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我嚇你:這會是年輕人理財中將遇的坑
在美國,有個專有名詞描述1984年-1995年間出生的人,大概是「千禧一代」。
有意思的是,這一代人一改美國以往幾代提前消費、將信用卡刷爆的習慣,變得重視儲蓄起來。
也就是說,這一代比他們的父母更爭氣...
而對於亞洲人來說,儲蓄這一品質,正在急速退去。
從多項數據來看,中國的85後一代,與父母一輩相比,十分地提倡「提前消費,爽在當下」。
這一特徵是如此的明顯,人人持有iphone6等電子產品,穿著打扮十分講究。從接觸的多項數據來看,基本也在佐證這些現象的發生。
原因十分簡單:
物質越加豐富,千禧一代受到的外界刺激更為頻繁;
而多種工具,如信用卡借款、銀行消費貸款、P2P平台等也拓展了年青人的借錢能力。
細心觀察便會發現,一大堆提供消費貸款的網站正如雨後春筍般興趣,如趣分期、分期樂一類的,專註為大學生提供消費貸款。
一夜間,街上的銀行消費貸款廣告也越來越多,現在接到的電話都是:你需要貸款嗎?
又比如國內很大的線下P2P宜信,以能快速放款為豪,其目前做到:借款人無需提交收入證明和信用報告,在手機上簡單輸入三項信息,即可10分鐘反饋審核結果,當天借到款。
貸款是如此之方便,伴生著年輕人的負債量急劇擴大。
少坑
無須太過貶低消費貸款,只是據目前觀察來看,國內的大多數消費貸款有個很重要的特徵,即分期還款。
同時,習慣採用「手續費」來談借款成本。
打個比方:
消費者借款12000元,以分期還款的形式,分12期歸還,手續費率是9%。
那麼第一個月可使用資金為12000元,第二個月就變成11000元了,依此類推,最後一個月就只剩下1000元了。
根據等差數列取中值的方式,計算出消費者在借款後,實際平均佔用資金只有6500元。
手續費率是9%,意味著付出總費用1080元(12000×9%)。
這樣計算出來的年利率為1080/6500*100%,結果是16.62%
但是,許多85後,對這一實際利率並不了解。把手續費率9%當成了實際利率。
這一年利率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在提前消費後,你不得不付出高額的資金來填補窟窿,年輕人本來財力有所不足,一旦出現拆東牆補西牆的情況,則個人財務將急劇惡化。
建議長輩也提醒子女關注一下這個現象,從我個人角度來看,這個可能是年輕人理財中,將遇到的一個坑。
氣氛太沉重了,可能會嚇到一些人。
fine thank you
為了降低我的負罪感,推薦今天配圖的電影:金氏漂流記。絕對會讓你笑起來哈
一一媽媽微信公眾號:一一媽媽說理財 oneonemamilife
金融狗,兩個熊孩子的媽媽,和寶寶一塊萌翻生活,理財理生活,微信等你和我分享你的心情理財故事
堅持原創的一一媽媽,金牛座,金融狗,若你喜歡我的文字,歡迎分享給你的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和微博,公眾號轉載請通過私信聯繫作者本人獲得授權。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