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海中「哥斯拉」,震撼你的視覺

海中「哥斯拉」,震撼你的視覺

最近,有攝影師在加拉帕戈斯群島附近水域拍攝到罕見巨大海鬣蜥,那橫衝直撞的氣勢、猙獰的長相讓人不禁想起可怕的電影怪物明星哥斯拉。相比陸地,海洋顯得更神秘,中生代海洋異常恐怖,海怪明目甚多,今天就讓我們一睹這些海中「哥斯拉」的風采!

魚龍:哥的確是個傳說(早三疊世)


海中「哥斯拉」,震撼你的視覺

肖尼魚龍復原圖

這絕不是吹。你先想想,這些下海的爬行動物里有誰比哥存在的時間長?哥的化石在距今2.5億年前的三疊紀早期岩層里就被發現了,恐龍?那時候還沒影呢。再說滅絕,哥雖然沒能親眼看見恐龍滅絕的那天,但是也別「五十步笑百步」,哥在9300萬年前吐出了最後一個氣泡,可那時候恐龍的好日子也不長了。

再想想哥的身材,魚形,魚形啊!這是最適合海洋生活的身材,看看我的那些晚輩們,僅僅是四肢和尾巴變成了魚鰭狀,有誰像哥一樣這麼拼?古生物學家曾提出,滄龍如果能再多活幾百萬年,也是會像哥這個方向進化。另外,若干年後哺乳動物下海後也是往哥這個方向進化,雖然這在生物學上叫做趨同進化,但重點是哥比它們早得多。

下面看看哥的體型吧,你問誰是有史以來最大的海洋爬行動物?接近15米的長脖子蛇頸龍?一般般吧。25米的滑齒龍?我靠,能不能別聽BBC放衛星,目前發現最大的也不過十幾米好嘛。19米的巨型滄龍?哥表示毫無壓力……古生物學家於1953年在美國內華達洲肖尼山挖掘出的魚龍化石,身長達21米(相當於現代抹香鯨)


海中「哥斯拉」,震撼你的視覺

肖尼魚龍與人體比例圖

怎麼樣,還不快來膜拜!

海鱷:我特么就是個炮灰啊(中侏羅世)

海中「哥斯拉」,震撼你的視覺

海鱷亞目中的地蜥鱷(Neptunidraco)高度特化


海中「哥斯拉」,震撼你的視覺

海鱷亞目中的真蜥鱷(Pelagosaurus)未完全特化

我好後悔,如果當年我不跟風「下海」,我就不會在海里備受欺凌,也不會早早地退出歷史舞台。海洋鱷魚一族,簡直是給偉大鱷魚家族蒙羞。對鱷魚家族的老祖宗化石研究顯示,早期我們長著性感的大長腿,能夠像豺狼虎豹那樣奔跑在遠古大地上,後來人們發現,我們的左右鼻腔開始呈現分離的趨勢,這說明我們已經向江河進軍了。這是個多明智的選擇,你看,生活在淡水中的真鱷類不是頑強的活到了現在嗎?

可我為什麼要去海洋啊,沒辦法,誘惑太大了。侏羅紀早中期,海侵現象很是平凡多見,那浩淼的海水,潔白的浪花實在太有吸引力了。我的身體在慢慢改變,那威風凜凜的鎧甲被光滑的皮膚代替,四肢和尾巴也變成便於游泳的魚鰭狀,直到某天,我懵逼了,因為我發現自己回不到岸上了,連產崽都要在海中進行……

這個時候,正處於兇猛的泰曼魚龍和恐怖的滑齒龍兩大惡霸統治海洋的交替階段,它們身長都有10米以上。我呢,一個沒有鎧甲保護的,只有3米左右的鱷魚,在海中是何等凄涼。我們只能依靠速度,捕獵和逃跑都是如此。較小的身體採取偷襲的策略,也被人們詬病為「機會主義者」。在激烈的競爭下,到了白堊紀,我逐漸退出了歷史舞台,我特么就是個炮灰,從來沒耀眼過。

奉勸還在鹹淡水中糾結的灣鱷君,回頭是岸啊~

海龜:就這樣靜靜地笑到了最後(早白堊世)

海中「哥斯拉」,震撼你的視覺

古巨龜骨架復原

與鱷魚火急火燎地下海不同,我對這事是非常淡定而謹慎的,因為一種潮流有好必有壞。所以,雖然我們早在三疊紀(比魚龍稍晚)就出現了,真正下海卻要等到白堊紀早期,2009年,古生物學家在非洲安哥拉白堊紀地層中發現了一種名為angolachelonia的龜鱉類動物,初步判定它具有現代海龜的特徵。我深思熟慮了將近1億年才下海!

