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小寶寶的「嬰語」,家長們知道多少?這些小舉動會告訴你

小寶寶的「嬰語」,家長們知道多少?這些小舉動會告訴你

文 | 齊麗娟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寶寶出生之後,短期內還不會說話,孩子雖小但也是有需求的呀!那他都是怎麼表達出來的呢?當然是通過他獨有的「嬰語」,孩子的「嬰語」包括表情、行為、聲音等,那麼孩子的這些「嬰語」分別都代表著什麼意思呢?

1、用小手揉眼睛

寶寶每天有至少一半的時間都在睡覺,遠比成年人睡得多。但是小寶寶如果找到了什麼好玩的新鮮玩意就不捨得睡覺了。但是行為不會騙人,孩子感到困了就會用雙手揉眼睛,向你提要求:該哄我睡覺去了。此時寶寶已經感覺眼皮很重,這個時候家長就要及時哄寶寶睡覺了,而不是讓寶寶繼續玩耍。

2、睡覺的時候一直搖頭

一般來說寶寶比較怕熱。在孩子睡覺的時候,如果父母發現寶寶的小腦袋左右來回晃動,這個時候就要摸一摸寶寶的後腦勺和背部是不是過熱流汗的情況,如果有這些情況存在,那就說明寶寶嫌熱。家長們看一下是不是給寶寶蓋得被褥太厚了導致空氣不流通。

3、撅嘴

有些寶寶的表情是很豐富的而且生動傳神,比如說受到了委屈,或者是沒有滿足他心意的時候,就會撅著小嘴,樣子實在是可愛,心裡就很委屈的說:哇,你們太壞了,竟然欺負我。

4、小臉憋得通紅

如果你家寶寶正坐著不動,皺著眉毛,小臉憋得通紅。這是寶寶在用盡全力氣拉便便呢,所以家長們只要靜靜得在旁邊等待就好了。

小臉通紅還有一種情況就是過度保暖,常見於冬天。家長們怕凍壞了孩子,於是給孩子里三層外三層包的嚴嚴實實,這反而會影響身體散熱,熱量散不出去就會把身上憋得通紅。

5、特別喜歡咬人

大多數寶寶都有咬人的「事迹」,因為寶寶第一個敏感期就是發生在「嘴部」。寶寶通過嘴巴嘗試各種新鮮食物,尤其是在長牙後,更加「肆無忌憚」。而如果寶寶是咬人的話,那是寶寶在向家長表達自己的愛意:「我愛你。」不過寶寶咬人的時候,要盡量制止他,不然會讓他誤以為這個行為是沒什麼錯的。愛人是沒錯,咬人可就不對了。

6、各種各樣的笑

寶寶不管是微笑還是大笑,都說明他很健康,而且很開心。如果寶寶沖你們笑的時候,你們最好也沖他笑,讓他體驗到這個世界的美好。通常來說,寶寶在2個月大的時候就會在大人的「挑逗」下笑。愛笑的寶寶一般都比較健康。如果寶寶平時不怎麼笑,就要注意寶寶是否缺少某種微量元素了。

寶寶在學說話以前需求很多,卻沒有表達能力,好在孩子非常聰明,利用豐富的面部表情和手勢動作向外界發出信號。家長們熟悉了孩子的「嬰語」,就能了解孩子的需要,給孩子最及時的幫助。

我是齊麗娟,一名高級育嬰師,在嬰幼兒教育領域從業17年,幼兒園園長,同時我也是3個孩子的媽媽,如果遇到關於育兒問題可以留言告訴我,希望我的一些育兒經驗可以幫到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齊麗娟 的精彩文章:

有一個喜歡粘人的孩子,媽媽這3句話無論如何也不能說出口
強勢的媽媽,你的教育方式正在親手毀了自己的孩子

TAG:齊麗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