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技術加持:大火箭家族長征七號首飛解析!

技術加持:大火箭家族長征七號首飛解析!

應勢而生的長征七號:燃料更環保,運載能力更強

隨著我國航天事業的不斷發展,空間站的建設與大質量衛星的發射需求開始出現,而老一代運載火箭已無法滿足需求。為了運載這些大質量的艙段以及衛星,研製新型的大運力火箭是十分必要的。況且,老一代長征系列火箭大量使用劇毒的肼-四氧化二氮燃料,從保護自然環境以及工作環境的角度來看,研製新型的環保運載火箭也是十分必要的。

技術加持:大火箭家族長征七號首飛解析!

【1】可以看到滾滾的四氧化二氮的紅煙,不僅劇毒,而且是臭氧層破壞物。

為了滿足新運載火箭的動力需求,新型的火箭發動機是必不可少的。

於是,在2001年,120噸推力的YF-100液氧/煤油發動機與70噸推力的YF-77液氧/液氫發動機便獲得了立項。以這兩款發動機作主要動力來源的長征五號,也在2006年走入了公眾的視線。

兩年以後,為了滿足小衛星的發射需求,長征六號也在2008年上馬,它的芯一級使用單台YF-100發動機,二級使用單台18噸推力的YF-115液氧/煤油發動機。

技術加持:大火箭家族長征七號首飛解析!

【2】裝備了YF-100發動機的長征六號從起飛效果看就很不一樣了。

長征五號最大的LEO(低地球軌道運載能力)有25噸,最小的LEO也有10噸,而長征六號的SSO(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為0.5噸,LEO大約為1噸。

為了填補長征五號和長征六號中間的空白,也為了給未來的貨運飛船提供運載工具,2010年,長征七號便被提出。實際上,長征七號幾乎就是長征二號的翻版——3.35米直徑芯級配合2.25米直徑助推級,繼承了長征二號的構型,但同時又結合了新式火箭發動機,實在是創新之舉。

技術加持:大火箭家族長征七號首飛解析!

【3】兩枚火箭的發射合練,長征七號顯然要瘦的多。

長征七號芯一級採用雙聯YF-100液氧煤油發動機,四個助推級採取單發YF-100液氧煤油發動機,第二級採取四台YF-115發動機。而去年長征六號的成功試射,已經宣告了這兩款發動機是非常成功的產品。所以這次長征七號的成功發射,可以說,是得到了充分保證的。

技術加持:大火箭家族長征七號首飛解析!

【4】長征七號的組裝車間,我們可以輕易辨認出每一段箭體的對應位置。

長征七號主要幹嗎?運飛船!

長征七號在未來一段時間的主要用途,是運載「天舟」系列貨運飛船,給在空間站的宇航員送給養。同時,去年的「遠征一號」上面級的成功運作,今年的「遠征二號」上面級以及未來可能的新的低溫上面級的面世,則還可以給長征七號賦予更多的功能——它將幫助衛星走向地球同步軌道(GTO),從而讓長征七號有足夠的能力替代現有的一些運載火箭。

技術加持:大火箭家族長征七號首飛解析!

【5.1】「天舟」貨運飛船的效果圖以及其實際的貨艙段

技術加持:大火箭家族長征七號首飛解析!

【5.2】「天舟」貨運飛船的實際貨艙段

除了文昌雞,文昌還有衛星發射中心

而這次長征七號的成功發射,也宣布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的正式啟用。

為什麼新的發射中心要設在文昌呢?當然是因為文昌有很多優點:

1.眾所周知,緯度越低,地球自轉的線速度越快,而這就可以讓火箭攜帶更多的載荷。而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的緯度只有19°,也算是非常有利的位置了。

技術加持:大火箭家族長征七號首飛解析!

【6.1】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的位置

2.由於長征五號的芯一級直徑達到了5米,這意味著它無法經由陸路運輸——因為過不了隧道;空路也不行——飛機沒辦法運輸這麼大直徑的東西。於是,海運成為了唯一可行的辦法。而從天津出廠的火箭箭體可以很方便的通過水路抵達文昌。

技術加持:大火箭家族長征七號首飛解析!

【6.2】長征七號在天津港打包裝箱,目的地:文昌

3.火箭的發射方向也基本都是向東以及向南的。這意味著助推級與一級火箭燃燒完畢的殘骸,將落在東面與南面。而文昌的東面與南面都靠海,這就意味著火箭的殘骸將直接落在海面,從根本上規避了殘骸砸到人的風險。

技術加持:大火箭家族長征七號首飛解析!

