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我艦遭到重創,艦黨委決定棄艦」,與艦同沉才是國家的損失

「我艦遭到重創,艦黨委決定棄艦」,與艦同沉才是國家的損失

【軍武次位面】: 星光耀九州

你們就跟著軍艦一起沉了吧

近日,南部戰區某驅逐艦支隊組織了一場實戰化條件下的棄艦部署訓練。訓練開始後,隨著「我艦遭受重創,無法恢復穩性,艦黨委決定棄艦!」「棄艦部署!」急促的警報聲響起,全體艦上官兵根據預先制定好的棄艦預案和逃生路線,在攜帶必要的食品藥品情況下,使用包括救生吊杆、攀爬軟梯等在內的設備,進行棄艦逃生。

在充氣救生筏上的中國海軍官兵

可以說,此次訓練,不僅使得艦艇指揮員的應急處置能力得到提高,也使得艦員間自救互救的能力得到了一次鍛煉。

使用救生吊杆進行逃生訓練的中國海軍官兵

那話說到這裡,可能有網友就會問了,全世界的海軍不是歷來推崇所謂的官兵與艦同沉嘛?那為何還要經過這樣的訓練呢?其實啊,此言差矣。

小學課本中哈爾威船長與船同沉

眾所周知,當代海軍可謂是一支涵蓋了多方面能力的高技術軍種,其手中的使用的武器裝備在越來越先進的同時,對官兵們的素質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對於現代的海軍官兵而言,要將其培養成一名合格的艦員/艇員甚至艦上的指揮員(比如艦長等)是十分不容易的。

一名艦長的培養周期在15~20年,北海艦隊輕型護衛艦營口艦艦長郭政恩介紹說,他13年前畢業於大連艦院,迄今同期300多名指揮專業同學中擔任艦長的不到10人。

故而在未來可能發生的海戰中,當己方戰艦被擊中且已經無法避免沉沒的時候,適時發布「棄艦」命令,優先確保艦上官兵的生命,已經成為了各國海軍的普遍共識,因此進行必要的「棄艦部署」訓練無疑是對將來可能發生的實戰做的最好準備之一。

大和爆炸沉沒

附近海面上分布著驅逐艦涼月和雪風號

而就以曾經發生的二戰太平洋海戰為例,美日艦上官兵在自己戰艦快要沉沒的時候,所表現出的兩種截然不同的反應也似乎決定了兩國海上力量的最終命運,就拿日本聯合艦隊的我們熟悉的「大和」、「武藏」兩艘性能非凡的戰列艦而言,它們在快要沉沒的時候,艦上的官兵特別是艦長都幾乎與艦同沉。

而反觀美軍這邊,雖然其也有包括航母在內的多型戰艦被擊沉,但在合理的「棄艦部署」預案下,還是有不少艦上官兵存活了下來,而這些存活下來的官兵很多在後來又重新加入了戰鬥,成為了反抗日本法西斯中的重要一份子。

航母損管控制演習

當然,「棄艦」不等於戰艦在被擊中瞬間就要立刻棄艦,反而合理的損管搶修措施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戰艦的沉沒。美國海軍的損管一直被戲稱為氪過金的,其十分重視損管搶修訓練,最終目的就是為了確保在將來發生海戰的情況下,盡最大可能確保戰艦不被擊沉。

艦船損管模擬訓練

被撞時的約翰·麥凱恩號

臨時修復後的樣子

不過,如果戰艦最終無法逃離沉沒的命運,那確保艇員能安全的逃生也是現代戰艦設計時需要考慮的因素之一,因此現代戰艦上不僅有我們熟知的救生小艇(潛艇還安裝了逃生艙),軟梯,個人防護設備(包括救生衣、防毒面具等)等在內的逃生救護裝備。

國產航母的救生筏

我們經常見到軍艦側舷有許多排列整齊的「白色圓桶」,有些人誤以為那是深潛炸彈,其實這個「白色圓桶」是充氣救生筏。這種救生筏既能通過人力或者吊車放入水中,也能在緊急情況下入水自動膨脹展開。

救生筏展開後

有些離水面很高的航母甚至還安裝有諸如應急救生滑梯,避免艦員高空跳水受到二次傷害。當然在海戰中,附近的友艦會主動前往事發海域進行人員救助。

英國「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上的應急救生滑梯

雖然我們對人民海軍官兵身上那股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戰鬥作風很有信心,但同樣希望在消滅敵人的同時,也能平安凱旋,這不僅是對個人和家庭的負責,更是對整個海軍戰鬥力的一種保障。畢竟戰艦易造,人才難得。

更多有趣好玩的軍事文章、視頻、圖片、電影、遊戲,關注「軍武次位面」微信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武次位面 的精彩文章:

日本欲強化F15的隱身與電子戰能力,美國或將援助F35的技術
中國仿製的這把特種步槍射程僅30米!這麼短距離有啥用?

TAG:軍武次位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