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何說曹魏的天下,是蜀漢與東吳之和的兩倍?

為何說曹魏的天下,是蜀漢與東吳之和的兩倍?

文|小河對岸

許多人看各版本的三國時期疆域圖會產生疑問,蜀漢與東吳的疆域也不小。卻為何有天下三分,曹魏占其二之說呢?也即是說蜀漢與東吳的疆域之和,也只相當於曹魏的一半。

其實,這是從歷史上的疆域劃分來看的。我國最早的疆域劃分,據說始於大禹時期,大禹分天下為九州,後世亦以九州代指天下。此九州為:冀州、青州、兗州、徐州、豫州、雍州,揚州、荊州,梁州。

而曹魏的地盤據有冀州、青州、兗州、徐州、豫州、雍州等六州之地。東吳佔據了揚州及荊州的大半,蜀漢佔有梁州之地。蜀漢與東吳的疆域之和,也只佔了三州之地,也只相當於曹魏的一半。

戰國時期、七雄並列。可以說齊、燕、韓、趙、魏、秦及楚的一部分疆域,都在曹魏的境內。東吳只佔據了楚國的大半疆域,而蜀漢的疆域在戰國時期還屬偏遠之地。秦朝統一之後,行郡縣制。漢初行郡國並行制,至漢武帝時期,頒布「推恩令」之後,諸侯封國已經虛留其名。為加強對地方的控制,而將天下分為13個監察區,名為州,州設刺史。然而,此時的州卻並非行政單位。

而至東漢末年,州正式成為行政單位,行政區劃也由郡縣兩級,變為州郡縣三級。漢末十三州分為:司州(畿輔,也稱司隸)、涼州、冀州、幽州、青州、兗州、徐州、豫州、并州(曹魏)。揚州、荊州、交州(東吳)。益州(蜀漢)。而雍州曾被取消,後該設涼州,其後又析出雍州,此時天下共有十四州,而曹魏的疆域佔據了十三分之九。

蜀漢與東吳所佔之州,雖疆域遼闊,卻都地廣人稀。蜀漢的核心區域,只有成都平原及漢中盆地,而南中地區為南蠻之地,雖被諸葛亮征服,卻並不能真正為蜀漢所用。鄧艾偷襲陰平之後,劉禪想逃往到南中地區,譙周便進言道:南方遠夷之地,平常無所供為,猶數反叛,自丞相亮南征,兵勢偪之,窮乃幸從。是後供出官賦,取以給兵,以為愁怨,此患國之人也。今以窮迫,欲往依恃,恐必復反。而劉禪聽了譙周之言,也就放棄了逃往南中的打算了。

東吳也是如此,其核心區域也只集中在今天的蘇南、浙北(春秋時期的吳越之地)及江漢平原地區(楚國的核心區域),而江南的其他區域都尚未得到開發。今天的福建地區,在安史之亂之後,才有大量的中原百姓湧入而得以開發。今天的兩廣地區,在北宋時期,還是官員們的流放之地。

而曹魏統治的北方地區,卻開發較早,人口稠密。雖經漢末的長期戰亂,而人口凋零,但北方地區開發程度較高,農業基礎較好。隨著社會秩序的穩定,人口恢復也較為迅速。蜀漢滅亡之時,人口只有九十四萬。東吳滅亡之時,人口有二百三十萬。而曹魏有四百三十萬左右。當然,這只是官方統計的人口數量。漢末三國時期,世家門閥蔭庇莊客也為常態,實際的人口數量遠不止這些。但是從官方統計的人口基數來看,曹魏的人口也是要高於蜀漢與東吳的人口之和。

參考史籍:《三國志》、《後漢書》等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聞知社 的精彩文章:

法蘭西帝國皇太子,卻為英國征戰並死於非洲
獨孤求敗並非不可敗,其武功境界就如白自在

TAG:歷史聞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