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一種只有十幾個小時生命的昆蟲:蜉蝣

一種只有十幾個小時生命的昆蟲:蜉蝣

蜉蝣一生:

蜉蝣是一種生命只有18個小時的生物。我在一篇小短文里看到一段這樣描寫它們的片段:「……原來它們正在熱烈地爭論兩個外族音樂家誰更優秀:一個是蚋,另外一個是蚊。它們全神貫注地爭論著,似乎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生命的短暫,好像有把握活到一個月似的。……一隻老蜉蝣說:『在我們的種族中,學識淵博的古代哲學家們認為,在約里磨坊這片廣袤的世界裡,我們的壽命不會超過十八小時,我想這是不無道理的。太陽給天地萬物帶來生命,可是在運行過程中,它已經明顯地向我們地球盡頭的海洋傾斜過去。最終它會走完全程,消失在我們周圍的海洋里,我們的世界因而陷入一片黑暗和嚴寒,於是,一切都將死亡、毀滅。在這一行程中,我已經生活了七小時,足足有四百二十分鐘,這是一段了不起的時期。』」

在多大程度上,我們又像蜉蝣一樣把我們不到百年的生命當成一千年,甚至一萬年來過的呢?我們沒有生命緊迫感,如同蜉蝣不知道他們的生命僅有18個小時一樣,我們也不知道自己的生命只有一百年。

蜉蝣認為七小時,足足有四百二十分鐘,是一段了不起的時期;難道,我們不也和蜉蝣一樣嗎?蜉蝣只能看到18個小時之內的事情,這決定了它的思維只能以這種難以想像的局限為前提和基礎。人類的思維,又在多大程度上受限於自身的生命長度呢?如果我們自身是有局限的,那麼我們看待問題時的觀點,自然也會帶有局限性,並且有一些局限是我們無法避免的,比如生命長度所帶來的局限。因為歷史書籍的存在,我們可以將視野向後延伸至1000年、2000年,甚至是更久遠的時間之前,但是,卻很難延伸到衡量生命長度的100年之後。對人類來說,能對未來做出想像和規劃,是一件相當了不起的事情,因為這說明他超脫了生命自然長度的限制,他打破了生命的局限。

我們每天都在經歷24小時的重複,這或許是一種有意義的重複;因為這讓我們至少可以有機會看清一天的事情,不像蜉蝣一樣連一整天都看不完整。對於卑微的人類來說,如果沒有一天24小時的重複,生活該如何度過呢?這是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因為我們沒有機會參照一生來度過一生,但我們可以參照一天來度過100年。

如果我們把晚上的睡著看成是一次死亡,那麼,我們每天都經歷一次24小時的生死,誰如果能有這樣的思維,誰的一天就是一生——100年的一生;誰沒有這種思維,誰的一生就是一天——重複了100年的一天。

為蜉蝣干一杯吧,我們庸碌無為的人們!




作者:徐明  涵明書院

作者寫於2016-06-12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維生素B3可能來自外太空?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