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兵馬俑里的青銅長劍其實只是模型?

兵馬俑里的青銅長劍其實只是模型?

每當人們在參觀兵馬俑,人們除了對其龐大的規模感到震撼以外。還對其伴隨出土的大量兵器充滿了興趣。其中細長精美的青銅劍,更是吸引了大部分人的眼球。

兵馬俑里的青銅長劍其實只是模型?

▲兵馬俑中出土的青銅長劍


如著名紀錄片《復活的軍團》稱:1974年,在兵馬俑坑的黃土中,考古人員發現了一把完全不同的青銅劍。令專家吃驚的是,這把劍的長度竟然超過了91厘米,秦人能夠製造如此之長的青銅劍!可見,秦劍是青銅劍鑄造工藝的頂峰,它的長度、硬度和韌性達到了幾乎完美的結合,攻擊性能也因此大大增加。

兵馬俑里的青銅長劍其實只是模型?

▲《復活的軍團》紀錄片截圖


很多人對其精美工藝由衷讚歎的同時,也在腦中幻想起秦軍將士手持這青銅長劍披荊斬棘,最終橫掃六合、一統華夏的壯麗篇章,彷彿自身回到了那個波瀾壯闊的時代。但是,這種青銅武器真的可以幫助秦國一統華夏嗎?

兵馬俑里的青銅長劍其實只是模型?

▲春秋戰國時期的典型青銅劍


根據秦始皇陵兵馬俑坑一號坑發掘報告中對秦劍的檢測,其表面含錫量為31%,內部含錫量為21.4%。青銅作為銅錫合金,主要影響硬度性能的就是含錫量。比如秦陵0421號劍的硬度為22-24HRC——約為200HB——與不淬火的中碳鋼水平相近。但是,高含錫量賦予青銅高硬度的同時,也會使其變很脆從而缺乏韌性與強度。

兵馬俑里的青銅長劍其實只是模型?

▲公元1600年前出土的羅馬尼亞青銅劍


古人考慮到青銅因為其金屬性質較脆的問題,為了增加強度往往採用較寬的劍身和較短的長度,如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劍普遍長度在50~60厘米。但由於秦兵馬俑的青銅劍長度達到了90厘米,並且劍身細窄,這就意味著秦兵馬俑的青銅長劍其實很脆而且容易折斷。秦俑館考古隊隊長就曾表示:「從性能上講秦劍是脆而易斷。俑坑中出土較多劍身殘斷後的斷節,恰好反映了秦劍很脆的特性。」

兵馬俑里的青銅長劍其實只是模型?

▲震驚世界的越王勾踐劍

被山東六國視為「虎狼」,並一舉鯨吞六國的秦帝國軍隊使用一碰就斷的武器?這顯然是不可能的!戰國時期,各大國為了獲取更大的領土、得到更多的資源、掌握更多的人口,都紛紛進行大規模的兼并戰爭,軍事實力都在飛速發展。即使秦國擁有張儀等人才施展「連橫」「遠交近攻」等外交計策,但若秦國沒有足夠的軍力水平,要達成最終統一華夏的目標都是不可能的。而且也不會被山東六國視為「虎狼」。

兵馬俑里的青銅長劍其實只是模型?

▲戰國青銅戈

於是,脆弱易斷的長劍與「虎狼」強軍的威名,就成了一個巨大的矛盾。而且秦國為什麼要製造這些沒有實用價值的青銅劍?並且這些青銅劍出土於兵馬俑墓葬群呢?唯一合理的解釋是,這些青銅劍其實是隨葬品,並不是真正的兵器。正如同現在人在辦喪事時燒些紙人、紙馬、紙汽車、紙電視一樣,古人也會做一些類似的隨葬品放入墓葬中。秦人尚武,免不了要做一些兵器的模型放入墓葬中,這便是兵馬俑中出土的青銅長劍的由來。而這些青銅長劍的原型,便是自春秋時出現,戰國時普及的鋼鐵長劍!如此一來,其實所有的矛盾和疑問也就迎刃而解。而為什麼筆者敢這麼說呢?

首先,俑坑青銅劍太長了,接近90厘米。青銅長劍確實有,比如希臘邁錫尼地區挖就出土過一米多長的青銅劍。但是中國青銅其實沒有很長這個傳統,如前面所說,戰國中晚期的青銅劍最多也就60多厘米。也就是說,戰國青銅劍和秦俑坑青銅劍之間找不到傳承和過渡,這不符合武器發展的正常規律。

兵馬俑里的青銅長劍其實只是模型?

