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的雪絨花:令盟軍無比忌憚的德軍山地狙擊手
原標題:致命的雪絨花:令盟軍無比忌憚的德軍山地狙擊手
二戰中,德國精銳部隊除了有「綠色魔鬼」之稱的空軍傘兵部隊和狂熱好鬥的武裝黨衛軍,還有一支訓練有素、作風頑強的戰鬥部隊--德國山地獵兵部隊(Gebirgsjager),這些獵兵們普遍在帽檐或者手臂上有雪絨花標誌,因此這些人他們也稱為是「佩戴雪絨花的男人」。
▲帽子上有雪絨花標誌的德國國防軍山地獵兵
在奧地利,雪絨花象徵著勇敢,因為野生的雪絨花生長在環境艱苦的高山上,常人難以得見其美麗容顏,所以見過雪絨花的人都是英雄。而在二戰中,奧地利是完全併入和她同文同種的德國,享受一切德國公民權利。可以說,奧地利人就是德國人,她的人民全心全意地支持德國,甚至連希特勒本人都是奧地利裔。
二戰期間,有許多德軍部隊穿越阿爾卑斯山脈前往戰鬥的前線,(主要是國防軍山地師),也是德軍統帥部特意為那些順利穿越阿爾卑斯山脈的部隊製作了雪絨花帽徽,以激勵那些戰鬥在一線的軍人們。也就是說:只有征服了阿爾卑斯山的男人才有資格佩戴雪絨花勳章,當年留學的蔣緯國也參加過山地獵兵。
▲攀登阿爾卑斯山的德國國防軍山地獵兵
而德國國防軍的山地獵兵的官兵們的精神面貌與戰鬥素養也是令人欽佩的,他們注重古典的普魯士騎士精神,軍紀嚴明(遠強於美、蘇),極少有人因怯戰而投降,其中的第三山地師的戰績更是德國國防軍山地師的驕傲。
第三山地師能從斯大林格勒虎口逃生,一路上屢次拖住數倍蘇軍,後來雅西基什尼奧夫戰役南烏克蘭集團軍群基本覆滅的情況,第三山地師仍然再次逃脫損失極少,並消滅大量敵軍。值得一提的是,德軍兩大超級王牌狙擊手都出自第三山地師:馬豪斯·海澤瑙爾,約瑟夫·塞普·艾勒伯格。巧的是,二人均為奧地利人,同為「佩戴雪絨花的男人」!
▲戰鬥中的山地獵兵
海澤瑙爾僅僅在1944年3月底至7月中接受過三個月的狙擊訓練,7月底才投入到東線戰場。此刻,德軍已兵敗如山倒,但他以極短時間內取得輝煌戰果,曾使用以K98卡賓槍創下了1100米外成功狙殺1人的戰果,據說是因為和軍官賭氣導致的。可惜在同年11月6日被蘇軍炮火擊傷而退出戰場,戰果經過多次確定後,定為345人,並於1945年4月17日獲的「鐵十字騎士勳章」。更令人吃驚的是,他戰後被蘇軍俘虜關入殘酷的西伯利亞勞改營長達5年,卻奇蹟般活了下來。
▲馬豪斯·海澤瑙爾
第二名的艾勒伯格最後的命運比起海澤瑙爾來說無疑幸運很多,在1945年5月也獲得「鐵十字騎士勳章」後,他向美軍投降,卻並被告知要移交給蘇軍,在此情況下,艾勒伯格成功逃脫,最後定居在西德,直到2010年去世,而他傳奇的經歷直到2005年出版了自己的回憶錄後才被更多人所知。
▲艾勒伯格回憶錄《東線狙擊手》
此外,艾勒伯格的經歷則傳奇得多,他是1942年12月到東線戰場報到,年僅18歲,沒有經歷過專業的狙擊訓練,僅僅是因為出於對蘇軍多次射擊德軍的醫護兵與非武裝後勤人員、跳傘飛行員(在毛子自己的電影中也多次體現)的氣憤,使用一把自己親手繳獲的蘇軍的莫辛納甘狙擊槍,憑藉著自己小時候的狩獵射擊經驗,將數名騷擾陣地的蘇軍狙擊手一舉擊斃。直到取得了第27個狙擊目標後才去狙擊學院短暫受訓過一個月。
▲約瑟夫·塞普·艾勒伯格
在之後的日子中,艾勒伯格主要都使用自己繳獲的加裝6倍鏡的莫辛納甘,小部分時候使用Kar98k卡賓槍、瓦爾特製造的Gew 43步槍,甚至在戰爭末期將STG44加裝狙擊鏡來使用。艾勒伯格的狙殺人數雖不及海澤瑙爾,但含金量極高。多為敵軍狙擊手和軍官,讓敵軍多次進攻停滯,並嚴格恪守戰爭準則,保護過被蘇軍侵害的盟國婦孺(匈牙利、羅馬尼亞),也及其反感黨衛軍和蓋世太保的做法。
▲1944年在羅馬尼亞的艾勒伯格
在艾勒伯格的回憶中,東線戰場的殘酷遠超世人的想像。蘇德雙方在俘虜政策上都很糟糕,互相報復殘殺的情況很多,艾勒伯格的很多戰友也都被蘇軍和南斯拉夫游擊隊虐殺,但他依舊拚命阻止自己的戰友虐殺戰俘。
▲在匈牙利作戰的艾勒伯格
此外蘇軍在攻入德國領土後,也的確有許多違反軍紀,燒殺搶掠的事件出現,艾勒伯格在自己的回憶錄中也記載了在匈牙利、羅馬尼亞的一些蘇軍殺掠記錄,其中部分情節極端血腥殘忍,小編就不在這裡敘述了(此內容僅為引述資料,完全不代表小編以及軍武的立場),總之,盟軍方面犯下的違反人道情況,但與日寇、納粹的罪行完全不能比,絕不能為法西斯罪行張目!
