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2018年護生田捐領啟動

2018年護生田捐領啟動

「我發現了一個奇妙的世界」,護生園管理的一位老師如孩子一樣興奮地跟我講述他的「犯傻」經歷:「田頭這小片水塘,有很多青蛙,他們好像在組織什麼活動,我蹲在這裡看了一個上午」。

攝於2018年6月15日,盛澤護生園

地邊是綠色青蛙,田裡是灰色的情況,聰明的請問如此自然的與環境融為一體,是整個生態的一部分,人類為什麼要傷害它?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田地里有蛙聲就意味著會有收穫的喜悅和歡樂。經過6年的養護,這片田地初步恢復了生機。

攝於2018年6月15日,盛澤護生園

不同秧苗根系的對比:生態種植時間越長的地塊,秧苗根系越發達

漫步在田埂間,嗅著田野間撲面而來是青草混合著泥土的氣息,兒時美好的畫面清晰的翻卷在腦海:

地里長滿各種蔬菜和瓜果,和夥伴們玩上一整天不用回家,番茄、黃瓜、茄子、玉米隨手摘來,都可以吃的滿口香甜。當然,也處處可以看到各樣的蟲兒吃的膘滿腸肥。但這種狀況不會持續很久,小鳥們從巢中飛出,四處找尋高蛋白的食物,沒有什麼比這些柔軟的蟲兒更合適的了。當蟲子們漸漸退出它們的舞台,變成蛾子飛走了,鳥兒會吃下最成熟的果實,這是鳥兒為植物驅除蟲害應得的獎賞。鳥兒是作物的好朋友,也是人類的好朋友,吃過果實之後,它們還不忘將種子灑向大地。

攝於2017年12月21日,盛澤護生園

沉浸在對護生園的美好期望中,不知不覺繞著護生園稻田走了一圈。忽然,轉頭望見一片稻田裡幾個農民在手工插秧,如布袋和尚寫的《插秧詩》:「手把青苗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靜方為道,退後原來是向前。」, 內心油然而生敬佩之情。同時,更大的好奇心驅使我跑過去一探究竟。要知道,現在的農村,找不到年輕力壯的勞動力,更難找到用傳統方法干農活的人。福慧護生園提倡生態農耕,但眼下稀缺昂貴的人力資源和時間成本,也不允許我們做這麼任性的事情。

由於護生園友愛的管理模式,村民們對我們很是信任,並很快解答了我們的疑問:水稻苗是轉基因種子培育,極其昂貴,普通的插秧機無法實現,擔心浪費。談到為什麼要種這個品種,村民也很誠實,說:「不種這個我們賺不到錢,這個產量高。」「我們自己不吃,這個米不好吃。還要打葯除草。這兩年我們自己吃,也用跟你們一樣自然的方法種一點。」

雖然聽到村民們對護生園生態農耕的認可,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默然。無語。

當時的情景,能說些什麼呢?面對著泡在泥濘中的他們,語言如此蒼白。

攝於2018年6月15日,普通農田

「農夫們述說著他們家庭的多病。城裡的醫生也愈來愈為他們病人中出現的新病感到困惑莫解。不僅在成人中,而且在孩子中出現了一些突然的、不可解釋的死亡現象,這些孩子在玩耍時突然倒下了,並在幾小時內死去。一種奇怪的寂靜籠罩了這個地方。比如說,鳥兒都到哪兒去了呢?許多人談論著它們,感到迷惑和不安。園後鳥兒尋食的地方冷落了。在一些地方僅能見到的幾隻鳥兒也氣息奄奄,它們戰慄得很厲害,飛不起來。這是一個沒有聲息的春天。這兒的清晨曾經蕩漾著烏鴉、鶇鳥、鴿子、樫鳥、鷦鷯的合唱以及其他鳥鳴的音浪;而現在一切聲音都沒有了,只有一片寂靜覆蓋著營田野、樹林和沼地。

農場里墮的母雞在孵窩,但卻沒有小雞破殼而出。農夫們抱怨著他們無法再養豬了,新生的豬仔很小,小豬病後也只能活幾天。蘋果樹花要開了,但在花叢中沒有蜜蜂嗡嗡飛來,所以蘋果花沒有得到授粉,也不會有果實。曾經一度是多麼引人的小路兩旁,現在排列著彷彿火災劫後的、焦黃的、枯萎的植物。被生命拋棄了的這些地方也是寂靜一片。甚至小溪也失去了生命,釣魚的人不再來訪問它,因為所有的魚已死亡。」

——摘自《寂靜的春天》,這是一本激起了全世界環境保護事業的書,它描述了人類可能將面臨一個沒有鳥、蜜蜂和蝴蝶的世界。正是這本不尋常的書,在世界範圍內引起人們對野生動物的關注,喚起了人們的環境意識。

書中描述的場景,已經或多或少在我們的生活中出現。賈思勰《齊民要術》中講:「順天時量地力,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勞而無獲」。農業本是自然之道,自然有它既定的運轉程序,一年四季,播種有時,收穫有時;世間萬物,出生有時,消亡有時。化肥、農藥、除草劑、轉基因,這些看似標誌著現代與科技的名詞,正在一點點地榨乾大地最後的養分。

當我們面對沉寂的鄉村,開始懷念中國近5000多年的農耕文化,我們才意識到,只有正確認識人與自然的關係,尊重自然,才能與自然和平相處。

自己選種、育秧-攝於2018年6月15日,盛澤護生園

籌建福慧護生園的緣起初衷,是為踐行印光大師慈悲護生精神。福慧護生園本著愛護地球、保護環境、追求健康生活的理念,以「關愛一切生命,促進生態和諧」為宗旨,堅持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承擔起「讓萬物生長,生生不息」的使命,最根本的目的是喚醒大家對生命的愛護、對自然的敬畏。

