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僅有兩首詩,千年來一直被人傳唱,李白曾「抄襲」過他的詩

此人僅有兩首詩,千年來一直被人傳唱,李白曾「抄襲」過他的詩

一說到唐朝的那些詩人,不知道大家腦海中蹦出的第一個詩人是誰呢?是李白還是杜甫,或者說是白居易呢。這些詩人都是鼎鼎有名的大師,他們的作品可以說是膾炙人口,但我們要說到的唐朝最美的一首古詩,卻不是出自於這些大師之手,它的作者可以說是異常低調了。

他的名字叫做張若虛,有名的吳中四士,歷史上對這個人也沒有什麼清楚的描寫,而他只有兩首作品,但這兩首作品都是傳世之作。其中有一篇可以說是這一首詩歌,就壓倒了整個唐朝,橫絕千古,一洗六朝。整個唐朝最美的一首古詩,它的作者卻異常低調。

這首詩歌的名字叫做《春江花月夜》,光聽名字,我們的眼中就好像升起了一幅圖畫,春天的江畔,月亮橫亘在夜空和花兒交相輝映,光聽名字就能夠讓人想起美好事物的一首詩歌,又豈是世間凡品。而聞一多先生對這首詩歌的評價也很高,說是詩作中的巔峰之作。

這首詩歌基本上每一句都在描寫景物,它描繪出了一幅惝恍迷離,幽美邈遠的春江圖,又在寫景的同時,寫出了對於人生宇宙的思考,和對於羈旅愁情的無限感傷。而且正是因為這一首詩歌太有名了,搞得後世李白在寫詩的時候,還被人們說是抄襲。

李白有一首詩歌,叫做《把酒問月》,其中有一句和《春江花月夜》之中的一句格調和韻律都非常相近,並且在意義上也非常相似。張若虛出現在李白之前,算得上是他的長輩,所以這也就導致很多人都覺得是李白抄襲了張若虛,不過這樣的寫作方法真的能夠算是抄襲嗎?

天空中的月亮永恆不變,但人是會變的,明月一直都在,人生卻總是顛沛流離,千古以來,人們總是為這一件事情有所感慨,而相信張若虛和李白,他們兩個人的感慨是一樣的,這種事情是可以理解的。

就算李白會借鑒,也不會選擇抄襲,更何況在成就方面來說,李白還是要高於張若虛的,而且李白不過是想要借酒消愁,張若虛或許只有寫景和心中純粹的感慨罷了。所以二者的心情完全不一樣,也就沒有什麼抄襲一說了,更何況李白這個人並不自私,他的心中還是有很多美好的事物所在的,他更加希望明月能夠一直都在這樣,世間也會變得更加美好,若非這種崇高情懷,李白也不可能飄然欲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盛世史略 的精彩文章:

孔子認為「朽木不可雕」的弟子,事實證明他絕不是一塊朽木
諸葛亮死後,劉禪立馬查他家產,竟查出這種結果

TAG:盛世史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