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丑根本不存在?

丑根本不存在?

19世紀,墨西哥土著女人朱莉婭·帕斯特拉娜被評為「世上最醜女人」。她渾身多毛,被帶到歐洲後,開始學習歐洲人的文明禮儀,學會唱歌、跳舞、講外語等,參加各種社交、娛樂活動,還參加了公共醫療體檢。但是這個「丑」的烙印一直伴隨著她,即便死後很長時間,一提起她,仍被冠之以丑。

丑根本不存在?

丑總是不受人待見

丑的英文單詞是ugly,含有一個古語詞根,為令人恐懼、令人擔心的意思。丑還有很多近義指代詞,如畸形、怪誕、怪胎、怪異、墮落、殘疾等等。

歷史上不同時期,對丑的指向各不相同。古希臘時期,亞里士多德指女人為「怪胎」之人;中世紀,用來指那些故事中的女巫;18世紀,指諷刺漫畫中的人物形象;19世紀,指鬧劇秀中的「怪異」形象(比如帕斯特拉娜);20世紀,指「墮落」藝術、粗野主義中的形象。

不同地域,不同文化,對丑的指向也不同。西方人常把丑作為美的對立面。日本人把丑界定為事物之瑕疵。

稱一個人丑,意味著在中傷他。2007年,有人在互聯網上傳一段視頻,名為《世上最醜女人》。這次視頻主角不是19世紀的帕斯特拉娜,而是當時17歲的少女莉齊·貝拉斯克斯。她出生於美國德克薩斯州,天生一隻眼,身患一種罕見的疾病,發育不正常。公眾對這段視頻反響強烈,稱她為「畸形」,還有人叫她「自殺算了」。這種痛苦經歷,促使貝拉斯克斯製作了一部紀錄片,並於2015年發行,以此表達她對網路中傷的抗議。換個角度來看,這些網路中傷者是不是更丑呢?

丑,不僅代表著中傷,也代表著嘲諷。身體上隨便什麼特徵,都可能被認為是丑的,比如白頭髮、藍眼睛、尖嘴巴、鷹鉤鼻、左撇子、駝背等等。古典小說《隋唐演義》的人物李元霸力大無窮,戰無不勝,卻因長得尖嘴縮腮,骨瘦如柴,被人嘲笑為雷公仔。生理特徵本身是中性的,卻被認為丑,不是它真的丑,而是人們以貌取人,嘲笑貶低。而且,這些特徵一旦被醜化,很難反轉過來。

社會逐漸在包容丑

古希臘語中,丑的同義詞有邪惡、可恥、缺陷等。那時候,外在特徵常被認為是一個人內心思想的反映,也被認為是上天所給予他的預兆或啟示。

古代西方流行的相面術,常常把道德上的善惡與感官上的美醜對等看待。受此影響,中世紀歐洲童話故事裡,美女與野獸常常並存,使得野獸形象漸漸與丑對等,這種影響潛移默化,持續了幾個世紀。當歐洲資本主義開始擴張時,把這種影響帶到了世界各地。美洲印地安人把他們的神祇作為生活之導向,並且雕刻出來以示敬拜,但早期到達的歐洲人卻認為這種雕刻很「丑」,不值得敬拜。

18-19世紀,關於美與丑的界限,一直搖擺不定。漫畫作品常以誇張的手法表現某種特徵,丑和身體缺陷在語義上常常互換。當時英國一位國會議員是個駝背,他苦惱於這種「缺陷」的醜化,常常辯解道:身體缺陷並不等於心靈之丑。

當時英國和美國相繼出現很多「丑吧」,吸納身體有缺陷的人自願參加。丑吧內,他們親如兄弟,愛開玩笑,從不在意身上各式各樣的鼻子、下巴、斜視等多種身體缺陷。丑吧當時的社會地位低下,時間不長即告解散,但有個別的保留至今,比如義大利的「慶拜丑吧」,他們一直致力於對抗基於外表的歧視。

後來解剖學發展,使人體標本開始在博物館展出,也在某些市場上開始流通,這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身體特徵被醜化的趨勢,提升了身體特徵的中性地位。民族文化的興起,也使某些民族特徵(比如印地安人神祇的雕刻)被更多人認可,這都模糊了以往關於丑的標準。

一戰是人類史上第一次大規模機械化的現代戰爭,鋼鐵炮火炸毀了士兵的身體,也炸毀了歷史上對身體的醜化。上戰場時,這些士兵年輕健壯,四肢健全,然而戰場殘酷,炮火硝煙不斷,短兵撕殺不絕;下戰場時,士兵身體千瘡百孔,有殘疾有缺陷——他們變醜了。這些傷兵大部分不堪醜化,屈辱而死,有的則不敢見人而隱居匿世;有的傷兵非常勇敢,不甘於現狀,聯合起來進行抗議,并力圖改變這種結果——他們渴望把殘疾缺陷的醜化形象,轉換為戰爭後的道德教育形象,恢復他們應有的尊嚴!

價值觀隨時代而變遷

充滿鬥爭的年代裡,任何威脅、敵人都可能被冠之以丑,大力擴散;只要被人看不慣,隨便一個特徵,比如戴一個黃色袖標,系一條黑色頭巾等等,都會被認為是丑的。任何事物都可能被打上「丑」的烙印,而且一旦烙上,它就印入人的思想深處。

孩子們選擇玩具,透露出文化思想對審美的影響。美國南部受種族歧視和種族隔離影響很深,這左右了當地人的審美標準。作為流行而大眾的布娃娃玩具,當地孩子們選購時,都喜歡白色的,認為白色布娃娃又漂亮又乾淨,質地又結實;而不喜歡黑色布娃娃,認為黑色的又丑又臟,質量也糟糕。

新興起的藝術潮流,也是人們文化思想在審美上的反映。曾經被嘲諷醜化的事物,如今變得價值不菲,受人愛戴,它身上曾經的丑烙印就會被遺忘。19世紀,印象主義畫派興起,但人們嘲諷醜化它,把它看作腐肉爛谷,鄙視唾棄。今天,在大型藝術展中,經常看到印象主義作品,沒有人再醜化它,反而看作藝術瑰寶,推崇讚賞。爵士樂和搖滾樂剛興起時,也被打上了丑烙印,認為它像毒藥一樣,能使整代人墮落,但今天它走進了千家萬戶,廣受追捧。

19世紀,法國大文豪雨果完全接納所謂的丑,他一語道破丑的本質:美描述事物最簡潔之處,而丑描述事物諸多複雜之處,以及諸多事物摻雜交融之處,其中包含一切死的、生的事物,唯獨沒有自己。

我們對一件事物冠之以丑,實際是給自己戴了這頂帽子。所謂的丑,就是事物讓我們恐懼擔心的一面。19世紀時,墨西哥土著帕斯特拉娜被稱為「世上最醜女人」,恰恰反映了當時人們內心的恐懼。2012年,挪威國家人類遺骸倫理研究委員會給她「翻供」,稱當年的那些人行為「怪誕」,然後把她的遺體送回了墨西哥。

縱觀丑的歷程,丑根本沒有固定指向的事物。它隨時代而變遷,隨價值觀而轉換,隨文化思想而更替,換句話說,丑並不存在。

作者寫於2016-06-22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被譽為「數學界的雅典娜」的女性數學家是誰?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