別看現在的海龜大多性情溫順、喜歡吃清淡的素食,白堊紀的海龜可不是好惹的。在8000萬年前的晚白堊世,海龜家族中進化出了大傢伙,這就是威名遠播的古巨龜,當1895年G.R. Wielan博士發掘出古巨龜化石時,深深的被震撼了,因為古巨龜身長達4米,兩端鰭狀肢翼展可達4.9米,並且還長著一副有力的巨顎,絕對是吃葷的。


海中「哥斯拉」,震撼你的視覺

古巨龜與現代海龜及人類比例圖

白堊紀末的大滅絕中,海龜家族有些也退出了歷史的舞台,但畢竟不像魚龍、蛇頸龍那樣全部絕種了,我們有一群頑強的成員活了下來。進入新生代,海龜家族依然暢遊在大海中:始新世的波比格海龜後肢不像魚鰭,因此與現代海龜相比在陸地爬行速度更快;更新世的棱皮龜長著一副皮革外表和滿口可怖的乳頭狀突起……沒想到,謹慎的我們靜靜地笑到最後。

滄龍:昨天對我愛答不理,今天讓你高攀不起(中白堊世)

海中「哥斯拉」,震撼你的視覺

最原始滄龍——達拉斯蜥蜴

我知道,我一定是今天諸君里最閃耀的明星。感謝斯皮爾伯格先生,讓更多的人知道了我。雖然你們把我說成30多米,但也不至於太離譜。可人們根本不知道,我也是從一個無名小卒摸爬滾打起來的。9000萬年前,我還只是海岸邊一隻不足1米長的陸生蜥蜴,卑微的可憐,恐龍一腳丫子都能把我碾死。

由於生活在岸邊,有時候我會逃到海里,我發現這是一個值得闖蕩的天地。於是我努力讓自己適應海洋環境,最終變成了將近20米的兇猛大海怪——滄龍。別以為體型大就行了,那只是傻大個的表現。進入海洋後,我那特殊的耳部變成了一個超級擴音系統,能把普通聲音擴大30幾倍,陸上祖先分叉的舌頭我也保留著,這樣可以從兩個方向收集氣味,形成立體嗅覺的效果。我下頜有一組神經直接延伸到口鼻,它能讓我檢測到水下動物發出的壓力波……這一套頂級的裝備讓我所向披靡。


海中「哥斯拉」,震撼你的視覺

霍夫曼滄龍與人體比例圖

依靠巨大體型,我把剛下海時經常欺負我的白堊紀大鯊魚趕盡殺絕;依靠偷襲戰術,把蛇頸龍的脖子一次次咬斷;為了保住自己的領地,我們也不惜與同類大打出手,到7000萬年前,海洋里已經沒有任何力量能和我們抗衡。呵呵,還記得當初那隻任人欺負的小蜥蜴嗎?

海蛇:麻麻,我們到底是怎麼來的?(晚白堊世)

海中「哥斯拉」,震撼你的視覺

古杯蛇化石

我是最晚下海的,可為毛連自己的身世都搞不清楚呢?以前你們總說,我的陸地祖先是逐漸適應洞穴生活的蜥蜴四肢退化而來的。這雖然是主流說法,可是化石不會騙人,古生物學家發現了一種1億年前的雙腳古蛇。其腰部長有兩隻腳。而且軀幹中140餘枚椎骨也比所謂的蜥蜴祖先多得多,更重要的是,這種古蛇生活在海洋!

這說明什麼,古生物學家推測,蛇類是由海洋蜥蜴(滄龍祖先)返回陸地,四肢逐漸退化後的結果。而我們海蛇呢?則是返回陸地的蛇又再下海的結果……當然,這只是蛇類進化史中的說法之一,所以我很苦惱自己的身世,不由得問,麻麻,我們是怎麼來的?

不過,可以去確定的一點是,我們從晚白堊世開始陸續下海,這個過程到第三紀才基本結束。這個時間點正好處於白堊紀大滅絕前後,對處於探索期的我們來說,只是一點小小的挫折,時機拿捏准吧!不要以為恐龍時代結束後海洋里就沒有大型的海爬了,你見過這個嗎?生活在古新世到漸新世海洋的海洋巨蛇——古杯蛇,可以長到6米以上。對其椎骨化石的研究發現,這種蛇可能有比現代蛇類更高速的新陳代謝,從而由變溫動物像恆溫動物轉化。

海中「哥斯拉」,震撼你的視覺

作者寫於2016-06-28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霧霾可使鮮肺6天變黑肺?沒那麼誇張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