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動物 > 四種生態旅遊模式讓人地關係更和諧

四種生態旅遊模式讓人地關係更和諧

9月27日,是由世界旅遊組織確定的旅遊工作者和旅遊者的節日——「世界旅遊日」。

隨著傳統旅遊所帶來的對自然生態環境破壞等問題的出現,人們對生態旅遊的推崇日益強烈。

生態旅遊以可持續發展為理念,以保護自然生態環境為前提,以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為準則,並依託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和獨特的人文生態系統,採取對自然生態友好方式,開展自然體驗、自然教育、生態認知等,並使人們心身愉悅。

生態旅遊形式多樣。在「世界旅遊日」到來之際,《中國綠色時報》記者特別梳理四種生態旅遊模式,與讀者交流、分享,共同學習、借鑒,促使人地關係更和諧。

開發當地特色:生態融入生活

台灣地區的桃米社區,蘊藏著豐富的生態資源。台灣的29種蛙類,桃米就佔23種。於是,青蛙,成為桃米社區生態旅遊的最大特色。

除靠觀賞青蛙獲得收入外,桃米社區還製作青蛙等工藝品售賣。

如今的桃米,3月份開始看青蛙,四五月份看螢火蟲和油桐花,六七月份是獨角仙,八九月份是自然教育,10月份以後為學術研討等。

「生態融入生活,兼濟經濟,結合生命,得永續經營」。這是桃米人的價值觀。

「不做第一,只做唯一。」這是桃米開展生態旅遊的不懈追求。

步道志工:生態工作假期遊程

步道,承載著人們走入自然、欣賞自然、體驗自然。步道的材質、設計,與周邊原始景觀的融合度等,實際上與景區構成整體。因此,步道修護工作,甚至也可以成為生態旅遊的標的。

據了解,即使參加人員全屬不具工程背景的志願者,也能夠在領隊、副領隊充分的工作與安全講解之後,學習並完成步道修護,且使之不留工程施作痕迹,相當自然原始,符合四周地形地貌等。

當然,在修護步道的過程中,志願者不僅僅學會工法,更是深入了解了步道所在地的自然環境和生物多樣性等知識。所以,步道志工制度本身,即兼具自然教育、無痕山林、生態旅遊等多種內涵。

寧海國家登山健身步道路面天然原始,吸引了眾多的戶外遊客(寧海新聞網圖片)

觀鳥旅遊:生態旅遊中的小眾旅遊

在眾多以特定主題開發的生態旅遊中,觀鳥旅遊可謂「小眾」。熱愛觀鳥的人,往往具有一定的經濟基礎,願意為「人來鳥不驚」的觀鳥美好境界付出較高的價格。

觀鳥旅遊往往與鳥類保護研究密不可分。首先,觀鳥點需要具備豐富的鳥類資源。其次,每一處觀鳥點,都需要「鳥導」等鳥類專業人士親自到當地經過長時間的觀察才能制定。

此外,據記者觀察,觀鳥旅遊往往會結合各類愛鳥護鳥活動進行,如全國「愛鳥周」活動,相關主題的研討會,賞鳥博覽會等。而每一項大型活動旗下,又細分為創意無限的演講、展示、宣教等子活動。

活動帶來人氣,觀鳥旅遊正日益為更多人所喜愛,而這最終將「反哺」到野生鳥類及其家園的保護科研工作中。

雲南保山百花嶺的一個觀鳥拍鳥隱蔽棚里,來了一隻白鷳與攝影師零距離(亦諾/攝)

保護地友好體系:通過旅遊走進保護

「自然保護地擁有迷人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者有著冒險和艱辛勵志的故事,因此,自然保護地周邊具有極大的潛力成為旅遊目的地。讓旅遊變成支持自然保護地保護工作的一部分,也是保護地友好理念應用的重要內容。」 中科院動物研究所副研究員,保護地友好體系發起人解焱說。

據解焱介紹,保護地友好體系已經示範了東北虎冬季清套、榮成大天鵝保護以及大熊貓生態科考等生態旅遊路線,這些路線已成為教育和發展城市中對自然保護地支持人群的途徑。

黑龍江老爺嶺保護地(保護地友好體系網站圖片)

來源

中國綠色時報副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 的精彩文章:

野保資訊︱「一帶一路」生態治理民間合作國際論壇舉辦
保護級別最高的白鷺——黃嘴白鷺

TAG: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