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在美國,十幾萬女童淪為丈夫「奴隸」?BBC揭美國童婚泛濫,真相觸目驚心…

在美國,十幾萬女童淪為丈夫「奴隸」?BBC揭美國童婚泛濫,真相觸目驚心…




來源:精英說






如果某天,你看到一個成年男子摟著一個一臉稚氣的小姑娘拍婚紗照,你會有怎樣的反應?




就像下圖中一樣,滿面欣喜的老者與茫然無措的女童,雖然穿著結婚的禮服,卻如此詭異。




估計大多數人都會像他們身後的兩個路人一般,一臉懵逼,完全不知道這是怎麼回事。





圖片來源於童婚街頭實驗視頻




膽大一點的路人,會直接上前詢問「新娘」的年紀。




當得知「新娘」只有12歲時,有人會開始憤怒地指責老者,並拚命將這個小女孩帶離。




圖片來源於童婚街頭實驗視頻



好在,以上場景只是一場街頭實驗,用來測驗人們對「童婚」的反應。




只是在全球各地,在那些沒有鏡頭對準的地方,正有無數男孩女孩,在現實生活中痛苦地成為「童婚」的犧牲品。




在還不明白「婚姻」意味著什麼的年紀,他們就已經在父母安排下與一個可能根本不熟悉的人締結連理,生下一個又一個孩子,日漸憔悴。



再也不能上學,再也無法實現夢想,再也成為不了自己想成為的人。




童年,就此凋零。




而有一個國家,在從2000年至2010年的十年時光里,有167000名兒童步入婚姻,其中87%都是女孩。



而且在這個國家的許多地方,竟對「最低結婚年齡」完全沒有法律限制。




我們正在談論的這個國家,不是印度,不是柬埔寨,不是沙烏地阿拉伯,而是美利堅合眾國。




是的,就是那個講「自由」又講「人權」的美國。






在BBC視頻主頁上,一則短視頻刺痛了人們的心。




BBC採訪了兩個深受童婚所害的美國女孩,揭開了這個觸目驚心現象的冰山一角。




她們的故事也警醒著我們:與我們想像的相比,童婚更普遍、更泛濫,也離我們更近……




11歲時,她嫁給了20歲的強姦犯



如果你去翻看美國法律,其實會很輕易地發現:



在大多數州,法定結婚年齡為18歲(內布拉斯加州為19歲,密西西比州為21歲)。





但美國所有州都允許在特定情況下,對此規定進行「豁免」。




一是父母同意;


二是法官批准。




而且有25個州,沒有對最低婚齡的限定。




因此,在雪莉?瓊森11歲的時候,她就「合法」地嫁給了一個強姦過她的男人,他比她大9歲。





Sherry Johnson(圖片來源於BBC視頻)




在雪莉模糊的記憶中,童年是破碎而灰暗的。


雪莉出生於美國佛羅里達州一個虔誠的基督教家庭。




從小到大,父母經常會帶她去做禮拜。




而就在她10歲那年,可怕的噩夢突然降臨——她被一名牧師和一個教友在教堂里強姦。







父母在得知此事後,卻覺得不該讓教堂的醜事傳揚出去,於是沒有報警。




因為信仰,他們沒給孩子吃避孕藥,也不允許雪莉墮胎。




就這樣,只有10歲的雪莉生下了一個女兒。




後來,雪莉又被一個20歲的教友盯上。




他不斷找機會騷擾和侵犯她,還對她實施了姦汙。




為了息事寧人,不讓此事影響到教會形象,雪莉的父母決定——讓女兒和強姦犯結婚。





圖片來源於BBC視頻




雪莉的父母找到了一個十分支持教會的法官,於是在同時滿足「父母同意」與「法官批准」的條件下,11歲的雪莉嫁給了那個20歲的男人。




時隔多年,雪莉回憶起當年的婚禮,語氣中仍充滿痛楚:




「我看上去在笑,內心卻在滴血。」





圖片來源於BBC視頻




16歲的時候,雪莉就成了6個孩子的母親。




面向鏡頭,她的表情平靜而麻木:「這就是我的人生啊,生孩子,然後為了他們而活……」




從結婚的那天起,她就已經永遠失去了童年。





圖片來源於BBC視頻




相似的控訴,還來自於一個叫安琪爾的女孩。




13歲時,她套上媽媽網購而來的難看的婚紗裙,嫁給了一個沒有任何感情基礎的男人。





Angel McGehee(圖片來源於BBC視頻)




安琪爾沒有透露媽媽為何要這樣逼著她結婚,也許是因為經濟原因,也許是出於其他因素。




總之在她15歲的時候,她就已經生下了人生中的第一個孩子。




可安琪爾的丈夫對她並不好,動輒打罵,甚至還在孕期的時候推她。





圖片來源於BBC視頻




後來她生下了更多的孩子,又與第一任丈夫離婚。




如今,26歲的她已經是5個孩子的媽媽。




回顧那段並不愉快的婚姻,安琪爾時常困惑。




如果她沒有那麼早結婚,人生是否會不一樣?




想到此處,安琪爾流淚了。




她認為過早結婚讓自己成為長輩意志的犧牲品,更讓她淪為前夫的「奴隸」。




活著,只是為了滿足他人的需要。




和雪莉一樣,安琪爾的人生早已浸透悲劇。





圖片來源於BBC視頻





童婚的悲劇,正在全世界各地上演



美國反童婚組織Unchained at Last曾經發布一組數據,曝光了美國童婚更多的「秘密」。




從2000年至2010年,美國的阿肯色州、愛達荷州和肯塔基州擁有最高的「童婚率」,每一萬個人中,就有超過20個未成年人步入婚姻。





圖片來源於Unchained at Last




以上「童婚率」是按照人口比例測算而來,如果純粹看未成年結婚的兒童數量,德克薩斯州位居第一,有34793個孩子早早結婚;




緊隨其後的是佛羅里達州,相應的數量為14278。





圖片來源於Unchained at Last




針對這組觸目驚心的數據,不是沒有人進行過努力。




一些議員遊走於政府機構,試圖改變。




可惜的是,他們中的大多數都遭遇了失敗。




有州長就認為,在基督教、猶太教和穆斯林社區中,早婚屬於常見現象,需要尊重這種傳統。





新澤西州州長Chris Christie曾以宗教理由


對「禁止18歲以下的人結婚」的法案進行否定


(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作者所有)




況且,「童婚」與「自由戀愛的未成年人早早結婚」的界限,有時並不那麼清晰。




有人堅信,禁止早婚,也許會傷害另外一部分人的權益。




雖然在揭露與批判美國童婚現象的過程中,BBC似乎扮演了「正義使者」的角色。




但事實上在它所處的英國,童婚現象同樣令人憂心。




英國《獨立報》近日披露,從2015年起,每到開學季,就會有一批女學生「神秘失蹤」。




這背後的原因很簡單——在本該返校上課的時間裡,大部分還是未成年的女孩竟在父母的逼迫下,嫁給了之前素未謀面的陌生人。




在從他國移民至英國的公民中,這種現象尤為嚴重。




許多女孩甚至被「騙」回了原籍國,暑假還沒有過完,她們就成了別人的「小小新娘」。





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作者所有




據英國國家醫療體系和社會服務中心的最新數據:




今年5月至7月英國就發生了150宗強迫結婚案例,與3年前相比上升了1/3。




英國反強迫婚姻機構的創始人Jasvinder,能夠輕易地羅列出「童婚」背後的種種原因:




有的人想通過與這些英國籍女童結婚來獲得英國居留權,女孩的父母則想藉機狠賺一筆;




有的是不滿意女兒自己找的對象,父母直接幫忙安排「以絕後患」;




有的是因為經濟原因,不得不將她們「賣」給有錢人;




