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8個歷史片段,看透英國人骨子裡的性格

8個歷史片段,看透英國人骨子裡的性格

1500年,有一個義大利人這樣寫:「英國人是最喜愛他們自己的人,並最喜愛一切屬於他們的東西。當他們看見一個漂亮的外國人時,他們總愛說那個漂亮的外國人真像英國人,並且真正惋惜這樣一個漂亮的外國人竟然不是英國人。當他們和一個外國人共同吃一樣好吃的東西時,他們總要問這東西是不是英國人做的。而當英國人稱讚一樣東西時,其最高的褒獎總是這樣一句:So English!

我們既優雅,又殘忍;

詼諧,卻嚴肅;

虛偽,又真誠;

自負,卻擅長自黑。

我們是英國。

沒錯,英國人得性格就是這樣自相矛盾又渾然天成。想要了解英國人這些自相矛盾的屬性,我們最好還是回到歷史上的英國,在英國重量級歷史學家西蒙·沙瑪新作《英國史》里一窺究竟。

優 雅

查理一世走向斷頭台

沒有人曾經指控查理一世迎合大眾,從頭到尾,貫穿查理一世整個在位期的是因短見而扭曲的策略和讓人莫名其妙的轉彎。他並不卑鄙,且始終如一,相信自己是接受了神聖之命。魯本斯畫作里的天神讚美(hosanna)是為他這一類人而作,甚至就是為他而作的。「我從一座會腐朽的王位走向另一座不朽的王位,那裡沒有打擾,沒有凡俗的打擾。」他這麼說著,聲音深沉、安靜。他把散亂的頭髮塞進白帽子里,躺下去。在那個低矮的檯子前,劊子手理查德·布蘭登(Richard Brandon)一下子就砍斷了他的脖子。

查理一世被送上斷頭台

殘 忍

英國人真要打起內戰來

克倫威爾發起衝鋒,他的騎兵密集地衝擊留在左翼的保王黨軍隊騎兵。就在這緊要關頭,查理一世穿著鑲金胸甲,要帶領自己的貼身衛隊衝擊克倫威爾的勝利隊伍。嚇呆了的衛兵牽著他的弗萊芒馬的韁繩,帶著馬走開,而這一舉動被誤認為是指揮撤退的信號,於是將士們擁擠成一團,終於崩潰,兩小時之內,戰事就結束了。看到自己的部下處於被宰割的境地,阿斯特利只得交出4000名步兵和500名軍官,以及全部保王黨軍的炮彈、幾千條火槍和火繩槍。這時,在內斯比,除了場上的死屍,保王黨軍隊已經沒人了。議會軍俘獲的輜重中包括國王的私人和軍事信件,價值10萬英鎊的珠寶、四輪大馬車和捐款。一隊威爾士婦女被勝利者叫作「愛爾蘭妓女」,不用說,這些人全都被無情地殺死或被砍斷手腳。

克倫威爾

詼 諧

最缺乏幽默感的查理

做了一件幽默的事

在有些計劃實施中,大家難免只感受到政府也有份參與,而甚少體會其良苦用心,最明顯不過的是著名的戰略性火藥供應生產及存儲計劃。此事非同小可,當時戰事連綿,火藥短缺是全歐洲的老大難問題,儲備決定戰爭的勝負。還有什麼是更盡善盡美或者說是必須的愛國事業?在實踐上來說,就是創立一個英格蘭國家級的硝石儲備,最廉價便捷的氮硝石來源就是動物和人的糞便。只有查理一世這個最缺乏幽默感的正經國王,才會非常嚴肅認真地要求所有臣民保存自己一年的小便作為對國防的主要貢獻[這實際上還不是最匪夷所思的將人體廢棄物轉化為軍火的嘗試,在17世紀40年代的愛爾蘭叛亂和17世紀50年代的同盟戰爭(wars of the Confederacy)中,利用屍體遺骸造火藥——我以為這才是自力更生產業的絕佳例子]。然而查理一世的「火藥收集隊員們」(petre-men)精力旺盛,很快將自己變成了自由與私人財產的敵人——他們拿到法令後直接進入穀倉院落和私人家舍,如果必要,甚至掘開地板,用雙手去染指那寶貴的重要戰略儲備——鴿糞或羊糞。考慮到這個任務非同尋常的工作條件,可以理解被「打擾」的房主人必然不會高高興興地讓人挖開地板。看起來火藥收集隊員如果不說一句「請別見怪」,不太可能安撫他們,也許他們得大大加強思想動員工作才行。

