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育兒:最好的疼愛是手放開

育兒:最好的疼愛是手放開

成年人的世界,是一個規則分明的世界。但凡有些主見的人,都會本能地排斥和反抗別人為自己做決定。於是,在我們的意識里,意見建議可以提,但不要過多干涉對方,是交往的準則和禮貌。

可是為什麼,孩子明明也是一個獨立的人,我們卻要為他決定一切呢?

作為家長,我們可以說出很多很多理由,「我這是為你好」的調調,三天三夜也唱不完。「你得吃這個,這個有營養。」「你該上床睡覺了,太晚了對身體不好。」「你得聽話,我這是為你好。」「你......」

無可厚非的是,這些看似很小的事情,正是我們幫助孩子建立我們認為正確的三觀、養成我們認為良好生活習慣的途徑。孩子是一張白紙,我們握著畫筆,總想把它畫的美一些、高大上一些,陽光曬一曬,最好能「啵」的一下開出最美的花來。可惜的是,紙上畫些什麼,並不是紙能決定的,而是由筆決定的。

最近聽到一個故事,湖南一位媽媽,自己小時候對上學反感,這種思維延續到了孩子身上——由於自己的孩子不適應幼兒園的條條框框,她決定讓孩子退學,「孩子不需要文憑」。這位媽媽認為,孩子並不知道自己在調皮,他的想法不過是讓自己開心。學校的管教,在媽媽眼裡是冷暴力。她說,自己給孩子劃定的界限是15歲,到時候,孩子就可以選擇自己想做的。

以前,我覺得這種在家自己教學的方式特別酷,但是看過了這個故事,我想高聲吶喊:「孩子啊,你投錯了胎。」

在這件事情里,母親自己的情緒在起主導作用。我曾看到過一些在家教學的案例,通常會有幾位具有不同專業知識的家長組成教學組,來教自己孩子不同的學科。而這位媽媽僅僅依靠自己來教學,知識面的寬窄可想而知。更為可怕的是,表面上看起來是要讓孩子自由發展,實則把孩子推向了深淵——同齡人的社交基本為零、知識結構的欠缺、無障礙無困難的成長方式,真的能讓他成長為一個心理健康、可以融入社會的成年人么?15歲,他對自己母親的決定,是感激還是埋怨?好期待後續報道。

剛有孩子那年,我特別迷信朋友圈和微博上大量轉發的西方的家庭教育、迷信快樂學習法,甚至和朋友經常性地討論怎麼能不讓孩子上體制內的學校,好讓他有更多自由。有一次和一位前輩聊天,他說,別迷信那些,你就在中國,你的孩子以後就要在這樣的環境里成長和生活,你就得按這個條件來教育。

最好的疼愛是手放開。「自由」究竟是什麼,每個人的理解不同,但最基本的,你得具備起碼的社會交往能力和生存能力,順當的活著才有資格談論自由。想讓他飛,要先給他翅膀,風風雨雨的經歷才能讓他的翅膀硬起來,而最重要的,是你捨得把他拋向天空。

感謝閱讀~




文章首發於公眾號「木易木子」,(ID:muyimuzi1983),如需轉載,請標明來源。


作者寫於2016-06-07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減肥失敗,因為你不知道這3大原因
這些美容冷知識你知道嗎?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