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一場載入史冊的DNA大通緝

一場載入史冊的DNA大通緝

1987年1月,一場規模浩大的DNA收集行動開始了。

1986年的一天,兩名警官敲響艾里克?傑弗里斯教授實驗室的大門,亮出了他們的警徽。其中自稱是大衛?貝克的警官說:「教授,我在報紙上看到你發明了一種DNA指紋鑒定技術。」

艾里克請他們進來坐下,欣慰地一笑:「是的。那是兩年前的事兒了,我人生中的高光時刻。」

「精液樣本可以檢測嗎?」大衛問。

「可以。血液、唾液、精液都可以提取出DNA以供檢測。」

「三年前的精液樣本呢?也可以檢測嗎?」大衛又問。

「只要樣本保存得當就沒有問題。」艾利克十分肯定地回答,又問,「兩位找我來……」

「我們想請你幫忙,抓一個姦殺案的兇手。」

年輕的艾里克?傑弗里斯(網路圖)

前不久,一名叫做多恩的15歲少女被人先奸後殺。同一地點三年前還發生過一起手法相同的姦殺案,受害人也是一名15歲的少女,名叫琳達。警方斷定兩樁姦殺案的兇手是同一個人。這兩樁案子引起了轟動,艾里克也有所耳聞。

「你們抓到嫌疑人了?」艾力克問。

「有一個。他承認殺害了多恩,卻不承認三年前的案子。」

艾里克明白了,警方想通過DNA指紋鑒定技術,來證實三年前的兇案系同一嫌疑人所為。

「DNA指紋鑒定技術的可信度到底有多高?」大衛問道。

關於這一問題,艾里克已經回答過許多次了。他駕輕就熟地回答:「 每個人的DNA都不一樣。除了同卵雙胞胎,兩個人的DNA相同的概率,大概是幾十億分之一。」

兩名警官對視一眼,直接決定過幾天將樣本送上門來。

這是DNA指紋鑒定技術在刑偵領域的首次應用。艾里克有些緊張,但更多的是期待。

兩名受害者:多恩和琳達(網路圖)

艾里克慶幸兩位警官並沒有細問如何操作,不然的話,他可能大半天的時間都要搭進去了。

現在說起DNA鑒定,好像就跟紮根手指驗個血一樣簡單。但DNA指紋鑒定技術在剛被發明的時候,是一項極為複雜,耗費時間與人力的技術。

首先,實驗人員用化學溶劑從樣本里提取出生物性的成分,再用其它化學試劑提取出其中的核酸。接下來利用限制性內切酶將DNA切成小片段,將小片段至於凝膠中,兩端接通正負電極。由於長短不一的片段移動速度不一樣,因此DNA在凝膠中逐漸延展,拉開空隙。

DNA肉眼不可見,因此實驗人員需要將片段置放於特殊的紙張上,利用艾里克發明的雜交探針,一种放射性同位素,加上x光的作用使其成像,再由專人比對。整個過程需要花費兩個星期的時間。

DNA指紋鑒定過程示意圖(網路圖)

嫌疑人理查德?巴克蘭的DNA片段照片送到了艾里克手中。在其旁邊的兩條對照,則是兇手精液樣本的DNA序列。艾里克對照了好幾遍,才對旁邊的大衛警官說,他不是兇手。

「怎麼可能!他自己都承認犯下第二樁兇殺案!」大衛的副手說道。

「他的DNA和嫌疑人的不一樣,確實不是你們要找的人。」艾里克也有些遺憾,「好消息是,兩份精液樣本的DNA是相同的,兇手的確是同一個人。」

副手還在罵罵咧咧,大衛已經快速地接受了這個現實。他問艾里克,如果讓事發地附近的所有男人都提供DNA樣本,是不是能找到這個兇手。

艾里克的回答則非常謹慎,理論上講可以,但那樣做耗費的時間、人力物力都不可想像,而且要怎麼收集這麼多男人的樣本呢。

大衛是一名沉默寡言,不苟言笑的警察,他起身向艾里克道別,離開了實驗室。

艾里克舉著一張印有DNA片段的薄膜(網路圖)

1987年1月,一場規模浩大的DNA收集行動開始了。警方向周邊地區年齡在17-34歲的男子都發出了號召,請他們提供樣本,為破案盡一份力。警方原有些忐忑不安,沒想到收集開始的第一天,應徵的人就排起了長隊。

收集來的血液樣本,先篩查血型,再進行DNA比對。兩個多月的時間裡,一共有4582名男性應徵,其中10%符合嫌疑人的血型,最終被送往檢驗DNA。

400多份DNA比對是一個無比浩大的工程。檢驗團隊不敢有絲毫怠慢,加班加點地工作。

檢驗結果,沒有人符合嫌疑人的DNA。

發明之初,DNA對比極耗費時間與人力(網路圖)

原本被寄予厚望的寶劍,居然剛一出鞘就刺了個空。大衛和他的手下們非常擔心,因為按照兇手的個性,他隨時都可能再次犯案。

半年過去了,轉機終於出現。

一天,一名女子前來報案,稱她在酒吧聽見有人炫耀當初頂替一名同事提供了DNA樣本。警方立即將他抓來詢問,據此人供述,他的同事科林?皮其福克委託自己替他提供樣本。理由是自己已經為另外一個人提供樣本了。而這人也沒有懷疑,收了科林的錢就替他做了事。

警察將科林帶到警局,提取了他的血液樣本。這一次的樣本由艾里克親自比對,他拿著手裡的圖紙對大衛說,你們抓到他了。1987年9月19日,科林被正式逮捕。

真兇的照片(網路圖)

案件一波三折,在DNA指紋鑒定技術的幫助下,既讓真兇終落法網,也證明了無辜少年的清白。這項技術從此被更多的人知曉,奠定了它在刑偵領域無可撼動的地位。

作者:楊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蝌蚪五線譜 的精彩文章:

為了讓食物更好吃,唾液一直在變化
「萬歲」起初並不是皇帝的專用稱呼

TAG:蝌蚪五線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