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國人稱智慧化身的諸葛亮,為什麼沒能統一三國,原因竟在這兩點

三國人稱智慧化身的諸葛亮,為什麼沒能統一三國,原因竟在這兩點

逝者如斯,歷史的浪花淘盡了王朝的恩怨情仇,當今既沒有了一方霸主,也沒有了雄風王者。歷史在不停地發展,讓我們一起撥開那歷史的迷霧,回到那刀光劍影的年代,我們可以嘆謂歲月的無情與當局者的執迷,但不可以忽略他們睿智的光芒與遺留給後人的教訓。三國人稱智慧化身的諸葛亮,為什麼沒能統一三國,原因竟在這兩點。

東漢末年分三國,三國可以說是一個亂世,在三國里,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小說上也常把一些聰明的人取個外號叫「小諸葛」,但是那麼聰明的他為什麼沒統一天下了,主要有兩點原因。

1、因為關羽

劉備給諸葛亮統一天下計劃的另毀滅性破壞是,關羽死後,劉備自己東征,結果失敗而回,給諸葛亮留下的爛攤子是這樣的:蜀國的精兵已經不多了,外部環境是兩個國家虎視著,蜀國南部少數民族擾亂,南方几個郡還叛亂了。

據諸葛亮出山前的「隆中對」中所計劃,要劉備一統天下,必需先佔有荊州,作為發展的根據地,再攻佔西川一帶,到時分兵兩路夾擊,一路從荊州一路從西川,劉備所得的荊州地域確實也廣,南到桂陽被到長江,江對面還稍稍佔據一點地方。

從現在角度來看當然養兵五十萬是足足有餘的。沒有切實發達的生產力根本就供不上,更何況東吳只是被蜀國挾裹,從他們本意來講是不想趟這個渾水的。加上劉備軍少,分兵兩路進攻就不足以對魏構成實質性威脅。北路山區易守難攻,後來諸葛亮六出祁山,司馬懿僅僅用了一個閉關免戰就使得蜀軍糧草不濟,無功而返。

2、因為劉備

劉備最早任用諸葛亮是因為諸葛提出了最時候當時環境的一統天下的公式,漢末,三國初現的時候,天下的力量分配,比起秦國統一天下時更加平均。想統一天下的一方,不具備絕對的優勢兵力,若仍想統一天下,則必須使守備的一方分散兵力,以實現攻擊方易於擊破守備方死守關隘的局面。所以諸葛最早是以兩路進軍北方而讓劉備感到滿意的。即在同時一路軍隊出秦川,一路軍隊出荊州。

可惜的是設想很好,但是都沒有實際使用。而到關羽死後,由於與同盟國孫權的配合始終有著兩位盟友各自的小算盤,在實際行動上,雙方既不可能傾全國之力去攻打曹魏,又希望自己先是以騷擾的姿態,用最小的代價牽制自己這一路的魏軍,而一俟另一邊取得突破性進展後,再傾盡全力,搶奪最大的勝利果實。

實際上盟友之間,基本都是這樣的思路,這也就決定了即使是天縱英才的陸遜和一代良相的諸葛亮配合,也拿一個老司馬一個小曹睿沒有辦法。因為防守方勢必死守關隘,攻擊方如果不下定決心以殺敵一千自損三百的信念去打,這樣的戰鬥就都是毫無意義的戰鬥。當劉備佔有兩川和荊州時,已經用了很多時間,這時另兩個對手也發展了,經過多年的經營,這兩國的人民對興復漢朝已經沒興趣了,老百姓有了飯吃,才不管他是不是漢朝當權。

諸亮葛一生唯謹慎,憑這一句話就註定戰爭很難勝利,如果當初聽了魏延的兵出子午關沒準還真可以出以不意,用兵就是用險!除非你軍備 資源 人口數倍於敵軍可穩紮穩打如曾文正公。連年征戰窮兵黷武豈能不敗?? 諸葛亮沒有統一總結下來就是,他們的口號 「漢賊不兩立 王業不偏安」 他們不打魏就沒有他們政權的必要,漢朝都城不在成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避嫌守義的年華 的精彩文章:

三國真正的排名,別被騙了!關羽才第四,第一實至名歸!

TAG:避嫌守義的年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