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中國網紅大媽 Og Ma:開店不講價,稱霸紐約潮牌圈

中國網紅大媽 Og Ma:開店不講價,稱霸紐約潮牌圈

紐約曼哈頓唐人街的一間半地下商鋪里,正上演著一場無聲的討價還價。兩個嘻哈打扮、一米八的壯碩男人站在白色的櫃檯前,其中一個穿著印有美國前總統巴拉克·奧巴馬頭像的夾克和褲子。他們的對手看起來並不勢均力敵——櫃檯另一側是一位身材嬌小的亞洲女性。大家都叫她Og Ma,她是這家叫Unique Hype Collection服飾店的老闆,賣潮牌衣服、帽子、配飾,滑板,柜子上和牆上充斥著Supreme的醒目logo。

三雙眼睛都定格在Supreme剛出的自行車鎖上。這兩個男人剛從Soho區的Supreme官方店花66美元的單價買下新品,然後來到幾個街區外的Og Ma店裡,想以三個400美元的價格賣給她。但她很快對這兩人搖了搖頭,然後從櫃檯下拿出計算器,敲了三個數字,遞給他們。屏幕上寫著375。

「這可是這周最新發售的,」其中一個男人想努力抬價。Og Ma不為所動。她馬上把頭轉到左邊,用下巴指了指堆在角落的一堆貨。她把手別在胸前,身上那件Supreme是最炙手可熱的box logo衛衣。Og Ma不多言,即使她的對手是兩個看起來彪悍的男人。

他們放棄了。Og Ma很快數了數一疊現金給他們。「我不講價,」Og Ma用帶著廣東口音的普通話對我說,「我說多少,就是多少。」

Og Ma本名姓謝,上世紀80年代的時候在深圳市工商局安安穩穩當國家幹部。如今她是紐約街頭潮牌圈中大名鼎鼎的Og Ma,以倒賣Supreme聞名。Og是Original一詞的縮寫,在街頭文化里代表首次發行的的正版產品,Ma(媽)則是對50多歲的謝女士的親切稱呼。在紐約這個時尚聖地和文化熔爐里,這個一直打零工、英文也不流利的中國移民,在兒子的幫助下成為世界各地Supreme粉絲心中貨最全的賣家之一。

Og Ma上世紀80年代的時候在深圳市工商局當國家幹部。如今她是紐約街頭潮牌圈名人,以倒賣Supreme聞名。

和Og Ma同一個年代的移民,很多都在唐人街做生意,大部分開雜貨店或者餐館。十年前,不管是在唐人街還是在中國,大媽們開的店總會讓人想到廉價的地攤貨和名牌山寨款。那類生意直到現在仍有很大市場——在北上廣深這樣的大城市,賣山寨Supreme的實體店與網店這兩年層出不窮,其中不少在logo右上角多出的「NYC」字樣暴露了它們的真實身份。不過,隨著中國年輕消費者越來越富裕、越來越成熟,堅持正版的倒賣商在向價值鏈上游邁進的過程中贏得了不少擁躉。有機會到紐約的中國潮牌愛好者,被Og Ma的名聲吸引,也會到訪這家位於唐人街的小店。

時髦的Og Ma刷新了不少人對中國大媽的印象。獨特的形象定位營造出的反差感,讓她成了美國社交網路的網紅,在Instagram上,她穿著各式Supreme限量款的照片吸引了17萬粉絲。照片里的她總是做著「yeah」的手勢或者招牌式的面無表情,有時候身旁還站著她從未聽說的明星客人。

「我一直知道自己想做生意,但是從沒想過我會賣這個,」Og Ma說。

有機會到紐約的中國潮牌愛好者被Og Ma的名聲吸引,也會光顧這家位於唐人街的小店。 UNIQUE HYPE COLLECTION


從唐人街到上西區

1994年,Supreme由英國人詹姆斯·傑比亞(James Jebbia)創立於曼哈頓Soho,它的旗艦店很快就成為紐約滑板文化的聖地,原來它只是風行於滑板迷、朋克和嘻哈圈中,而近幾年在各國青少年當中人氣暴增。Supreme引以為傲的logo——紅底白字、Futura字體,借鑒了藝術家芭芭拉·克魯格(Barbara Kruger)的特色。其招牌的純白色box logo T恤原價175美元,自從被各路明星穿過後,網上炒到數千美元,假貨在世界各地泛濫。

每個Supreme粉絲都知道買一件貨真價實的Supreme有多難。每周四Supreme發布新品的時候,旗艦店門口排隊的人一直排到下個街角。Supreme的每件產品都是限量發售,購買也受到嚴格限制——在店裡,每個人每個款式只能購買一件;在網上同樣嚴格——每個IP地址只能買一件。

