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無私地付出,才能了緣了債

無私地付出,才能了緣了債

我們都不願意做布施,怕布施了自己就沒有了 ,變成窮光蛋被別人看不起。其實這些想法是多餘的,越布施財富越多。

我們要布施什麼?要布施財富,要布施法,要做無畏布施。無畏布施就是用自己的生命保護他人的生命,這是真正的無畏布施。

財布施的對境包括以下幾類人:以前印度有很多婆羅門,他們也是修行人,精進苦修;還有出家比丘,還有對親戚朋友、貧困者進行布施,這是布施的對境。第一是出家人,第二是婆羅門(苦修者),最後是親戚朋友,與我們經常有來往的人,也可以做布施。

世間有些人送禮,想的是下次他肯定還禮,這是求回報。有的人做布施貪圖異熟果。什麼是異熟果?佛說布施能發財,可以財源滾滾,為了這一點而做布施,這也是貪圖異熟果。

布施應該這樣做:第一,把對方當作與自己有緣的眾生,不要認為是「我」的朋友、「我」的親戚,不要以自我為中心;第二,無私地不求回報地布施,這樣送東西幫助別人,也是布施。對家人也是,父母生病,應該供養父母錢財治病;對兒女,不給錢不行,不買東西也不行,很頭痛,這時要想到兒女是與自己最有緣分的眾生,把他們當作眾生,不求回報地去給予。

有的父母對兒女好是求回報的:我對他好一點,他將來能不能對我好一點?我現在滿足他所有的需求,將來他能不能給我養老送終?不要想這些,只要當下去做,只要把事情做好了,火點上了,灰自然就有。不求任何回報,沒有任何要求地布施,心裡自然就清凈了。站在因果的角度講,這都是了緣了債的方式,也是一個過程。緣也了了,債也還了,才能了脫生死。

作為大乘修行人,應站在菩提心的角度,要把對方當作眾生,無私地奉獻和付出,這都是積累善根、積累福德的方法。當下就把我們生活和工作中的所有行為都變成了布施,變成了修行。

——摘自達真堪布《親友書》講解三

長按識別二維碼

關注我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達真堪布 的精彩文章:

蓮師遣除障礙修法儀軌
8月26日八關齋戒 皈依 往生法

TAG:達真堪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