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南方絲綢之路文物展,亮相三星堆

南方絲綢之路文物展,亮相三星堆

南方絲綢之路文物展,亮相三星堆

神秘石人

南方絲綢之路文物展,亮相三星堆

為集中展示古代南方絲綢之路沿線西南各族的文化交流、凝聚、傳承與發展,9月26日,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聯合南方絲綢之路沿線的雲南省博物館、昆明市博物館、雲南李家山青銅器博物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涼山州博物館共同舉辦的「人與神——古代南方絲綢之路文物精華展」在三星堆博物館舉行開幕式。

南方絲綢之路文物展,亮相三星堆

南方絲綢之路是古代以通商貿易為主的多功能文化交流通道,它以三星堆為重心的成都平原為起點,經雲南,入緬甸,抵印度,直通中亞和西亞,其與通達南海與中南半島的幾條支線共同構成了古代中國與中亞、西亞以及東南亞的巨大交通網路,巴蜀文化、笮文化、滇文化、古印度文化、古西亞文化等多種文化區的重要古代文化藉此互通有無,譜寫下了中西古代交通史與文化史上的燦爛篇章。

本展以「人」與「神」為題眼,萃集蜀、笮、滇秘寶遺珍240件(套),時代跨度為商代至漢代,文物品類豐富,尤以法器、祭祀重器、人神造像最為精絕奪目,堪稱神品。展覽共分為三個單元。

南方絲綢之路文物展,亮相三星堆

南方絲綢之路文物展,亮相三星堆

南方絲綢之路文物展,亮相三星堆

展覽現場

第一單元 絲路繁弦——生產與生活

本單元主要反映古蜀人、古笮人及古滇人的生產生活之概貌,即本展主題中的「人」。千載南絲路文化是西南諸民族合奏的文化交響,急管繁弦,古韻鏗鏘。三組內容從人物造像、生產生活用陶、服飾、兵器等方面彰顯蜀、笮、滇的地域文化個性、文化趣味、文化氣度及在千百年文化流變中的相互交往、碰撞與創新。

第二單元 敬天通神——巫師與法器

本單元主要反映古蜀文化、古笮文化及古滇文化中的巫師與法器,即本展主題中的「神」。巫文化屬中國文化之底層文化,其對中國數千年的政治與精神生活皆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西南地區屬南方巫鬼文化體系中的重要區域,自商以還,巫風熾盛。本單元即重點展示蜀、笮、滇巫文化既封閉又開放之特點。

第三單元 信仰之力——崇拜與祭祀

本單元主要展示祭祀、儀仗重器,反映古蜀、古笮及古滇地方特色濃郁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等信仰文化以及其祭祀儀仗與儀式、祭祀程序與祭祀方式等,揭示「人」與「神」之關係,反映巫文化在西南古國的組織管理與政治凝聚力、文化的創造與傳播中所起到的舉足輕重之作用,提示信仰的力量、彰顯先民的宇宙情懷。

南方絲綢之路文物展,亮相三星堆

人神史話:看三星堆與南方絲路的影響與聯繫

南方絲綢之路以巴蜀為重心,三星堆文明是西南地區的「文明高地」,南方絲綢之路的形成與其有著密切關係。三星堆文明的歷時性輻射,不同程度地影響了西南地區青銅文明的產生與發展,並對西南地區民族文化的凝聚及其整合融入中華文化圈的歷史進程起了重大推動作用,同時還對東南亞地區一些文化因素的形成產生了久遠的影響。

早在2007年,為彰顯三星堆文明輻射力與南方絲綢之路在歷史上的重要作用,三星堆博物館與南絲路沿線十餘家文博單位即聯合舉辦了「三星堆與南方絲綢之路青銅文物展」,受到社會各界高度評價。

隨後,為了將三星堆文化放在更大的文化範圍內去研究和探索,三星堆研究院、三星堆博物館聯合南絲路沿線二十餘家文博單位和國內外各個學科的專家以及中央電視台等國內外多家強勢媒體聯合舉辦了「重走南絲路」人文科考活動,以及舉辦「三星堆與南方絲綢之路青銅文化研討會活動」等學術活動。