Supreme在全球只有11家門店。如果想在網上買,你必須盯著屏幕等待網上開放搶購。點滑鼠和敲鍵盤聽上去容易,但你不僅要比人快,還得比機器人程序快——這種程序從20美元到500美元不等。便宜的程序只能幫你自動填寫訂單信息,貴一點的則幫你實時監控特別款式和內存。

Supreme對轉賣市場似乎深惡痛絕,在網站的條款頁面直接寫明,「你的訂單僅供個人使用,不得用於轉賣......我們保留取消訂單並且無須解釋的權利。」但這些打擊投機倒賣的行為反而陷入了某種僵局——越來越嚴格的購買限制,讓普通消費者發現Supreme越來越難買到,所以他們只能轉而投向灰色市場。

對於很多不想花幾個小時排隊或手不夠快的人來說,Og Ma與兒子開的店成了他們的選擇。在這裡隨時可以買到最火的產品,當然,這是有代價的——他們得付雙倍,甚至20倍於原價的價格。「唐人街有個中國大媽賣Supreme,她什麼都有,」一個Supreme常客盧夢雨告訴我。她在舊金山留學,趁來紐約玩的時候來Supreme官方店外排隊,說起Og Ma時,她的語氣像是在談論圈內的傳奇。

與社交網路上高調、炫耀式的Og Ma不同,現實中的她並不很多言。賣了Supreme十多年了,Og Ma把自己與兒子的成功歸結於好時機。他們在Supreme還沒活躍在大眾視野前就開始做這門生意了。「2006年的時候都是二三十歲的大人來買,他們都真的懂這些東西,」Og Ma說。「現在呢?都是小孩子拿著爸媽的信用卡來刷。」

倒賣Supreme不是一般的生意。根據紐約的投資公司Wealthsimple的一篇報告,倒賣Supreme的人可以從每件產品中平均獲利67美元。不難想像,入行十幾年的Og Ma已經有了一定的財富。光在店面和後面的小倉庫里堆積的Supreme貨品,估價值六位數的美金。(靠牆快堆到天花板的衣服中間,還貼著財神爺的畫像。)剛來美國時,她和親戚們擠在一起。而現在,她住在曼哈頓上西區的公寓里,每天晚上由司機送她回家。生意剛起步的時候,店裡會僱人去Supreme店排隊買,買到後把最火爆的款式立刻加價賣一部分,自己再留一部分等著日後升值。現在店裡已經有固定的買手和源源不斷的新貨源,保證幾乎所有產品在官方旗艦店一搶而空後總能出現在Og Ma的店裡。

隨著中國年輕消費者越來越富裕、越來越成熟,堅持正版的倒賣商在向價值鏈上游邁進的過程中贏得了不少擁躉


美國移民之苦

在街頭時尚這個男性主導的圈子裡,有艱難的談判和激烈的競爭,Og Ma不是對每個人敞開心扉的人。但如果她一旦打開了話匣子,距離拉近,你會覺得格外珍惜。Og Ma也有柔軟的一面,但你得有所付出才能領會到。筆者去店裡拜訪了幾次後,她看到我也會微笑跟我打招呼,用招呼老朋友的口氣說,「你來了。」

Og Ma是自己的造型師。你會驚嘆於她如何駕馭那些設計誇張的潮牌。有一天她穿著一件深藍色T恤,配了一條Supreme的骷髏頭圍巾,嬉皮士的帥氣和女性的溫柔相得益彰。衣櫃里Supreme衣服多到她記不清數量,那件box logoT恤只是她的日常著裝。但她說自己最喜歡穿西裝,那種職業范的黑色外套,並不是Supreme風格。

Og Ma的潮牌店每天都開門。門店後面的倉庫就是她和其他員工吃飯、休息的地方。小店12點開門後他們會叫午飯外賣,而晚飯一直到8點關門之後才會吃。Og Ma幾乎從不做飯。即使是在後面倉庫吃飯的時候,她也會用一隻眼盯著牆上的屏幕,8個攝像頭實時監控著店內。Og Ma指了指路對門,就是警察局。她把警局旁邊的門店也盤了下來,今年初開了Unique Hype Collection 2.0.,出售更為稀缺的Supreme爆款,只對VIP顧客開放,並更注重網上訂單。

「我從來沒見過Og Ma休息。」給Og Ma工作了十多年的麥克說。他總是站在店門口,像個保鏢似的。他是店裡十幾個人當中唯一一個非華裔店員。他在2004年就認識Og Ma,那時候他還在念高中,對街頭文化感興趣,一放學就喜歡去Og Ma的店裡逛逛。接著他跟著Og Ma打下手,從小攤搬到了這個門店。麥克說為Og Ma工作的時候,他的付出都是有回報的。他從小在貧民區和奶奶一起生活。現在他叫Og Ma「媽」。

