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生態環境部:大氣污染治理越往後越難 今冬擴散條件較去年冬季偏差

生態環境部:大氣污染治理越往後越難 今冬擴散條件較去年冬季偏差

生態環境部今天表示,根據預測今年冬天大氣污染擴散條件將較去年同期偏差,今年大氣污染治理的總體考慮是穩中求進,首要任務是鞏固好現有成績,不能讓空氣質量出現反彈,在此基礎上穩步提升。

生態環境部9月29日舉行9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介紹,按照生態環境部與中國氣象局共同建立的聯合工作機制,近期國家氣候中心和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對我國重點區域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擴散氣象條件進行了聯合會商,主要預測意見如下:

2018年秋季,京津冀及周邊和汾渭平原氣溫偏高、降水偏多,大氣污染擴散條件偏好,接近去年同期;長三角氣溫偏高、降水偏少,大氣污染擴散條件較去年同期偏差。2018年冬季,京津冀及周邊和汾渭平原氣溫偏高、降水偏少,冬季風強度弱,不利於冷空氣擴散南下,大氣污染擴散條件較去年冬季偏差;長三角降水可能偏多,大氣污染擴散條件接近去年同期。

不過,劉友賓強調,與3-7天預測相比,中長期趨勢預測不確定性較大。目前,國家氣候中心正在會同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等單位,結合近期相關數據資料開展進一步分析。

《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近日正式發布。《方案》提出,2018年10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3%左右,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同比減少3%左右。

劉友賓指出,3%的目標確定是經過專家充分研究論證、反覆聽取多方意見得出的。去年我們採取一系列大氣污染防治措施後,大氣污染物濃度降幅較大,取得了明顯成效。但是,大氣污染治理是一項長期、艱巨、複雜的任務,越往後越難,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所以今年的總體考慮是穩中求進,首要任務是鞏固好現有成績,不能讓空氣質量出現反彈,在此基礎上穩步提升。

同時,3%是一個總體目標。攻堅行動方案還根據各地的產業、能源、氣象以及現有空氣質量改善情況,堅持實事求是,合理確定各地目標,有的地方比3%高,有的地方比3%低,更加因地制宜、科學合理,實現空氣質量的持續改善。

對於今年的《方案》嚴禁採取「一刀切」方式,劉友賓介紹,今年的攻堅行動方案將重點高排放行業錯峰生產作為狠抓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促進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措施。總體考慮是,更加強調科學施策、精準調控,嚴禁採取「一刀切」方式,要基於污染排放績效水平實行差別化管理,進一步增強錯峰生產調控的精準性、科學性、針對性和有效性。引導企業主動開展深度治理,推動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讓人民群眾享受更多的藍天白雲,有更多的環境獲得感和幸福感。

一是對各類污染物不能穩定達標排放,未達到排污許可管理要求,或未按期完成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改造任務的,加嚴要求,全面採取錯峰生產措施;對屬於《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限制類的,要提高限產比例或實施停產。所以,嚴重污染企業千萬不要心存僥倖,一定還要按照錯峰生產要求該停則停,該限則限。

二是對行業污染排放績效水平明顯好於同行業其他企業的環保標杆企業,包括治理水平全面達到超低排放的,使用天然氣、電、電廠熱力等清潔能源作為燃料或熱源的,可不予限產。涉及供暖、協同處置城市垃圾或危險廢物等保民生任務的,應進一步加強民生保障。

三是各省應制定重點行業差異化錯峰生產績效評價指導意見。各城市要結合本地產業結構和企業污染排放績效情況,制定錯峰生產實施方案,細化落實到企業具體生產線、工序和設備,並明確具體的安全生產措施。錯峰生產清單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調整。在實施時間上,各地可根據採暖期月度環境空氣質量預測預報結果,適當縮短或延長錯峰生產時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界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阿富汗塔利班稱與美國進行了「積極有益」的直接會談
韓國解禁10名MERS疑似病例 數十潛在接觸外國人無法聯繫

TAG:界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