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家暴的背後有著怎樣的病態心理?

家暴的背後有著怎樣的病態心理?

在中國,家庭暴力並不罕見,據全國婦聯一項調查表明,在中國2.7億個家庭中,30%存在家庭暴力,施暴者九成是男性;發生在夫妻間的家庭暴力,受害者85%以上是婦女;每年有10萬個家庭因此而解體。而這項調查還未涉及冷暴力的問題。將近三分之一的家庭存在家暴,這是相當驚人的比例。

家暴,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家庭暴力。指的是通過各種手段,從身心上對家人造成傷害的行為。家暴分很多種,有硬性的家庭暴力,使用毆打,虐辱等方式,摧殘在肉體;還有軟性的家庭暴力,也就是所謂的冷暴力,其表現形式多為冷淡、輕視、放任、疏遠和漠不關心,致使他人精神上和心理上痛苦不堪,其危害有時更遠遠大於前者。

案例一

李雲(化名),在長達8年的婚姻中,屢遭丈夫家暴,每次被打,哭一場,然後關上門繼續生活。她覺得這是「家裡的事」。因此,她在家人面前總是笑嘻嘻的。她想維護一個完整的家,並努力向外界展現一個美好的形象。直到丈夫說她鼻子最好看,就要讓她沒有鼻子。然後肆無忌憚的用刮眉刀割下了她的鼻子,鮮血如注。她努力想要維持家庭的願望才至此破滅。如今,她的鼻子僅剩少許鼻根及兩側鼻翼殘存。約70%缺失後,呼吸基本靠嘴巴。在這8年的恐懼與煎熬當中,她無數次想結束這段不幸的婚姻。可是想到自己一個結了婚的女人還要撫養兩個孩子,以後的路要怎麼走?如果離婚後回到娘家,怎麼面對外人說三道四,閑言碎語?再加上丈夫多次威脅,所以不敢離婚。

案例二

「瘋狂英語」創始人李陽的外籍妻子在微博中公開曝光李陽在三個女兒面前對她毆打的過程,並公布了數張照片為證。大家才知道,這位曾在央視「半邊天」欄目教男人如何做一名好丈夫的李陽,竟對妻子實施家庭暴力,很多人都覺得不可思議。在李陽承認家暴後,和妻子一起接受了心理治療。

一般家暴的施暴者多是丈夫或父親,受害者多是妻子和孩子。通常這些施暴者常會被人們斥為「野蠻」、「素質差」等。其實這只是一些表面現象,家暴的背後有很多的是有深層次的病態心理問題,尤其是對男性而言。

家暴的背後有著怎樣的病態心理?

那麼是什麼心理原因導致了他們舉起暴力的「拳頭」?

1.過大心理壓力

很多男性因工作、在外面遭受挫折等問題導致心理壓力很大,在外面沒有發泄途徑,又不會調適情緒。所以常將怒火發泄到妻子或孩子身上,對他們施以拳打腳踢。

2.不當的社會觀念

我國的男性通常有根深蒂固的「佔有」和「男主外」的觀念,把妻子,孩子當成自己的財產而忽略他們的自主權,或者堅持要妻子主內,從而引發家庭矛盾,導致家庭暴力。

3.自負心理

很多男性在家中有自以為是的優越感,尤其是高級知識分子、高社會經濟地位者,認為自己為妻兒帶來一切幸福,妻子理應服從自己。這種心理的作用下,妻兒如果對自己不敬,他們就會非常難受,而用暴力征服。

4.自卑心理

有些男性看到妻子在社交、事業方面比自己優秀,心理自卑,於是在家裡逞強,關起門來收拾妻子,從而掩飾和平衡自己的自卑心態。還有男性猜疑心重,其實本質上還是一種自卑的心理。他們常無端的懷疑妻子紅杏出牆,就會怒不可遏, 常無端發怒,侮辱妻子。

5.暴力遺傳

男性在暴力家庭中長大,經常目睹父母的打架,潛意識時就會埋下「解決家庭問題要用暴力」的種子。在成家以後種子就會開始發芽成長。

家暴的背後有著怎樣的病態心理?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施暴者是有循環模式的,每次都會經過5個心理期:形成期、頑抗期、懊悔期、追究與承諾期、蜜月期,直至下一次暴力行為的出現。而受暴者也有一定的心理模式,有的受暴者性格懦弱、退縮;有的受暴者喜歡嘲弄挖苦人;有的總在幻想這次暴力是最後一次。

長期家庭暴力事件,不僅對女方是一種心理傷害,而且影響孩子的心理成長,使其性格不健全,甚至成為下一個施暴者。

作為局外人、旁觀者,我們永遠難以盡知當事受害者的痛苦。但是作為受暴者,是可以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的。2016年3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實施。清官難斷的「家務事」已有法可依。

當然,如果還想維持一個完整的家庭,存在家庭暴力的夫妻,只要有求治或改變的願望,其實是可以通過心理諮詢和治療來解決的。可以選擇的心理治療也比較多,例如家庭治療、薩提亞治療、認知行為治療等。這些治療方法可以宣洩一些積壓的負性情緒,處理髮生家暴的心理根源。



微信公眾號:甘露春天微課堂

作者寫於2016-06-16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冬季釣魚有哪些禁忌?
關於巧克力有哪些你不知道的冷知識?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