▲一名德國軍醫查看蘇軍在東普魯士的屠殺現場
因為即便是完全沒有戰爭罪責的艾勒伯格,他對於自己參與的戰爭也表示了悔恨:自己當初是懷著保家衛國的心參軍,卻無奈參與了不光彩的侵略戰爭,納粹大屠殺的暴行令他憤慨,而自己的戰友被蘇軍虐殺,他只有嘆息,卻沒資格談對蘇軍的恨,只可惜,受戰爭傷害最終的總是無辜的百姓。所以,對於艾勒伯格個人,他是一名有良知與道德底線的軍人,但二戰納粹德軍的侵略罪行不可否認,而德國人自己更是徹底的反省。
▲晚年的艾勒伯格
德國人對戰爭反省也贏得了世人、鄰國的諒解,所以和日本不同,德國依舊保留了一支較有實力的正式軍隊,當然,德軍戰後能重新組建,也和其所處的戰略位置與冷戰局面形成密不可分。
▲1970年的聯邦德國士兵
當時西德身處冷戰交鋒的第一線,面對蘇聯核彈洗地+百萬大烏龜的威脅,美英意識到重新武裝德國的重要性。於是在1955年,西德於1955年建立了聯邦德國國防軍,又稱西德國防軍,並加入北約軍事一體化組織,成為了北約集團對抗蘇聯勢力的「前哨站」。
▲和蘇聯T-54/55坦克對峙的M48坦克
西德國防軍成立第一年僅有6.6萬兵力,人數甚至還不如駐德美軍。不過在隨後的十多年裡,西德國防軍人數迅速膨脹,到1966年,西德已經擁有了45.5萬兵力;而到了冷戰後期,西德兵力更是高達48萬之多!
▲遊戲中的聯邦德國國防軍,
可以看到M48坦克、豹1和G3步槍
不僅人數眾多,當時的西德軍隊裝備也相當精良。西德軍隊不僅裝備了來自美國的M47、M48,還裝備了本國研發的豹1、豹2坦克。二戰中的德國坦克給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重新武裝後的德國裝甲力量同樣不可小覷,由於處於冷戰前線的獨特位置、數量龐大的軍事力量與獨樹一幟的軍工產業,西德在北約集團之中佔據了比較高的地位。
▲MG42的改進型MG3機槍也在服役
為了應對蘇聯的威脅,並給蘇聯足夠大的壓力,西德在1955年正式加入北約,1956年開始推行全國徵兵制,18至45歲的全國男性必須義務服兵役。
西德軍隊由陸海空三個軍中,陸軍三個軍由13個師所組成,坦克及裝甲運兵車也經過武裝;空軍大部分的戰鬥機成為北約聯合防空軍(NATINAD)的一部分;海軍則在北海及波羅的海進行巡邏。在冷戰最高峰,可以說這些人枕戈待旦,隨時提防著蘇聯的入侵。
雖然是被閹割嚴重,可即使是這支「被閹割」的德意志聯邦國防軍仍是世界上30個最強大的軍隊之一,軍事實力在歐盟國家中僅次於法國。2014年德國軍費開支為36.6億歐元約佔GDP比重的1.2%,並且現代德軍單兵裝備的精良度也是世人公認的,其中許多還成了潮品。
就在這幾年,一款現役德軍體能訓練服在歐美的軍品圈和時尚圈風靡起來。由於其百搭的款式、舒適的穿著感,以及濃厚的軍隊文化征服了無數的年輕人。


※走近與ISIS作戰的庫爾德娘子軍
※中國歷史上被遺忘的戰爭之一, 東漢與羌的百年戰爭!
TAG:泉水灣的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