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運表面積:你離成功可能只差一點運氣
每當有人問起成功人士的秘訣是什麼,他們總要神秘地來一句,我的成功其實就是運氣好。馬雲這麼說,李嘉誠也這麼說。
暢銷書《牛奶可樂經濟學》作者弗蘭克說:
「如果你認為精英們之所以成功,全都因為他們的努力,外加人生重大關頭做出的一系列理性的正確選擇,那也不對。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運氣,而且現在社會也是如此。」
運氣看起來很不靠譜,而且是不可控的,如果單單仰仗運氣來實現生存,那麼你能存活下來的概率大概和坐等天上掉餡餅的幾率差不多吧。
我們以往所接受到的教育總是說,明天的美好從今天的努力開始。絕不會有長輩教導你說,靠運氣就能過好一輩子。
那麼運氣是不是真的不可靠,或者說運氣的力量是不是被低估了?
義大利的經濟學家和物理學家合作,首次嘗試量化運氣和才能在成功事業中的作用。
他們提出了一個「 玩具數學模型」,模擬了集體人口在40年(20-60歲)的工作生涯中的職業發展。
義大利研究人員將大量具有不同程度「天賦」的假設個體(代理人)放置在一個方形的世界中,這些代理人的工作生活就在這個設定的職業生涯中發展。
才能可以包括智力,技能,動機,決心,創造性思維,情商等特質。
關鍵是,更多有才能的人將更有可能從給定的機會中獲得最大的收益。
所有代理人都以相同的成功率(10個「單位」)開始模擬。設定每6個月,一個人會接觸到一定數量的幸運事件(綠色)和一定數量的不幸事件(紅色)。
每當一個人遇到不幸事件時,他們的成功就會減少一半,每當一個人遇到幸運的事件時,他們的成功就會與他們的才能成倍增加(以此反映出才能與機遇之間的現實互動)。
結果如何呢?
在這40年模擬的最終結果中,雖然才能是正常分配的,但成功並非如此。
20個最成功的人佔總成功率的44%,而幾乎一半的人口仍然不到10個單位(注意,這是實驗最初的起始條件)。
這與現實世界的數據是一致的,儘管有些建議認為在現實世界中,財富的成功分布更加不均衡。
雖然這種分配結果可能看起來不公平,但如果事實證明最成功的人確實是最有才能或是最有能力的,那麼這種結果可能就是合理的。
通過這次模擬有什麼發現呢?才能與成功不是劃等號的。一般來說,那些擁有更多才能的人,通過利用運氣提供的可能性來提高成功率的可能性更高。
然而,只有才能絕對不夠,因為最有才能的人很少是最成功的。
那麼,
天生沒什麼好運氣的人就註定前途渺茫嗎?


※真討厭賺錢,耽誤我開心 | 200個年輕人的薪資觀
※工作三個月就離職了,要不要在簡歷上寫出來?
TAG:Linked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