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職場 > 90後平均每月儲蓄1339元:錢花光那天就是我的死期

90後平均每月儲蓄1339元:錢花光那天就是我的死期




「錢花光那天就是我的死期。」



近日,日本一綜藝節目隨機採訪一位老大爺。




大爺85歲,住在老人之家,而且這個老人之家不是人人都能住進去的,按大爺的說法:





       




一年花費35萬,哪怕在日本也是一個不小的數目,更不要說在中國。





採訪的小哥哥好奇地問:「那你到底有多少錢?」




做了那麼多鋪墊,終於引來了採訪的高潮:大爺伸出2個手指。







不是2000萬,是2億!(約合1200萬人民幣)



看完視頻,估計那些打不還手、罵不還嘴、有娃有車有房貸的中年朋友們可以擦擦眼淚,繼續加班了。




美國著名的理財網站Go Banking Rates最近也提出一個扎心的問題:在美國,1百萬美金夠你養老多久?




答案是:這要看你住在哪個州。



在Hawaii,11年11個月;在California,16年5個月;在New York,17年1個月。




總之,怎麼算都活不過20年。




而最近由螞蟻金服發布的《中國養老前景調查報告》顯示:




35歲以下的年輕人有超過半數還未準備養老儲蓄,不少年輕人期待政府養老金成為養老主要支撐來源,但卻對養老金制度知之甚少。




調查樣本中,有超過97%的年輕人對養老金了解很少或者完全不了解。




數據顯示在受訪的18至34歲之間的年輕人中,平均每人每月儲蓄只有1339元。



靠每個月1339元的儲蓄安享晚年?




呵呵!




所以,趁著我們還年輕,是時候想一想養老這件事了。













怎樣的生活


才算自由體面的養老




哈佛教授克萊頓·克里斯坦森曾經寫過一本《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




書中提及,他那些哈佛商學院的同學們,不少進了麥肯錫、高盛集團,還有的成為世界五百強的高管。




但是,這些世人眼中的精英們,個個表面光鮮,內心卻不一定開心。




他們中,有的經歷了婚姻的不幸,有的幾年沒有跟孩子說過話,有的和十幾歲的少女發生關係而坐進了監獄。




他們都是挺有錢的一群人,卻未必能有一個足夠幸福的中老年人生。




養老這件事,我們有,且僅有一個目的:就是讓自己人生的後半段,過得自由、舒心、體面。







這樣的老年生活最根本的幾個條件,無非是:






  • 居住有定所




  • 兒女都獨立




  • 病痛能醫治




  • 精神有寄託




本質上都離不開錢,但又不完全依賴錢。




一個人到了老年階段,人生已經沒什麼大的路徑改變。




最大的落空倒不是說對未來的焦慮,更多來自於失去了一份日夜相依的工作,天天睜眼無依託的百無聊賴。




和老伴兒的口角,和兒女的的點滴矛盾,甚至和鄰居家的幾句不經意的嘮嗑,都可能引起內心一陣波瀾——本質上,都是給閑的。




所以,提到養老計劃,其實是給自己定一個老年的生活計劃。這個計劃不一定能產生多少價值,但是至少有足夠的經濟支撐,可以讓自己安安心心做一些喜歡的事情。




中國有一句古話,貧賤夫妻百事哀。




你至少要有足夠不引起紛爭的財產,老伴兒如果想去旅遊,你能掏錢包滿足;兒女一旦失業,你能自己支持生活;一旦生一場病,也不需要為了錢而擔心。




這種養老的思路定下來,就不是日本老大爺那種2億日元的思路,而是提前做好這幾件事情:





從小開始,給孩子一個「不啃老」的概念,必須讓他們財商足以過上自主獨立的生活。





年輕的時候,就要為老年的健康盤算。今天你虧欠身體的,身體遲早讓你加倍歸還。





找到一件真正喜歡的事情,無論年紀多大都可以為之全力以赴。





準備一筆財產,一份保險,讓自己生活質量不會因為退休這件事兒下降。




準備好了,其實你不用等60歲,哪怕40歲也可以安然退休。





我們總是對養老


過於樂觀




那麼問題來了,準備一筆財產,它到底是一個怎樣的數字?




