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不是孤獨的追求父愛的地球生物,動物中表現超好的12位父親
在自然界中,大多數動物與它們的生物父親幾乎沒有接觸,但也有例外。人類不是孤獨的追求父愛的地球生物,這裡收集了一些動物中表現最好的12位父親:
1)海馬:也許在所有的動物父親中,最著名的便是海馬,因為海馬是世界上唯一能雄性懷孕的動物。雌性將卵放入雄性的育兒袋中,然後由他來受精、懷孕,撫養「小孩」。它們在懷孕期間會變得相當大。腹中寶貝的數量可能因物種而異,從5隻到1500隻不等。平均來說,數字大約在100-200隻。
2)硬頭鯰魚:雖然硬頭鯰魚沒有像海馬一樣會替妻懷孕,但它們卻把48隻受精卵放在嘴裡,隨身攜帶、照顧60天。它們可以在這一整段時間裡不吃東西,只為專註地做爸爸。
3)有袋蛙:在有袋蛙的身上也有育兒袋。有袋青蛙有很多種,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父親是那些守衛在地上等卵孵出的青蛙爸爸。當卵孵化好後,地面不能為蝌蚪提供足夠的水分,所以它把它們放在育兒袋裡,直到它們變成小青蛙,跳出來。
4)達爾文蛙:也會保護它的卵直到它們孵化,但是他是把它們裝在他的聲囊里,每次最多裝30隻。在那裡小寶寶們會一直待到它們長成小青蛙並從嘴裡跳出來。
5)模擬毒蛙:它們不僅是一位偉大的父親,而且是一位偉大的丈夫。事實上,它是唯一一個可以證明一夫一妻制的兩棲動物。雌青蛙把卵產在葉子上,孵出的卵被父親移到一個小水池裡。因為沒有足夠的營養讓小蝌蚪在這種條件下生存,雄性蝌蚪不僅會保護小蝌蚪,而且會觀察小蝌蚪是否有需要食物的跡象。當他呱呱叫的時候,孩子的母親們會走過來,把一個未受精的卵放在池子里作為小嬰兒們的營養來源。
6)帝企鵝:是動物王國中最著名的父親。它們會在一個寒冷的北極地區幾個月都不吃一頓飯,來照顧小寶寶。父親們把雞蛋放在腳上,用自己的肚皮蓋住,因為與凍土接觸會導致胚胎在裡面直接死亡。它就像這樣呆上兩個多月,雌性企鵝通常在小寶寶出世不久便會回來,但是在企鵝媽媽回來之前,企鵝爸爸都是設法用食道中殘留的物質餵養幼崽。等到企鵝媽媽回來換班後,企鵝爸爸才能出海享受一頓飯菜。
7)納瑪泉沙雞:在孵卵期,雞爸爸晚上會坐在巢里孵蛋,雞媽媽白天孵蛋。等孩子們孵出來後,照顧小寶寶的任務就全落到了雞爸爸的身上。雞媽媽便會離開家自謀生計。這些雞生活在乾燥的沙漠地區,其巢穴總是位於澆水孔周圍,小寶寶自己不會取水,總是需要爸爸給它們弄水喝。它每天早上在肚子里裝滿水,他的羽毛也吸滿了水,每根羽毛都吸了8倍多的水。然後它回到巢里,小雞可以直接從羽毛中喝水。
8)大犀鳥:較大的犀鳥會在樹木中空的部分築巢,然後用泥土和糞便把它們封起來,所以進出都得費些周折。鳥媽媽留在窩裡,通過一個小縫留接鳥爸爸送來的食物。在整個孵化期,他每天會五次外出覓食,喂它的配偶和小鳥。當小鳥長大到足以擠滿巢穴時,媽媽會用她的頭撞破巢穴的門,出來後重新密封柵欄,把小鳥們留在裡面。然後鳥爸爸和鳥媽媽會輪流照片小鳥們4、5個月,直到小鳥們可以用喙咬破巢穴,飛走。
9)美洲鴕鳥:可能不是最忠誠的伴侶,一次擁有2——12隻伴侶,但他們都是偉大的爸爸。他40天里可以一次性孵10——60隻蛋。一窩裡一般有來自7位雌鳥的26隻蛋。當小鳥出世後,他會盡到保護之責,為每隻小鳥餵食。它完全自己撫養子女,並教它們謀生之道。
10)水雉:不僅會自己孵化寶寶,還會教它們生存的基本技能。它們在水生植物上孵卵,而雌性水雉則外出另尋新歡。如果卵開始有沉入水中的危險,它便會用翅膀夾著小寶寶,去尋找新的巢穴。
11)巨型水蝽:昆蟲大多不是好父母,但巨型水蝽例外。水蝽爸爸會背著150隻小寶寶生活,直到它們孵化。水蝽媽媽只負責下卵和噴膠水。整整三周,水蝽爸爸會一直背著小寶寶們。
12)狨猴:靈長類動物可以是很好的爸爸。小狨猴一出生,猴爸爸就舔它們。從那一刻起,他們就承擔起照顧孩子的全部責任。 猴媽媽則需要好好休養。因為它們懷的大多是雙胞胎,通常占孕前體重的25%。而且猴媽媽兩周後又會懷孕,所以照顧孩子的責任都落在了爸爸身上。
感謝閱讀,請關注企鵝號「掃盲小分隊」,為您天天呈送有趣的人文、科學資訊與知識!&財商高的同學會看出不一樣的價值喲!


※實驗室培養的肉屬於哪個部門監管?農業、食品,還是科研部門?
※另類玉米會不會成為地球最大的污染問題之一,長著「紅色的手指」
TAG:掃盲小分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