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中俄與美在安理會正面交鋒!英媒:美在聯大再遭「外交挫折」

中俄與美在安理會正面交鋒!英媒:美在聯大再遭「外交挫折」

【環球網軍事報道 駐聯合國特派記者 殷淼 任重 王偉 柳玉鵬 記者 白雲怡】中俄與美在聯合國安理會圍繞朝核問題展開新一輪角力。安理會27日就朝鮮半島核問題舉行部長級會議。會上,中國外長王毅、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與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就「是否放鬆對朝制裁」進行了針尖對麥芒的交鋒,第一次主持安理會會議的蓬佩奧顯得有些把控不住場面。英國《衛報》評論稱,這是繼美國總統特朗普26日主持安理會會議,呼籲對伊朗重啟制裁卻遭到多國領導人拒絕後,「美國兩天內遭受的第二次外交挫折」。復旦大學朝韓研究中心主任鄭繼永28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王毅外長27日的發言是中方第一次以安理會決議有「可逆條款」的理由要求放鬆對朝制裁,「目前朝鮮半島無核化進程呈現出良好進展,但驅動力卻越來越弱,如能啟動可逆條款放鬆對朝制裁,緩解朝鮮民生問題,加強其融入國際社會的信心,無疑將為半島無核化進程注入一劑強心針」。

9月28日,中國外長王毅在第73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演講。外交部網站圖。

中方提議啟動「可逆條款」

當天蓬佩奧在會上表示,在朝鮮半島完全實現可核查的無核化之前應當繼續「強力執行安理會制裁決議,保持壓力」。他不點名地譴責中俄仍在向朝鮮提供物資,稱安理會成員在對朝制裁方面必須「樹立榜樣」。他說,安理會決議規定的朝鮮精鍊石油進口「每年50萬桶」的限額已經被打破,美國「看到許多船對船進行精鍊油轉送的情況」。他還說:「美國注意到聯合國的一些成員國,包括安理會成員,正在接收新近來自朝鮮的勞工。」他敦促各方共同參與切斷朝鮮的煤炭出口,切斷向朝鮮提供資金援助。

王毅則在會上強調,制裁不是目的,可以啟動制裁的「可逆條款:「中方堅定地認為,施壓不是我們的目的,執行制裁是安理會決議的要求,推動政治解決也是安理會決議的要求,二者不可偏廢,不可相互替代,不可只選其一。」

王毅說,安理會的決議有可逆條款。決議規定,可根據朝鮮遵守決議的情況對制裁措施進行調整。他說:「鑒於朝韓、朝美關係當前的積極進展,結合朝鮮在無核化問題上的重要承諾和行動,中方認為,安理會有必要考慮啟動可逆條款,從而鼓勵朝鮮以及有關各方朝著無核化的方向邁出更大的步伐。」

這一主張立即得到拉夫羅夫的積極呼應。拉夫羅夫說,對平壤的限制不應成為「集體懲罰」的一種形式。現在應向朝鮮發出積極的信號,作為對平壤與首爾、華盛頓之間關係發展的「積極動力」的獎勵。他同時警告,美國及其一些盟國採取的單方面措施,例如實施的二級制裁,將破壞安理會的完整性,並敦促他們不要這樣做。

瑞典外交大臣瓦爾斯特倫在會上表態支持中俄,她說,最近半島局勢出現進展,考慮通過對話和合作放寬制裁「是可能的」。另據俄《生意人報》28日報道,玻利維亞和赤道幾內亞也支持中俄的建議,美國的立場則得到英國、法國、韓國、波蘭、日本和荷蘭的支持。

9月28日,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在第73屆聯合國大會上致辭。美聯社圖。

朝鮮問題需要新方案

「在蓬佩奧主持的安理會朝鮮問題會議上,裂痕顯而易見」,英國《衛報》28日這樣評論。「美國之音」28日報道說,自從朝鮮2006年進行第一次核試驗以來,聯合國安理會對其實施了幾輪越來越嚴厲的制裁。到目前為止,安理會的立場是一致的,「但是,北京和莫斯科放鬆制裁的要求可能預示著,安理會的團結就要消失了」。

《韓國日報》28日報道說,從美中俄三國外長當天的發言看,各方對半島無核化的策略正發生衝突,美國借強化制裁敲打朝鮮,希望提高對朝要價能力,中俄則表現出絕不放棄參與半島無核化進程的意志。韓國外交人士表示,關於制裁朝鮮的大國間衝突,「反映了中美在爭奪半島無核化主導權方面的角力」。

俄羅斯《生意人報》28日稱,實際上,中俄兩國已多次試圖啟動一項放鬆聯合國安理會對朝制裁的程序,但每次都被華盛頓阻止。路透社28日報道說,今年7月,美國試圖推動安理會下令停止向朝鮮出口精鍊油,但是中俄要求美國給出指控朝鮮違規的詳細證據。上個月,美國提議將一家俄羅斯銀行、一名駐莫斯科的朝鮮銀行家和兩個其他機構加入到安理會黑名單上,又遭到中俄反對。

