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爆發戰爭時,各國是如何保護平民的?平民又該怎樣活下來?

爆發戰爭時,各國是如何保護平民的?平民又該怎樣活下來?

經過兩次大戰的洗禮,許多國家針對有可能的戰爭威脅制定了詳盡的應急計劃和措施,尤其是當戰爭爆發後平民如何的安置方案。在冷戰那個戰爭倒計時的年代,各國都在「深挖洞、廣積糧」,全力做好普通民眾在戰時的生活、生產和避難規劃。當然每個國家的情況都不一樣,大有大的優勢,小有小的玩法。

《我的戰爭》

美國和蘇聯作為冷戰時的兩個巨人,在嚴重的核威脅下搞過一系列的防核措施與教育。比如當時的美國製作了許多預防核武器的科普片,包括核武器的殺傷原理、投放方式,以及在美國遇到核打擊的時候會發出什麼類型的警報、平民聽到警報後應該如何避難。當時的國民警衛隊經常會針對蘇聯有可能發動的核打擊搞模擬演練,讓士兵熟悉緊急狀態下引導平民疏散和避難的程序。

上世紀美國的戰爭構想

20世紀時大國都擁有了頗具規模的人防設施和體系,平時我們看不到、聽不到,其實一直都有人在秘密地維護和翻新這些設施。蘇聯因為有十分廣袤的國土面積,在戰略縱深和戰略大遷移上更具優勢。當然,超級大國有人家的條件和財力,但普通強國和小國就沒有抵禦戰爭的能力嗎?當然不是。

前蘇聯的防空洞

比如瑞士這個小國家,沒有戰略縱深,地理位置又處於歐洲的十字路口,所以很早就開始準備戰時的預備措施。瑞士人在阿爾卑斯山脈內開挖了許多的山洞、通道,裡面存放著糧食、飲用水、藥品、生活用品,而且還有發電機、武器彈藥和各種軍需物資,為的就是在強敵環伺而且隨時殃及到自己的同時保留國家存在的可能。瑞士人曾驕傲的說:「我們在阿爾卑斯山中建立了另一個瑞士。」

瑞士民兵

瑞士與以色列一樣都施行全民皆兵的義務兵制度,瑞士的義務兵更加發達,所有人在年滿18周歲後都要進行軍事訓練並服役,退役後每隔一段時間都要回到軍營進行短時間的復訓,加強記憶的同時掌握新武器的使用方法。而且瑞士軍隊的輕武器是個人保管的,方便民兵在發生戰爭的時候迅速到崗集結。

前往軍營復訓的瑞士人

在戰爭中,每個人所面對的困難和肩負的責任都不一樣,有些人要在後方的工廠里生產,有些人要根據國家的動員令進入部隊服役。要如何完成動員,這不是平民該想的事,你也想不到。老百姓想要在戰爭中活下來光靠逃避是不行的,要投入到國家的動員和集體行動中才能力挽狂瀾,這也是為什麼許多國家都保留了民兵建制,並且有戰時擴編程序的原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航空快訊 的精彩文章:

世界八大奇蹟之一,秦始皇陵內部是什麼樣子?一組圖震撼你的眼睛
美專家為什麼說未來世界三戰,此國會是發起國?這才是真實原因

TAG:航空快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