣勃勃。



如果在其他家庭成員之前起床,通常會比較安靜,很顯然地,當其他人也起床時去禪修,這並非好的作法。我們必須在其他家人起床之前起床,除非他們也起床禪修!




我們知道自己必須努力精進,我們可以去思量那些專心致力於達成某個世俗目標的人們,例如運動員、藝術家、音樂家等,任何專心致力地花時間在其特定才華上的人,都勤勉不懈地去發展自己的特質。




他們花費那麼多的時間,投入那麼多的注意力,改變自己的飲食和社交習慣,放棄吸煙和飲酒,甚至有時放棄性行為-至少放棄一段時間,以把所有的精力都傾注在自己所選擇的領域之上。他們全神貫注地完全奉獻自己,因此之故,他們可以期待自己能有所成就。




如果我們認真地想要把修行融入日常生活之中,就必須做出一些犧牲。這些犧牲包括早起,如此我們至少有半個小時或一個小時的時間可以與自己共處,認真地修行,並且在最後,或許以五分鐘的時間為一切眾生生起慈心。如此,它真的能改變我們一天的生活質量。隨著我們習慣於從事禪修,時間自然而然地開始延長,修行開始對一整天造成影響。





我們試著去創造情境,藉此可以把整天當作自己的修行之道,於是所做的每件事情和所遇見的每個人,都變得是修行的一部分。這是我們學習如何開啟自心的方式,也是我們變得慷慨、仁慈、體貼、寬容和安忍的方式。了解這些,我們變得越來越處於當下——此時此地,而非遠在脫離現實的幻境。




剛開始,我們試圖把內在的喧鬧騷動安靜下來,變得集中專註,給予自己一些內在的空間,如此我們的心靈生活和日常生活將變成同一件事。從外在來看,並無任何改變;但是從內在來看,一切都已經轉化。





文章摘錄自—傑尊瑪?丹津?葩默《活在微笑中》



轉載請註明本文編輯整理:

身心靈

(shenxinlingdao)

我們尊重原創。部分文章和圖片來於網路和網友推薦,如未署名,系檢索無法確定原作者,歡迎原作者聯繫我們。謝謝!



身心靈

微信號:

 

shenxinlingdao 

身心靈微信第一平台

★★★★★


每一個生命都將覺醒。


粉絲人數30萬,關注收看更多靈性文章!

回復:

占卜

,進入

在線靈性占卜

回復:

我的前世

,進入

在線前世分析

主編:

宣鑒

yifangxiaoshi

(長按可複製)

長按下圖,識別二維碼,關注

身心靈

微信平台:



- 謝謝你,看到了最後 -



方誌明導師:生命系統全息療愈精英導師班
一行禪師:奇蹟就是在大地上行走

TAG:身心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