10年之後,在之前的科考與研究的基礎上,再次舉辦三星堆與南方絲綢之路的專題展覽,主題更為鮮明,內容更加深入,更為符合時代需求,同時也是向在三星堆與南方絲綢之路領域開展考古、研究的工作者致敬。

「本次展覽是為彰顯古代南方絲綢之路上璀璨的古代文化、探討古代南方絲綢之路文化中的積極因素對當今「一帶一路」文化建設的啟示、大力弘揚民族文化自信,從『人』與『神』角度更深入地揭示三星堆與南方絲綢之路的影響與聯繫。」三星堆博物館常務副館長朱家可闡釋本次辦展主旨。

南方絲綢之路文物展,亮相三星堆

南方絲綢之路文物展,亮相三星堆

南方絲綢之路文物展,亮相三星堆

南方絲綢之路文物展,亮相三星堆

展出藏品

鹽源青銅:探古笮民族的神秘足跡

涼山州鹽源盆地系戰國至西漢時期南絲路重鎮,亦是自新時期時代即發揮作用的「東北至西南邊地半月形文化帶」之樞紐。

從新石器時代開始,許多民族和族群便在這裡的崇山峻岭中奔波遷徙,著名的南方絲綢之路和藏彝走廊,包括更晚時期形成的茶馬古道都穿越在這山嶺之間,嶙嶙古道上馬幫的鐺鐺鈴聲響傳至今,民族文化的多樣化在這裡得到了充分展現。

據歷史文獻記載,夜郎、滇、邛、笮、昆明、徙、巂、冉、駹、白馬、白狼、槃木、唐菆等許多民族都曾在這片土地上建立過自己的家園。當今學界普遍認為,鹽源青銅文化與笮人不無關聯。

2001年,考古人員在鹽源老龍頭遺址發現11座笮人墓葬,隨著蛇蛙銅俎、三女背水銅杖首、銅蛇尾杖、羊首杖等400餘件文物的露面,雅礱江流域曾經生活過的神秘人群——笮人也進入了人們的視野。

尤其是鹽源一帶發現的青銅文化,成為人們了解鹽源青銅文化的窗口,考古專家們將這次發現定義為「四川青銅文化中除三星堆和金沙之外的第三大考古發現」。

本次展覽,從與人相關的生產生活器物和與神相關的宗教祭祀神器中,甄選代表器物62件/套(實際件數216件),為觀眾呈現神秘笮人豐富多彩的文化面貌。

比如大量出土的枝形器上的雙馬圖案,是歐亞草原的游牧民族常見的「雙馬神崇拜」,弧背青銅刀、雙圓柄銅劍等兵器帶有明顯的草原文化的痕迹;鹽源出土的銅戈,是蜀地流行的「三角形無胡戈」;而諸如銅鼓、編鐘的出土,又反映出笮人與滇文化密切的往來;鹽源土坑墓上以大石蓋頂的做法,又與岷江上游石棺葬文化頗有淵源,鹽源出土的雙耳罐、單耳罐、銅柄鐵劍也是石棺葬典型的器物……

南方絲綢之路文物展,亮相三星堆

南方絲綢之路文物展,亮相三星堆

南方絲綢之路文物展,亮相三星堆

展出藏品

古滇重器:賞絢爛多彩的古滇文化

滇文化勃興於春秋戰國,西漢臻於鼎盛,迄東漢而式微。其分布範圍系以滇池地區為中心,西起楚雄、祿豐,東達曲靖、宣威,北迤東川、會澤的金沙江以南一線,東南不過南盤江,南抵新平、元江。

滇文化以晉寧石寨山滇王及其貴族墓地、江川李家山滇王及貴族墓地、官渡羊甫頭、呈貢天子廟為代表遺存,創造這一青銅文化的人們即聚居於滇池附近的滇人(滇族)。

滇文化以獨具民族特色的青銅器為突出代表,以其生動細膩的寫實手法和精湛考究的製作工藝聞名於世。

本次展覽選取雲南省博物館、昆明市博物館、雲南李家山青銅器博物館館藏的滇文化代表器物100多件套。含樂器、禮器、兵器、生產工具、紡織工具、生活用具、裝飾用具等諸類,以及具有「滇文化青銅活化石」之稱的貯貝器、銅鼓、動物搏噬扣飾及兵器等。