俄羅斯官方最近多次表示,「金特會」後,朝鮮半島局勢正按照中俄兩國提出的「路線圖」發展。即第一步緩和局勢,美國與朝鮮直接談判接觸。第二步,朝鮮停止導彈與核試驗,美韓停止軍演。俄學者熱賓說,朝鮮政權與俄中兩國的關係一直都很好,國際社會應該幫助朝鮮融入今天的國際秩序,讓朝鮮參與亞太地區的政治和經濟活動。

有美媒分析認為,由於美國和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不斷加緊,俄羅斯希望「利用與朝鮮加強關係來抗衡美國」。但鄭繼永並不同意這種說法,他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美國一直迷信極端施壓措施可使朝鮮屈服,但縱觀過去,這種做法從來沒有發揮過太大作用,反而更加激化朝鮮的核導活動。「對朝制裁決議做出的環境已經改變,局面的新平衡需要有新方案。美國或許應該採取新的戰略選擇,對朝鮮的積極舉動進行必要的回報和補償,這將會比單方面打壓取得更好的效果。」

蓬佩奧本周三會晤了朝鮮外相李勇浩,他對媒體說,已經收到朝鮮方面的邀請,將於下個月訪問平壤,安排第二次「金特會」。有美媒認為,蓬佩奧的對朝姿態似乎比特朗普更為強硬。《紐約時報》28日稱,蓬佩奧一再堅持對朝鮮的經濟制裁,讓平壤很惱火。「朝鮮人寧願與特朗普直接打交道,後者的言辭在金特會後日益柔和。朝美領導人還互相致信。」就在中俄外長與蓬佩奧交鋒的前一天,特朗普聲稱美朝在無核化問題上取得巨大進展,「沒有核武器、火箭和導彈試驗,整整一年」。法國國際廣播電台28日稱,「急切地想與金正恩二次會面的特朗普表現出從未有過的樂觀主義」。

美國務卿蓬佩奧培稱在朝鮮無核化前,必須繼續制裁。他這是第一次主持安理會會議,顯得控不住場。

中俄默契聯手引關注

除了前途未卜的朝鮮半島局勢,中俄外長在安理會會議上的默契聯手也引起了外界的關注。「被美國指責為干涉選舉的兩個國家將在周五站到聯合國大會的聚光燈下」,美聯社28日一早預告稱,當地時間28日,王毅將在聯合國外交關係委員會發表講話,拉夫羅夫則計劃在當天下午召開一個新聞發布會。「兩個大國這次不約而同地沒有派出最高領導人與會,而是派出外長向世界闡述他們的立場。」此前一天,王毅還在安理會不擴散問題高級別會議上反駁了特朗普所謂「中國干涉美國中期選舉」的指責。

「中俄戰略夥伴關係目前已成為國際政治的特徵之一」,《日本經濟新聞》稱,面對姿態強硬的美國特朗普政權,中俄打算建立「共同戰線」。中俄與美國主導的價值觀保持距離,在國際場合展開合作的姿態突出,近年來經常被指處於「蜜月」關係。報道認為,兩國不會結成軍事聯盟,但准盟友關係可以在未來的亞洲發揮決定性作用。

美國卡內基基金會莫斯科中心最近發表的一份報告說,2014年烏克蘭危機以及俄羅斯與西方交惡後,俄羅斯與中國更加走近,同美國的關係則變得日益敵對。在朝鮮半島事務上,俄羅斯與美國合作幾乎「無利可圖」,莫斯科於是在相關領域越來越支持北京。可以預見,俄羅斯未來還將繼續支持中國在朝鮮半島事務上的決定,俄中兩國外交上會在聯合國等場合相互配合。

「是不是美國讓中俄關係更緊密了?」美國《外交事務》雜誌近日發文稱,當3200名中國軍人在西伯利亞東部與30萬俄軍一起,參加俄羅斯自蘇聯解體以來規模最大的軍事演習時,美國防長馬蒂斯卻在新聞發布會上不屑一顧地說,「從長遠來看,我認為俄羅斯和中國沒有什麼關係」。文章稱,中俄安全夥伴關係「雖有其局限性,但不要忽視它們」。至少像這樣的演習,「或許能在中亞或朝鮮半島等熱點地區派上用場」;而從俄羅斯購買S-400導彈系統「可以讓北京控制台灣的所有空域」。文章稱,是華盛頓對這兩個政權的敵意使兩國更加緊密,中俄正通過各種層面的合作試圖表明:如果美國繼續向它們施加制裁、關稅和軍事部署的壓力,「它們將隨時攜手反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網軍事 的精彩文章:

性能世界第二?境外媒體集中炒作我055萬噸大驅海試別有用心
不服中俄!美媒一口氣曝光美軍4款高超聲速武器 去年還進行測試

TAG:環球網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