查理一世

嚴 肅

12歲以下小孩說髒話要受到鞭笞

中將們很快變成了飛行小組,到處去實行正義。表面上看他們是堂吉訶德式的,其實這就是自不列顛內戰以來習俗劊子手們(Common Hangman)焚毀詹姆士一世應允的《娛樂書》開始的清教徒狂熱分子的十字軍行動;詹姆士一世在位的時候曾經頒布法令宣布星期天不得娛樂;此時,就再來一遍「任何人不得舉行、維護或出席拳擊、射擊、保齡球、敲鐘慶祝……假面舞會、守靈(Wake)或者舉行另外名目的宴會、喝淡啤酒、舞蹈等娛樂活動」。還要除去鬥雞、賽雞(cock-running)、賽馬、逗熊;任何人如果被逮著豎起五月柱、在安息日工作或者偷偷地慶祝聖誕節,就等著倒霉吧;艾酒屋要有安保許可證,要接受監督,禁止在酒屋裡奏樂助興和賭博;任何人違反《發誓賭咒法令》(Swearing and Cursing Act),如被抓到就要根據其身份(紳士罰得比普通人要多)罰款,12歲以下小孩說髒話要受到鞭笞,淫亂罪確定後犯人要蹲三個月監獄,通姦者將被處以死刑。

虛 偽

有一種道德被稱為英國式

有一種虛偽也被稱為英國式

斯戴德深感憂慮的是,大英帝國還在不停地自吹自擂。1885年,蘇丹總督查爾斯·戈登將軍(General Charles Gordon)在蘇丹首都喀土穆(Khartoum)被殺,英國國內把他當成烈士,一片呼天搶地,悲痛萬分,但斯戴德卻覺得這種悲痛非常做作。一次,年輕的蕭伯納警告說,單純的人口膨脹,就一定會帶來報應:「你的奴隸們像兔子一樣,不停地繁衍後代,而他們的貧困帶來了骯髒、醜陋、欺騙、疾病、低俗、酗酒、謀殺。他們為你把財富堆積起來,而在財富中間,他們的痛苦卻在加劇,正要把你窒息。你感到噁心,想要躲避到城市另一端去,而他們依然把你團團圍住。」

「繁殖」與貧窮之間的聯繫太明顯了,從而促使一位當時最勇敢的女性安妮·貝贊特(Annie Besant)努力採取了措施。她是林肯郡一個牧師的妻子,但是夫妻沒有什麼感情。1877年,安妮·貝贊特跟一名無神論者兼共和主義者、國會議員查爾斯.布拉德勞(MP Charles Bradlaugh)一起被人送上法庭,罪名是淫穢。兩人的罪過在於重印了——《諾爾頓手冊》(Knowlton Pamphlet)。它最早是1830年發表的,起了個隱晦的書名《哲學的果實》(The Fruits of Philosophy),但內容全都是關於避孕的實際建議。貝贊特與布拉德勞在市政廳向地方長官的辦事員分發小冊子,故意把事情弄得很大,好讓司法機關起訴他們,這樣就能吸引必要的輿論注意。