比如:展現世界最早鬥牛活動民簇之一的古滇人縛牛祭祀習俗活動的縛牛扣飾,代表石寨山型銅鼓工藝的最高成就、表現古滇人競舟祭祀活動的廣南銅鼓,記錄古滇人紡織、祭祀等活動的貯貝器,反映古滇人對太陽、牛、虎、蛙等自然崇拜的各類貯貝器及銅鼓,集中反應古滇人青銅鑄造技藝的執傘跪坐俑,體現古滇人尚武精神的以狼牙棒為代表的各類武器……

本次展覽為免費展覽(須購三星堆博物館遊園票5元/人),觀眾可於9月26日至12月26日,在三星堆博物館臨展廳觀展。期間還將舉辦學術講座、社教文化活動。

重點器物介紹:

南方絲綢之路文物展,亮相三星堆

蛇蛙銅俎 (涼山州博物館藏)

這件器具平面呈長方形,俎面上有兩個相背而向的昂起蛇頭,蛇口中各銜一魚,蛇身盤桓於俎的中部。俎的四周邊緣有頭尾相連的32隻立體的蹲蛙。俎本為切肉用的几案,但這麼精美,當時的人也不捨得拿來切菜吧?所以,它的真實用途是祭祀時放祭品的器具。

南方絲綢之路文物展,亮相三星堆

紡織場面銅貯貝器 (江川李家山青銅器博物館藏)

通高47.5,蓋徑23.9厘米,此貯貝器飾有弦紋、鋸齒紋、雲雷紋等。器蓋上共鑄有十人組成紡織場面,十人皆為女性,正中一鎏金人物雙手撫膝高居一銅鼓之上,一人捧食盒跪其左側,另一人執傘跪其後方,還有一人跪其前方,似正在被訓斥或責罵。周圍有兩人低頭繞線,其餘四人低頭用「腰機」亦稱「踞織機」織布。此器真實表現滇國紡織活動及滇人對紡織工具的運用。

南方絲綢之路文物展,亮相三星堆

跪坐石人像 (金沙遺址博物館藏)

古蜀國石跪人像的髮型頗為特別,類似現代所謂「中分」造型,其腦後部並有髮辮垂至腰間。關於其身份有奴隸、戰俘及祈雨巫師等幾種觀點。不論如何,藉此也可窺古蜀髮型文化之一斑。

南方絲綢之路文物展,亮相三星堆

廣南銅鼓 (雲南省博物館藏)

高46、面徑68.5、足徑84厘米,該銅鼓飾太陽紋、羽人競渡紋、牛紋、鳥紋、舞蹈紋等,簡潔流暢而富有動態美。器身所飾羽人競渡紋似記錄一場聲勢浩大的祭祀活動,船上的巫師、划槳者、掌舵者等各行其事,繁而有序。四艘船繞銅鼓按順時針方向環行。該鼓鑄工精良,造型大方,規整如新,代表了石寨山型銅鼓工藝的最高成就。

南方絲綢之路文物展,亮相三星堆

西漢執傘跪坐俑 (昆明市博物館藏)

俑高56.2厘米,傘蓋直徑35.3厘米,俑為男身,俑曲雙膝跪坐於足部,雙臂前曲,雙手作握物狀,上下相疊於前胸。面部五官清晰,頭頂束1螺髻,身著左衽半袖短衣,腰束寬頻,腿外側配1寬從短劍,後腰部向上凸起成駝背狀。跪俑髮絲、衣紋清晰流暢。跪俑所持傘蓋為圓形拱頂,蓋沿垂掛30餘枚鍾狀銅鈴。傘蓋以長圓柱銅管為傘柄,傘柄可插於跪俑握拳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雅昌論壇 的精彩文章:

收藏市場中的蛤蟆效應
如今10個專家9個假嗎

TAG:雅昌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