▲青銅環首刀「模型」


其次,秦俑坑青銅劍太窄了。青銅比鋼鐵脆弱,所以所有先秦青銅劍都很寬,古希臘青銅劍也是如此,都是為了避免折斷。更不要說秦俑坑青銅劍含錫20%甚至更高,因此更脆。但是這個形制對於鋼劍卻不是問題,因為3厘米上下的寬度對於鋼材來說正合適。最後,青銅劍是鑄造劍。從西周開始,中國制劍就一直是先鑄造一個劍條,大致磨好之後,然後在上面鑄造護手和手柄。但是秦俑坑青銅劍卻是一條扁平的劍條,套接另作的護手、劍柄,這顯然是後世鋼劍的結構。這是因為鋼劍是鍛造的,鋼劍條套其他部件才是合理的工序流程。而當把現存的西漢時期的鐵劍與兵馬俑中的青銅長劍進行對比,便會很自然的發現二者的相似。

兵馬俑里的青銅長劍其實只是模型?

▲西漢鐵劍,與兵馬俑中的青銅劍形制基本相同


無獨有偶,這種類似兵馬俑青銅劍的非實用兵器在其相近的時代也有發現。著名的漢代鋼鐵環首刀也有著由青銅製成的模型。環首刀出土較多,存世量大,是無可爭議的鋼鐵兵器,而青銅環首刀的發現可以說從側面印證了兵馬俑青銅劍的用途——隨葬模型,而其原型,應該也是鋼鐵長劍!

兵馬俑里的青銅長劍其實只是模型?

▲鐵質環首刀

 

實際上我國早在殷商時期,含有鐵的兵器就已經開始出現。只是這時的鐵兵器往往與其他民族的早期歷史類似,使用的是來自天上的隕鐵來打造兵器,而成品也往往不是純粹的鐵器,而是銅鐵複合兵器。如於1977年在北京市平谷縣的商代墓葬中就出土了一件刃部用隕鐵製成的銅鉞。鐵刃銅鉞代表了華夏先民使用將鐵作為兵器的最早嘗試。

兵馬俑里的青銅長劍其實只是模型?

▲北京平谷出土的商代銅鉞


進入春秋時期,鐵器開始大量出現於考古遺迹中,鐵制甚至鋼製的兵器也開始有所發現。在位於春秋時楚國地區的長沙楊家65號墓中,就發現了一件處於春秋晚期的鋼劍。經過考古學家的檢測,這柄鋼劍是由含碳量為0.5%左右的中碳鋼反覆鍛打而成。可見最遲在春秋晚期,華夏先民已經掌握了鋼鐵兵器的鍛造技術。

進入戰國時代後,鐵器開始大範圍使用,就連農具也開始用鐵製作。鐵器已經成為了當時重要的生產工具,廣泛運用于軍事、農業領域,甚至還出現在了奢侈品領域,如衣帶鉤。

兵馬俑里的青銅長劍其實只是模型?

▲戰國衣帶鉤


隨著考古工作的深入,以錯金銀技術鑲嵌的鐵質衣帶鉤就漸漸被發掘出來,說明了鐵器技術工藝在戰國時已經相當成熟。華夏各國為了能獲取足夠的鐵礦資源製造鐵器,都努力開掘國土內的鐵礦資源。將採集到的礦石進行冶煉也是一個重要工程,各國都為此在都城附近修建了龐大的制鐵作坊,如位於山東臨淄的齊國故都制鐵作坊遺址,其中最大的一個佔地面積達四十多萬平方米。而出土自燕下都遺址的大量鋼劍、戟、矛,更說明戰國時鐵兵器的使用已經遍及各國。

兵馬俑里的青銅長劍其實只是模型?

▲戰國鐵農具


綜上所述,秦兵馬俑坑所出圖的青銅長劍必然是鋼製長劍的模型.由此引申而來,秦帝國的軍隊很可能已經開始大量裝備鋼鐵武器!




本文為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正義必勝。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對刀劍感興趣可加龍泉鑄劍師沈師傅的私人微信:LQLSSFB,獲取更多冷兵器知識也可鎖定我們的微信公眾號:LBQYJS


作者寫於2016-06-12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幻肢疼痛怎麼治?
最受男人歡迎的三大性愛技巧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