真 誠

克蘭默對決血腥瑪麗

瑪麗開頭就強調要展示審判,報復愛德華時期的宗教改革(可那時沒有一個天主教徒被綁在火刑柱上)。第一批被燒死的人中有格洛斯特主教約翰·胡珀(John Hooper),他緩慢地死去,因為扔在柴堆上的火藥沒有爆燃。接下來是倫敦主教尼古拉斯·里德利(Nicholas Ridley)和沃奇斯特主教休·拉蒂默(Hugh Latimer),二人被帶到牛津,進行荒謬的審查,正式裁決他們的觀點該當死罪。1556年2月14日,他們在百老匯街被綁上火刑柱,不久拉蒂默告訴自己共同赴死的同伴:「里德利大人,坦然面對做個男子漢吧。今天,我們將在英格蘭點亮一支蠟燭,這是上帝的恩典,我相信這蠟燭永不熄滅。」對托馬斯·克蘭默的審判也放在牛津,他被迫站在高高的基督教天主堂十字架上(就是他自己熱衷於銷毀的那種東西),聽取據說是他帶給英格蘭的罪惡連禱文。克蘭默抵抗了一會兒,然後,發布了給他的火刑令,他屈服並簽署一份放棄新教信仰的聲明,如果克蘭默指望這能保命,那就錯了,相反,女王要求他在牛津大學的聖瑪麗教堂正式聲明悔罪,之後還是要燒死他,出乎意料的是,克蘭默沒有說什麼贖罪悔過的話,而是公然重申自己的新教信仰,他咆哮著:「至於教皇,我拒絕認同他,因為這是反基督的。」克蘭默被人從講壇上拽下來,拖到火刑柱上去,火點起來後,他將簽署放棄新教信仰偽聲明的手伸進火焰里,以示對其不誠實的懲罰。

瑪麗一世

自 負

我們不列顛一切都好

在閱讀麥考利的作品時,那些英國獨有的歷史觀點在他看來已經不再是一種鬆散、自負的夸夸其談,他的導師無疑是正確的,19世紀的英國,沒有遭受獨裁和革命內戰雙重罪惡的侵襲,這一點的確在歐洲國家中是獨一無二的。例如,「當歐洲大陸的每一寸疆土,從莫斯科到里斯本,已然成為上演血腥和毀滅性戰爭的劇場,在這裡,我們看不到敵對的標準,反而是收穫,我們的司法行政是純潔的……每個人都滿懷信心,相信這個國家會保障自己勤勉克己所積攢的財富產業,如此良性影響下,和平自由科學才得以繁盛」。諸如此類的言論。

倫敦人在倫敦地下比較安全的地方避難,1940年

自 黑

從小就有心理陰影的詹姆士

流毒至今

蘇格蘭的詹姆士六世,在快40歲的時候,成了大不列顛的詹姆士一世。多年來,他不得不忍受堅硬冰冷的石頭沙發,終於得到了一床溫暖舒適的羽絨被褥,他必定打心眼兒里感激不盡。作為蘇格蘭國王,石頭沙發給了他痛苦漫長的教育。他母親瑪麗·斯圖亞特的榜樣危險而令人厭惡。廢黜她的加爾文宗貴族對她記憶猶新,他們就要確保以嚴格的加爾文宗教義教育她還在襁褓中的兒子。1570年,他們將詹姆士委託給可怕的喬治·布坎南(George Buchanan)監護,相比之下,約翰·諾克斯(John Knox)的嚴詞苛責都變成了春風化雨。有個故事最能說明布坎南對王權持有略顯不禮貌的態度:馬爾伯爵夫人(Countess of Mar)抗議他粗暴地對待這個王子,他回答說:「夫人,我剛剛鞭打了他的屁股,如果願意,您可以親吻它。」大家都不抱幻想,布坎南可不是什麼親誰屁股的人,他的個性正好相反。他關於君主制的觀點,都毫無隱晦地寫在《論蘇格蘭王權的對話》一書里。該書論證了廢黜詹姆士母親的正當性,即國王是要為人民服務的,如果他們沒有履行與自己子民簽訂的契約,人民就有權推翻他們。

蘇格蘭國王詹姆士六世暨英格蘭國王詹姆士一世

《英國史》

[英]西蒙·沙瑪 著丨中信出版社·見識城邦2018年7月

—END—

2018第五屆中國家族企業傳承主題論壇

暨中歐第七屆中國家族傳承論壇

幸福與財富

12月9日-10日 | 中國·深圳

年度經典巨獻

與您榮耀共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家族企業雜誌 的精彩文章:

敢不敢試一下「複述」?
你好,七月!加油,下半年!

TAG:家族企業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