有的是因為宗教;有的是為了面子……





反強迫婚姻慈善機構創始人Jasvinder Sanghera


曾經也是「童婚」現象的受害者


(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作者所有)




無論是英國還是美國,都無法遠離「童婚」的泥淖。




而在那些兒童婦女權益更加無法得到保障的發展中國家,「童婚」的噩夢更是如影隨形。




在印度的拉賈斯坦邦,超過一半的女孩沒到15歲就會出嫁,

最小甚至只有四五歲




中東和非洲地區的情況也是一樣糟糕,甚至平均每9個女孩中,就有1個會在15歲前嫁人。




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就曾以「小小新娘的秘密世界」為題刊發照片,講述這種悲慘現狀。





印度的14歲新娘Muskaan正在梳妝


她將嫁給一個比自己年長7歲的男人


(圖片來源於《國家地理》中文網)





Monika和Laura姐妹生活在喬治亞卡赫基地區


她們的母親在14歲時生下了她們


(圖片來源於《國家地理》中文網)





尼泊爾加德滿都山谷的卡加蒂村


16歲的新娘被迫嫁給一個15歲的男孩


在婚禮過程中,她拚命地喊叫表示抗議


(圖片來源於《國家地理》中文網)





在葉門,兩個曾經的同班女生在路上遇見彼此


她們都已輟學,並各自嫁給了大她們20歲的男人


(圖片來源於《國家地理》中文網)





15歲的瓜地馬拉女孩Aracely正抱著自己的孩子


(圖片來源於《國家地理》中文網)




童婚不僅僅發生在號稱「尊重人權、民主自由」的英美,更在全世界各地悄然泛濫。它就像有毒的液體,腐蝕著一個孩子的燦爛年華。




在每場童婚里,受教育權喪失、肉體和精神的傷害、家庭暴力乃至精神疾病都十分常見。




對於兒童來說,「婚姻」才真正是「墳墓」的同義詞。





在中國,童婚的另一個名字是「童養媳」



在中國,童婚存在嗎?答案無疑是肯定的。




只是,你很難在新聞媒體中搜索到許多關於「童婚」的大篇幅報道。




畢竟,我們生活在一個法律明文規定了最低結婚年齡的國度,即男性必須達到22周歲,女性必須達到20周歲。




可是法律規定是一回事,執行又是另一回事。




澎湃新聞就曾刊登過一篇名為《雲南「童婚」調查:十三四歲小夫妻,手拉手看熊出沒、喜羊羊》的報道。




在那個故事裡,兩個當事人沒有接受完九年義務教育,就輟學舉行了婚禮。





16歲的丈夫刁靠聞背著他13歲的新娘劉芸


(圖片來源於澎湃新聞)




雖然領不了結婚證,但他們在婚禮過後就過上了正常夫妻的小日子。




平時的生計可以靠父母接濟和打工賺錢,「要孩子」也被提上了日程。




不過他們自己的確還像個孩子,坐在婚房裡,兩個人爭搶著遙控器,一個喜歡看《熊出沒》,另一個喜歡看《喜羊羊與灰太狼》。





新婚的刁靠聞和劉芸坐在婚房裡


(圖片來源於澎湃新聞)




像刁靠聞、劉芸這樣的未成年人,在地處中越邊境的少數民族山區金平縣並不是孤例。




在那裡,上一輩沒受過教育或受教育程度不高,意識觀念落後,讀書無用論思想嚴重。




在他們看來,傳宗接代才是最最要緊的事。





羅藝14歲,她跟18歲的丈夫陶濤已有了孩子


(圖片來源於澎湃新聞)




