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同樣都是將軍,一字之差,差別巨大:都是袁世凱的套路

同樣都是將軍,一字之差,差別巨大:都是袁世凱的套路

北洋時期的中國出現了很多很有時代特色的東西,有一種似馬非驢的東西,如今看起來很奇葩,但是在當時來說卻是讓人眼熱無比。

這種東西就是一種稱呼,一種關於身份的稱呼,那就是將軍府的將軍。將軍這種稱呼其實並不少見,在中國的歷史上一直都存在,奇特的是當時的將軍卻有著兩種不同的稱呼,一字之差,差別卻非常巨大。

1914年6月30日,袁世凱下令撤掉各省的都督,設立將軍府,並且在7月18日頒布了《將軍府編製令》,在這份編製令中,袁世凱規定,將軍府隸屬於大總統,是軍事方面的最高顧問機關。

關於將軍的名號,也是很有講究的。正常來說,袁世凱規定擔任各省軍政長官的將軍,被授予帶有「武」字的將軍,「武將軍」是握有大權的地方土皇帝,他們權利極大。

比如閻錫山,則被稱為同武將軍,他是山西王;湯薌銘為靖武將軍,他督理湖南軍務;唐繼堯為開武將軍,督理雲南軍務。

還有一種將軍,與武將軍不同,他們被稱為「威」將軍。他們主要就是蜀理一省軍政、服務於袁世凱的。這種將軍,實際上是袁世凱派出去監督和掣肘地方軍閥的。

比如蔡鍔則是被任命為昭威將軍,但是大家都知道的是,後來的蔡鍔站起來公開反對袁世凱。

實際上袁世凱採取這種方式的目的是路人皆知。比如閻錫山就看得很清楚,「名義上各省將軍之本職皆在將軍府,督理某省軍務只是一種兼職,袁氏於民國三年六月三十日的命令,就是要逐漸的將軍權完全收回去。」

所以說,儘管都是將軍,但是一字之差卻是天差之別,說到底都是袁世凱的套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始說史話 的精彩文章:

弟弟不聽話,曾國藩三招搞定他:弟弟從此對他言聽計從
「天京事變」中太平天國諸位將領都不無辜,只有一人除外

TAG:始說史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