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我就是那個不愛做家務的爸爸

我就是那個不愛做家務的爸爸

原標題:我就是那個不愛做家務的爸爸


點上方綠標即可收聽主播楊康朗讀音頻


音樂:武満徹-The Last Waltz+Londonderry Air Tom Waits-A Sight For Sore Eyes


不久前我看到某公眾號一篇爆款文章,叫:「99%的爸爸都不知道,真正決定女兒未來的,是你的家務量。」帶著好奇,我看完了。


我就是那個不愛做家務的爸爸。

我想起那個著名的蝴蝶效應,一隻蝴蝶在大西洋煽動一下翅膀,就引起了大洋彼岸的巨大風暴。


難道家務,就是那隻掀動風暴的小小蝴蝶?我每次對家務的拒絕,都在一點點毀掉孩子的未來?



這篇爆款文章還舉了一些例子來佐證它的觀點。


比如:哥倫比亞做的一個實驗,以7-13歲的326名兒童為對象,對爸爸是否承擔家務與孩子未來的發展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顯示,爸爸承擔家務量的多少,直接決定女兒是否有「野心」。


緊接著,該作者用演員黃磊和他女兒來證明:「爸爸多做家務,女兒更有抱負。」


作家又接著舉例,年邁的父親去已婚的女兒家做客,看到女兒無比辛苦,又是帶孩子,又是做家務。而女婿啥事也不幹,看著電視喝著咖啡玩著電腦。作者因此說:爸爸的家務量,決定女兒的婚姻幸不幸福。


看到這樣,我想為不愛做家務的爸爸們訴一下苦。


其實很多時候,如果妻子好好說話,丈夫還是願意做家務的。


比如「老公,我今天加班太辛苦了,回來還想看一下網劇,你能幫我洗下碗,做一下家務嗎?」

這樣說,我一般都不好意思拒絕。



但很多女性都不這麼說。她們怎麼說呢?比如「你個豬啊,我一天不回來,你看這家,搞得跟豬圈一樣。這還是人呆的地方嗎?……」你看,丈夫本來可能還有點愧疚,想彌補錯誤。這一罵,牛脾氣來了,更不搞家務了。


還有的呢。有的丈夫有時候也搞家務,比如我,但質量確實不高。結果還是被罵。「你怎麼搞的,要你洗碗,你把自己的碗洗了,那其他人的碗呢?要你買菜,你只買回來一根蔥,中午就吃蔥啊?這是你洗的衣服啊?跟沒洗一樣……」


於是,妻子看到丈夫家務搞得不好,又恨鐵不成鋼地奪回了做家務的工作。


本來還想做一點家務的丈夫,更加提不起做家務的興緻了。



女性說,女性需要讚美。但男性有時候也需要讚美一下的。


丈夫有時候也挺忙的,但他還是抽出空來,把家裡里外外都打掃一遍,如果妻子在這時候感嘆幾句:「哇!這地板閃閃發光。」「哎!你為家付出了這麼多,來,讓我給你一個愛的抱抱。」如果孩子在身邊,妻子還可以說:「孩子,你知道我這一輩子做的最英明的一件事情是什麼嗎?就是嫁給了一個愛做家務的爸爸。」


那這個丈夫一定會發自內心地感到高興和振奮,下次說不定做家務的勁頭會更足。

我覺得,女性不能從女性的高度來衡量爸爸做家務的質量問題。因為做家務,那天然是媽媽們的所長。從原始社會開始,媽媽們就做家務了,而爸爸們則在外面打獵。21世紀了,媽媽們還在做家務,爸爸們不打獵了,但他有更重要的工作要做:掙錢養家。


女性年復一年,在家務上有著比許多男性更多的領悟。



比如近藤麻理惠,被譽為「日本整理女王」,而且被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為「2015全球最具影響力的100人」之一,上榜理由是特別會做家務。


對於家務整理,近藤麻理惠還自創了一套「怦然心動整理法」。她說,接觸我的每一件物品。當我拿它在手中,會讓我怦然心動的,才把它留下來。通過整理家務,她才會清楚什麼對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也會漸漸對自己的判斷、思考更有信心,糾結得更少,生活會更加輕鬆。