也許正是因為像這樣認為「早婚早孕無害」的地方存在,在深深植根於鄉村的「快手」等視頻平台上,「00後寶媽」才會有那麼多的關注量。




因為,這可能本就是發生在他們身邊的日常。





圖片來源於網路




以「早婚早孕」為驕傲的少年少女,也許並不會覺得童婚有什麼問題。




可當它改頭換面,成為新時代「童養媳」的載體,顯然更加令人不適。




2016年5月,重慶巫山童養媳馬泮艷事件震驚全國。




那是一個悲慘的少女,父親早逝,母親精神失常,留下姐妹仨給大伯照顧。




可沒過多久,大伯以經濟困難養不起為由,將三姐妹相繼嫁給別人做「童養媳」。




而馬泮艷也在12歲時,被迫「嫁」給了29歲的陳學生。







從12到20歲,這本應是一個少女最天真爛漫的歲月。




可對於馬泮艷來說,它卻充滿黑暗。




被強暴、被逼生子,不斷處於逃跑、被抓回、暴打的輪迴,她雖然活著,卻心如死灰。





成為「童養媳」後,馬泮艷先後產下一男一女


(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作者所有)




在福建莆田,這種現象更常見。一份名為《中國福建莆田童養媳問題調查》的報告指出:




在莆田東海鎮坪洋村4300多人中,存在近1000名童養媳。




她們在當地被稱作「長樂子」、「阿樂」,因為她們大多來自福建長樂市。




她們有些是從雲貴川地區被拐走,到福建長樂市再進行交易轉手。





圖片來源於電影《盲山》




我們完全無法想像,在21世紀的中國,仍然存在著被視為封建糟粕的「童養媳」,正如我們會對存在於英美的「童婚」現象難以置信。




可它們就這樣真實地存在著,將一個又一個孩童拖入深淵。




在你平靜祥和的生活圈之外,無知愚昧的人與風氣,正在創造新一重地獄。




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的最新統計,全球每年仍有

1200萬女童

被迫結婚,平均每天有33000個孩子被婚姻枷鎖銬住。




有專家預測,如果這一問題沒有加以遏制,截止到2050年,童婚數量將會上升到12億。





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作者所有




在一個理想的世界,天是藍的,草是綠的,孩子嬉笑打鬧,完全不必擔憂會受到傷害。




他們亮晶晶的眼眸中,應該充滿對未來的期待和夢想的追尋,而不是恐懼、茫然與「傳宗接代」。




可惜這個世界比我們想像中的還要殘酷,再文明富庶的國度也有陽光照射不到的角落。




「童婚」什麼時候才會消亡?沒有人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這需要我們每個人為之努力。






作者: 克里斯,精英說90後小編,香港傳媒小碩,一個脫離高級趣味涉獵廣泛的嗷星人。精英說是全球精英、留學生的聚集地。每日發布海內外前沿資訊,這裡有留學新知、精英故事及美國街頭訪問,全方位為你展現真實的海外生活。歡迎大家關注精英說(ID: elitestalk)。




References:


https://v.qq.com/x/cover/ph6o0h1kq7v76d1/u0565sffruo.html(「13歲結婚15歲生子美國童婚泛濫」)


https://v.qq.com/x/cover/llxud3kuvrfphmm/h0187shilua.html(「【童婚社會實驗】65歲的老男人娶了12歲的女孩」)


https://www.myzaker.com/article/59f899e21bc8e0fc3000001a


https://wemedia.ifeng.com/75558485/wemedia.shtml


https://m.guancha.cn/internation/2018_08_25_469593.shtml


http://news.ifeng.com/a/20170530/51181091_0.shtml


http://www.artsbj.com/show-17-561045-1.html


http://www.myzaker.com/article/59ff89f17f780b1f73000053/


http://news.ifeng.com/a/20171025/52791266_0.shtml


https://www.nationalgeographic.com/magazine/2011/06/


https://www.nationalgeographic.com/photography/proof/2018/01/child-marriage-divorce-syrian-refugees-turkey/


http://www.sohu.com/a/114941801_475228


https://buzzorange.com/2015/10/02/child-brides/


http://www.sohu.com/a/213562566_722781






?


長按下方二維碼


回復 

開飯

,送你今天份日

簽~




一切都失望時,記得要對自己的身體負責
女人一生的命題,是擺脫以「愛」為名的權力打壓

TAG:武志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