Og Ma敏銳的商業頭腦被埋沒了多年,直到她兒子Peter開始賣Supreme並請他媽出山。Peter在7歲的時候和她一起搬到美國,是這門生意的幕後大師。像很多其他上世紀的中國移民一樣,他們來美國是為了和家人團聚。和她在深圳穩定且受人尊重的政府機關工作相比,剛來美國時的Og Ma感受到了巨大的落差。一切都得重新開始,參加社區學校學習英文,同時做幾份保姆工來維持生計。「來紐約的前兩年,我幾乎每天都在哭,」Og Ma說。「但是慢慢就習慣了。」

Peter是個天生的生意人,從小鑽研低買高賣的生意經。18歲的時候靠賣電子遊戲賺了第一桶金,之後逐漸對Supreme有了興趣。他一邊買來自己穿,一邊轉手賣。眼看著大家對這個牌子的熱情高漲,他嗅到了商機。

在圈內貨多的人會帶來很多關注,但是Peter似乎並不想要這些可能會帶來風險的名氣,於是他讓自己的媽媽管理地下商城的一家小門店,Og Ma成了坐在收銀台的店長。筆者去店裡拜訪了數次,從未見到Peter本人,連店員都說極少見到這位幕後的創始人。我想讓Og Ma給我介紹,她擺擺手,「他不會跟你聊的。」又加了句,「我都很少能見到他。」

Og Ma有時也會在地鐵上和大街上被人認出來。「我以前會擔心太多人知道我,但是現在我不在意了,」Og Ma說。


店長到「代言人」

生意越來越好,Og Ma在收藏圈內逐漸積累了名氣。她對潮牌文化了如指掌,只要看一眼,就知道是是否是正版,哪一年的什麼款,值多少錢。來美國快30年了,Og Ma的英文辭彙量仍然有限,她的普通話帶著很重的廣東口音,念Supreme的名字時像在念「supin」(蘇聘)。但是她對於Supreme的歷史,每個合作款都有著百科全書一樣的了解。

社交網路把Supreme從一種亞文化帶入了主流視野,也幫Og Ma成了網紅。店裡打工的數個年輕人輪流管理門店Instagram的內容,他們的一部分工作就是給Og Ma跟她不認識的明星客人拍合影,美國當紅說唱明星特拉維斯·斯科特(Travis Scott)、Rich the Kid,還有Wiz Khalif都來過她的店裡。周杰倫今年8月去紐約的時候也攜妻子昆凌一同探店。

Og Ma是店裡的代言人,每過幾天就會有一張她坐在最火的衣服旁邊的照片,配文一般還會加上一句「價格到店可知」。因為Supreme的倒賣市場就和股市一樣波動(當然,這個更像牛市),所以Og Ma不想讓自己的價格太透明,以免讓競爭對手知道。

即使沒穿Supreme,Og Ma也會有在地鐵上和大街上被認出的時候。在她從上西區的家裡去店裡的路上,人們攔下她問好,要求和她合影。以前倒賣Supreme還只是很小眾的生意,她經常拒絕這些人。「我以前會擔心太多人知道我,但是現在我不在意了。」

Og Ma是一位很有個性的賣家,她可不是為了錢什麼都賣。「我喜歡那些,」她指著一個上鎖的玻璃櫃里的T恤。「這些不管別人出多少錢我都不會賣的。」有一個爸爸想買給兒子做禮物,她回絕了;特拉維斯·斯科特也開了好幾個價,她還是說不行。賣這些收藏品是Og Ma對一個顧客的最高認可。麥克說:「現在買Supreme成了一種最容易讓自己看起來酷的方式,但是每個人需要慢慢努力才能一步步得到Og Ma的尊重。只有那樣她才願意拿出一些真正的好東西。」

21歲的約瑟夫·克里斯蒂安(Joseph Christian)就是一個成功的例子。一個周日晚上,他把幾個新發售的Supreme的包包賣給Og Ma,然後在店裡呆著,和每個人閑聊。這是他幾年來獲得Og Ma信任的方法。「我總是來店裡,和她聊天,買點東西,賣點東西。」他奶奶也來給他買過生日禮物,他還給Og Ma看自己和女友的合照。有一天,Og Ma突然打開那個上鎖的玻璃柜子,說他想要買什麼都可以拿。「他是我們的朋友,」Og Ma說,「所以我們給他一點錢賺。」

本文作者胡鑫畢業於紐約大學,現為雅虎財經記者。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紐約時報中文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6氪 的精彩文章:

人事動蕩、行業疲軟,香飄飄已進入多事之秋
幫助用戶管理時間與生活,YouTube 新增「觀看時間」功能

TAG:36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