2016年,福慧護生園從60畝啟建,逐步發展到今年的1027畝,獲得了廣大愛心人士的認可,我們自己也更加信心滿滿。

福慧護生園發展歷程

2016年,福慧護生園立項,60畝的小天地開始我們探索生態農耕護生之路,畝產大米270斤。

2017年,福慧護生園擴至380畝,開始使用酵素肥,畝產大米433.5斤。

2018年,福慧護生園增加到1027畝。目前蘇州臨湖陸舍村護生園527畝、盛澤幸福村護生園200畝、吉林圖們江護生園300畝(供僧基地)

弘化社選擇合作基地,最重要的一點是契合福慧護生園理念,能夠不折不扣完全依照護生的原則、生態的標準實行,如盛澤護生園生態種植啟於2012年,圖們江護生園啟於2003年。福慧護生園生態、健康、持續的環保護生模式得到了臨湖鎮政府的認可,於今年特別支持弘化社在臨湖的生態園區,建立自己的福慧護生園基地。

攝於2018年9月2日,臨湖福慧護生園

福慧護生園從小到大雖然取得了一點點成績,但做的還不夠好。我們始終認為:改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們無法扭轉整個大環境,先從改變自己做起。

1

改變放生方式——愛護生命

「生態環境的惡化,有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但最根本的卻是人類無節制的活動所導致的結果。從解決環境保護這一全人類共同面臨的生死存亡的問題切入,從農業這個最大的屠宰場開始行動,是佛教關懷社會的最好契入點,契理又契機。」

沒有了農藥,一塊農田,就是一個巨大的放生池!

才一年的養護,田邊一窪水,就游來了不少的小魚兒

攝於2018年9月27日,臨湖福慧護生園

2

改變耕種模式——保護生態

在護生園的小天地中,杜絕一切農藥和化肥,我們嘗試用生態農耕的方式,去恢復一個自然鏈。

「小草和作物歡快的生長,鳥兒與青蛙喜悅的歌唱,蜘蛛、蝴蝶、泥鰍,還有地下多種多樣看不見的微生物,和人類共同享受大自然的饋贈。」

現代農業的耕作方式過度依賴農藥、化學肥料以及各類化學藥劑,導致地力衰退、水質惡化、農作物遭受污染及生物多樣性消失等違紀,嚴重威脅人體健康、生態平衡和環境永續。

護生園的酵素肥。攝於2018年6月15日,盛澤護生園

化肥雖然能快速地給補充氮磷鉀,卻不能補充土地中的微量元素,也不能阻止土地中碳的流失,結果造成土地越來越貧瘠,一旦發生板結、微生態崩潰,土地就失去了生命力。作物的生長只能進一步依賴於農葯和化肥,用量越來越大,陷入惡性循環,直到營養耗盡,這塊土地就算真正地毀滅了。護生園推行植物性綠肥,菜葉在紅糖的幫助下發酵做成有機環保酵素,攜帶著健康豐富的菌落群,像是有生命的能量集合體,可以讓大地活過來,而且避免了動物肥中重金屬和農藥殘留在稻田裡形成二次污染,同時有益菌在代謝過程中形成的產物還能幫助水稻抵擋病蟲害。

3

改變三農現狀——互助生產

一個可能看不到甚至意識不到的地方,是目前我們社會最大的危機,——農業、農民、農村!

農業不同於計算機,不同於汽車,它除了作為商品的屬性外,更擔當著對生命的根本維繫。人可以不開跑車,可以不用計算機,甚至可以不穿衣服,但不可以不吃飯!在中國幾千年的文化中,有哪一種文化比「農」更古老?在所有的養生要素中,有哪一個要素比「吃」更重要?但長期以來,農業、農村和農民成了「貧」的代表,成了「困」的代言,大量的農民進城,大片的村莊空心,大面積的土地荒蕪。

攝於2018年9月27日,臨湖福慧護生園

福慧護生園,懷著對生命的擔當和情懷,選擇傳統農業生產方式,描繪美麗鄉村藍圖,承載扶貧攻堅夢想,永續三農文化傳承,互幫互助,我們無可推脫。

4

改變慈善理念——健康生活

區別於傳統的慈善項目,福慧護生園雖然開始於捐助,但不止於捐助。在支持慈善公益事業的同時,還可以讓家人和朋友品嘗到最健康最有愛的生態農產品,真正讓慈善融入生活。

心是一塊田,福慧護生園目前主要的農作物是大米,好心得好米,每粒米都代表我們的態度,是大自然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但大米是副產品,護生護心,環保健康,利益大眾,才是我們的福慧之本。

攝於2018年9月27日,臨湖福慧護生園

蜻蜓、蜘蛛,魚兒、青蛙、蝴蝶、鳥兒......各種小動物陸續都回來了。

改變,已經開始。轉機還會遠么?

我們期待著,融合了「生命、生態、生產、生活」的福慧護生園,能夠早日實現「四生」的共存共榮。

未來,就在我們眼前!

sdfd

萬份兒福田,等您來

第一步:確認捐領——播下善心念

第二步:福慧護生——體驗自然田

第三步:歡喜善行——收穫放心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弘化社 的精彩文章:

一念回光,即蒙攝受
冀善報而有所不能,懼惡報而有所不敢

TAG:弘化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