看到這裡,我不禁對這樣的女性肅然起敬。看似平庸的家務勞動,一下子被升華,有了生命的高度。


所以,我也想勸所有的爸爸們,放下心中的有色眼鏡,不要覺得家務是一件多麼沒有技術含量的事情(凡是這麼說的爸爸,罰他干一個月家務!)。


家務里,其實蘊含著大智慧呢!所以要讚美那些默默無聞做著家務的媽媽們。


而且,據我觀察,我周圍也有許多做家務的男性,但做得好的,非常罕見。


所以,我也希望所有的媽媽們,能對爸爸們多一點寬容,給他們成長的時間和機會,他們在這一塊還是個小學生,雖然做得不好,但他們已經在努力。

像我這麼不愛做家務的爸爸,也有不得不連續做家務的時刻。


原因是,有段時間,孩子他媽出差了,出很長一段時間差。


那時候家裡也沒請保姆。我爸遠在湖南,岳父岳母自己也無暇來幫忙。


我不得不獨自照顧兒子。



前幾天,家裡滿屋子的凌亂,洗衣籃里的臭襪子衣服堆積如山。最後實在換無可換,我不得不一件一件給兒子洗衣服,洗褲子,洗襪子……


有一周,在我和兒子的餐桌上,永遠只有雞蛋湯和花生米。這是我最拿手的兩樣菜。在超市,兒子問我,你會做魚嗎?我搖頭。兒子問我,你會做蝦嗎?我想了想,說得看運氣。兒子於是決定,那我們做餃子吧!我說,那是姥姥的絕活。兒子看著我,那你會做什麼?一個個菜攤走過去,我們選擇了一盒雞蛋和一袋花生米。


我繼續在家裡做雞蛋湯和炒花生米。我熟練地將油燒得滾燙,把花生米倒進油鍋里,我看到它們發生爆裂的聲音,聞到它們的香味,我知道,我該學習廚藝了。


但我的廚藝因雞蛋湯和花生米而獲得兒子的稱讚。他到處向他同學宣傳我的廚藝,一點也不覺得自己的童年悲苦。而我開始學著做菜,燉魚,炒土豆……後來,我也確實做到了。


所以,很多媽媽如果想讓爸爸在做家務這塊成長起來,也可以參照我媳婦的辦法。

很多時候,爸爸們不是黃磊,但逼一下他,他還是能做的像模像樣的。



《蝸居》的作者六六在一篇隨筆中寫家庭主婦的日常:

「今天洗衣服,明天收衣服疊衣服燙衣服,後天抹灰收拾家,大後天又要洗衣服,大大後天又收衣服疊衣服燙衣服,大大大後天就要拖地抹灰洗塵收拾家。每天都要做飯,做晚飯要洗碗……」

王安憶在《關於家務》里也提到:

「以往,我是很崇拜高倉健這樣的男性的,高大、堅毅、從來不笑,似乎承擔著整個世界的苦難與責任。可是漸漸地,我對男性的理解越來越平凡了,我希望他能夠體諒女人,為女人負擔哪怕是洗一隻碗的小小的勞動。」

兩位女性作家說的都很好,但我知道,她們不僅是為了得到丈夫的讚美,更在乎的是希望得到平等的對待。


家務是商量著來的,如果所有的家務都是媽媽幹了,那麼爸爸是否需要在別的方面做一些補償和努力呢?


在中國,有不愛做家務的爸爸,也有不愛做家務的媽媽。


如果兩個人都沒有時間做家務,那就請一個保姆來幫你們。

錢,也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美國一項調查顯示,很多夫妻認為家務分配不公是導致他們離婚的主要原因。而如果這些家庭花錢購得專業家政服務,他們會把省下來的時間用在與家人相處上,並同時獲得更多滿足感。因此,《紐約時報》就曾撰文說,「花點錢,來拯救婚姻。」


所以,如果妻子每次下班回來,還帶娃,做家務,而你只是無動於衷地縮在沙發上打遊戲的話,作為同樣不愛做家務的我,可以勸你一句,該是「買一張去馬爾地夫的旅行機票」給你的妻子了。


並且你很牛氣地告訴你的妻子:「不要管家裡,家裡有我,我帶娃!」


所以,我現在每晚睡覺前都給兒子讀繪本,至今不斷。我也在妻子做家務時,讚美她的雙手和心靈。有時候,妻子幹了一天家務十分勞累需要休息,我也給她泡杯茶,悄悄帶著兒子出門去,不讓她再累上加累。我也在妻子出差時,每天半夜醒來,給兩歲的小兒子喂牛奶。


之所以這樣,不是因為我多麼偉大,只是因為我體會到妻子的不易,也深深愛著我的孩子。孩子的童年,但願爸爸不要缺席。


而孩子的成長,也永遠離不開夫妻兩個人的共同參與。不要把責任推給任何一方。


作者介紹


刀把,尹建莉父母學堂專欄作家,兩個孩子的爸爸。大學時寫作,涉及詩、小說、散文等。後只寫日記。近年又逐漸寫詩。2013年,開始用文字記錄孩子點滴成長,並以此為樂趣。自認為是一個寫作很慢的手藝人,也是一個以遺忘為職業的人,「寫東西是為對抗自己的遺忘。」已出版《我對你的愛,小心翼翼》。

主播介紹


楊康,在讀播音專業大學生,希望大家聽到的是我的聲音,感受到的是正能量和一絲暖意,對於我來說,就足夠了。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尹建莉父母學堂 的精彩文章:

孩子不聽話、學習不好,很可能是你這一點沒做好
孩子不愛學習和閱讀,脾氣大,家長早明白這點,孩子早受益

TAG:尹建莉父母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