【6.3】文昌衛星發射中心

國外的很多航天中心也參考了這些要素。美國的肯尼迪航天中心,東面就是大西洋,緯度約28°;歐空局的庫魯航天中心,也在海邊,而且其緯度更是只有4°,接近於赤道,真是讓人嫉妒啊……

技術加持:大火箭家族長征七號首飛解析!

【7.1】位於卡拉維納爾角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右邊就是大西洋

技術加持:大火箭家族長征七號首飛解析!

【7.2】歐空局的庫魯航天中心,上面的加勒比海清晰可見

在去年長征七號合練照片發布的時候,很多人都注意到了發射架的轉變——以往龐大的發射塔,被簡練的發射架代替了。在去年的長征六號的發射,也採取了這樣的技術,甚至做的更進一步——直接用發射車轉運。

技術加持:大火箭家族長征七號首飛解析!

【8】轉運車的輪子呢Σ( °△°|||)︴原來是太小了啊╮(╯▽╰)╭

在以往的發射準備過程中,我們的火箭從組裝中心到發射塔,需要垂直轉運一段路,幾乎沒有任何的支撐。由於火箭很高,因此其重心也很高,在風太大的時候,轉運工作就相當的危險了。這對於火箭的發射準備也是比較不利的。

技術加持:大火箭家族長征七號首飛解析!

【9】這麼大個轉運,沒有任何輔助……慌了嗎?

以往的發射塔兼職了火箭組裝間,所以做成這麼大。但隨著火箭發射頻率的增加,發射準備時間也逐漸縮短,垂直轉運就能滿足這一要求。而隨著技術的進步,現在的發射塔已經只有固定與燃料加註的職能,這樣就能做的很輕,讓連箭帶架的轉運成為了可能,從而減少了對轉運環境條件的要求。當然由於發射塔實在是不能輕易廢棄,而且組裝廠房到發射塔的轉運軌道是固定的,於是另外三個發射中心的火箭就享受不到這種待遇了。

技術加持:大火箭家族長征七號首飛解析!

【10】你可以想到整個臍帶塔從組裝間裡頭出來的樣子了嗎?

打一枚火箭也是一件比較燒錢的事情,不借這個機會帶一點載荷簡直對不起它。去年長六的發射,一下子攜帶了20顆衛星,全部入軌並且測控成功。而長征七號也不例外,它帶了一個重量級乘客——新型載人飛船的小尺寸模型。

技術加持:大火箭家族長征七號首飛解析!

【11】新式載人飛船的設計圖,看到有什麼不同了嗎?

我國現在使用的神舟載人飛船,已經讓大家所熟知了。它借鑒了前蘇聯「聯盟號」飛船軌道艙、返回艙以及推進艙的結構,於是也設計了三個艙室。

技術加持:大火箭家族長征七號首飛解析!

【12】這是兄弟般的飛船

而新的載人飛船,去掉了軌道艙,僅由指令艙與推進艙構成,與美國的一些飛船更為接近。

技術加持:大火箭家族長征七號首飛解析!

【13】新的載人飛船更接近美國的飛船,一股西方的氣息……

那麼為什麼要去掉軌道艙呢?

從飛船的發展來看,軌道艙是一個多功能艙,實質上是沒有空間站的情況下的權宜之計。航天員在軌道艙內,可以進行活動,也同樣能進行一些實驗。而且中國的神舟系列軌道艙還能在軌運營一段時間,提供更豐富的數據。特別的,在神舟七號上,軌道艙還被魔改成了氣閘艙,成為了航天器/太空環境的過渡艙室。

但隨著空間站計劃的提出,「天宮」系列軌道飛行器的成功運作,航天員已經能夠有更加寬裕的工作與活動環境,軌道艙已經逐漸失去了它的意義。而當我們去掉了軌道艙後,返回艙與推進艙能做的更大,從而可以攜帶更多的乘員以及更多的燃料。為今後更進一步的載人航天工作(甚至是載人登月)打下堅實的基礎。

寫在文章外的話:兩款不同尺寸的推進艙,看來真的是要為載人登月做準備了。



出品:科普中國

製作:長征⑨號團隊 姚智愷

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

技術加持:大火箭家族長征七號首飛解析!

「科普中國」是中國科協攜同社會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科學傳播的科學權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國融合創作出品,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寫於2016-06-25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陌生的生命——巨病毒
腿上布滿「蚯蚓」狀的青筋是怎麼一回事?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