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我們吃哪一類動物較多,就容易成為哪一類動物

我們吃哪一類動物較多,就容易成為哪一類動物

肉字裡邊兩個人,裡邊罩著外邊人,

眾生還吃眾生肉,仔細思量人吃人。

眾生乃眾緣和合而成,從十二因緣演變而成人。螞蟻乃至細菌皆是眾生,我們不用往外找眾生,人自性中已有無量眾生。

現在科學發達,已經證明人體內有很多細菌和微生物,我們的五臟六腑中都有無量的眾生。

人吃的食物也是眾生,譬如豬肉、牛肉、魚類等,這些肉類中有很多細菌,人吃這些肉類,肚子里就有了這些細菌的種子。

吃哪一類眾生較多,就和它成為眷屬,與它的因緣就加深,乃至糾纏不清不能分離。

豬肉吃多了,就有機會生為豬;牛肉吃多了,就生為牛。那多吃米,是否也會變米呢?米是無情,而眾生是有情。

如果噉食有情眾生,就會生為有情眾生。人若禁食哪一類眾生,就是度那一類眾生。「度」,就是度過苦海,登涅槃彼岸。人如果明白這個道理,就不應該吃眾生肉。

從前有一個吃肉的人,死後到閻羅王那裡,他生前吃過的肉類眾生,都要來跟他算賬,這個吃肉的人還自我辯護:「我雖然吃肉,但罪不應該歸我,應歸咎於賣肉的人。」

於是閻羅王傳召肉販,這肉販也自辯:「我所以賣肉,都是因為有人買肉。如果沒人買肉,我又何必賣肉呢?」肉販和吃肉的就互相爭論,後來兩個人把責任推在屠夫身上。

於是閻羅王又召見屠夫,屠夫也自辯說:「我確實是宰豬,但是因為有人買,有人吃肉,我才會屠宰;如果無人買,無人吃,我也不會宰了!」就這麼各說各的道理,所說的儘是造罪業的道理。

結果,閻羅王仍然判吃肉的人償還血債。

可見我們吃哪一類眾生,就與那一類眾生結下不解之冤,所謂「肉字裡邊兩個人,裡邊罩著外邊人,眾生還吃眾生肉,仔細思量人吃人。」

《楞嚴經》中也說:「羊死為人」,羊既然可以為人,豬牛也可為人,可是未得天眼通,不能觀察其因緣,就以為豬是豬,羊是羊。人多吃眾生肉,把本有的自性都埋沒了,失去了靈性,變得更愚痴。

所以想要度眾生,先應戒食眾生肉。欲度眾生,先度自性眾生,但是度生還要離相,無所執著,方為真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正法明 的精彩文章:

三昧的意思
人在命終的那個時候最關鍵

TAG:正法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