谷歌首席未來學家雷·庫茲韋爾曾經提出過一個預測:到2029年,醫療技術將使人均壽命每過一年就能延長一歲。




那麼說,運氣好,衝擊100歲也將變得很容易。




如果人類真的可以輕鬆活到100歲,這個養老金可能已經不是你想像的樣子。




一個人的常規養老金有一個計算公式:




養老金=(預期壽命-退休年齡)×現有年均生活成本×退休乘數




其中,退休乘數是指退休後生活成本,比退休前生活成本的比率。




比如父母在退休後可以免掉一些應酬,省略掉交通開支,我們就可以把退休乘數定為0.8或者0.7,如果父母希望在退休後去享受一番浪漫的旅行生活,有可能退休乘數會大於1甚至接近2。




如果預期壽命是100歲,退休年齡在60歲,平均年生活成本12萬(1萬一個月),還沒考慮通脹因素呢,你就得準備400萬左右的退休金。




當然,你會說,養老保險也不是蓋的,我這不是每個月都被扣社保嗎?




我只能很坦誠地告訴你,依賴養老保險去養老,估計只是一個假把式。







衡量退休生活是否幸福,有一個數據叫「退休替代率」。




這個「替代率」,形象點說,就是退休後退休金收入對比之前工資的打折率。數字越低,退休後領得越少。




在我國,這個數字是40%。然而,在國際勞工組織160個成員國中,78%的國家能做到超過60%。我們是鐵板釘釘的拖後腿。




所以,400萬的退休金準備,你還是靠自己提早規劃來得比較實際。靠養老保險,那很可能會落入打一次車都要皺眉思考1小時的境地。





養老這件事


你要儘早準備好三件事




第一件事,理財的第一桶金。




早前,我跟一個私募基金的朋友聊天,他提到現在私募基金用科學的數據模型做到10%收益率一點都不難,然而為什麼只有那麼少的人去購買呢?




答案是,並沒有那麼多人跨得過100萬這個投資門檻。




人生每一件事,都有規模效應。




在職場上,你30歲之前做不到主管經理級別,可能之後更難做到;在理財上,你不早一點準備好第一桶金,很可能之後都根本進不了高收益那個圈子。




所以,你的花唄還完之後,記得開始存錢。




如果錢總是存不下來,記得開始記賬,查查自己都花去了什麼鬼地方。




說真的,我不希望你永遠是那些《我月薪2萬,吃不起20塊的盒飯》、《我,27歲,付不起治感冒的錢》的主人公。




第二件事,一份長期的重疾險。




醫保是市場上最低門檻的一種保險,建議一定要買上。




要是單位不給你買(老實說這是違法),你也可以自己通過一些中介機構代買上。費用特別低,覆蓋面也特別廣。




如果條件寬裕,可以自己配置一份長期重疾險。




長期,代表著你每年可以續保,不至於到30-40歲身體出小毛病的時候被保險公司拒保。




重疾,代表著這能用小錢去撬動一個你不能承受的風險——請記住,保險是一項消費,是給自己買一個保護網。千萬不要想著用不上是浪費。







到老年階段,一般重疾險都保障到70歲。你可以在70歲之後,用自主理財的方式,在財產中撥付一部分醫療準備金,做一些穩定增值的投資。




這樣,你的老年醫療問題,才不至於總是焦慮滿腔,心存慌張。




第三件事,一個穩定增值的投資渠道。




中國人投資理財的渠道真的太少了,大部分都會寄托在一件事情上——買房。




以房養老是大部分人無法選擇的唯一出路。




寫到這裡,我不禁想到,為了進監獄養老,日本的老人故意犯罪騙吃牢飯的故事。




當下的日本社會,超過四分之一的人口是65歲以上的老年人,報紙上的墓地廣告鋪天蓋地、貨架上碼放著各式成人紙尿褲。




日本的公立養老院「一位難求」,而私立養老院的費用頗高,就像文章一開頭提到,經濟條件一般的老人根本負擔不起。




當他們發現,相比於進監獄,自己生活的社會才是一個更艱苦的地方時,「偷一個11塊5的三明治就能進監獄,比養老金靠譜多了」。


       



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安享晚年。











本文由LinkedIn原創,作者維小維,曾任四大、寶潔、網易等名企管理層,10+年CFO及投資高管,專註職場、財商和個人成長。個人公眾號「維小維生素」(id:Weixiaowei6)。


文中圖片、封面圖片來自pixabay和影視截圖,為非商業用途使用,如因版權等有疑問,請於本文刊發30日內聯繫LinkedIn。




LinkedIn歡迎各類廣告品牌合作,發郵件至wechateam@linkedin.com獲取更多信息。


?2018 領英 保留所有權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LinkedIn 的精彩文章:

本文包含大量偏見,請摘下有色眼鏡閱讀,切勿模仿
哪來十年如一日的堅持!那些目標一直在變的人後來怎樣了

TAG:Linked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