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動漫 > 賀人龍到達樊城,襄陽城和周圍戒備森嚴旗幟整齊,繼而悄悄進城

賀人龍到達樊城,襄陽城和周圍戒備森嚴旗幟整齊,繼而悄悄進城

賀人龍到達樊城,襄陽城和周圍戒備森嚴旗幟整齊,繼而悄悄進城大家好我是原創作者阿正談歷史,每天持續為大家帶來原創內容。三個多月以後,到了崇禎十三年正月下旬。已經打過春十多天了,可是連日天氣陰冷,北風象刀子一樣。向陽山坡上的積雪有一半尚未融化,背陰坡一片白色。一天清晨,儘管天氣冷得老鴰在樹枝上抱緊翅膀,縮著脖子,卻有一隊大約五十人的騎兵從太平店向樊城的方向賓士,馬身上淌著汗,不斷從鼻孔里噴出白氣。

肩上披的茄花紫山絲綢斗篷被風吹開前胸,露出來茶褐色厚絨的貉子皮,也不時露出來掛在左邊腰間的寶劍,劍柄的裝飾閃著金光。六天以來,這一隊人馬總在風塵中往前趕路,日落很久還不住宿,公雞才叫頭通就踏著白茫茫的嚴霜啟程。白天,只要不是特別崎嶇難行的山路,他們就在馬上打瞌睡,隔會兒在馬屁股上加一鞭。

從興安州附近出發,千里有餘的行程,抬眼看不盡的大山,只是過石花街以東才漸入平地一路上只恐怕誤了時間,把馬匹都跑瘦了,果然在今天早晨趕到。有些人從馬上一乍醒來,睜開睏倦的眼睛看見襄樊二城時,瞌睡登時散開了。那位騎在菊花青戰馬上的武將,被將士們的說話聲驚醒,用一隻寬大而發皴的手背揉一揉乾澀的眼皮,望望這兩座夾江對峙的城池和襄陽西南一帶的群山疊嶂,不由地在心裡說:「他娘的,果然跟老熊在這兒時的氣象不同!

幾個月前,當左良玉在羅猴山戰敗之後,這位將軍曾奉陝西、三邊總督鄭崇儉之命來襄陽一趟,會商軍事。那時因軍情緊急,他只在襄陽停留了兩個晚上。回去後他對鄭崇儉稟報說,雖然襄樊人情有點兒驚慌,但防守的事做得很松。現在他距離這兩個城市還有十里上下,可以看見城頭上雉堞高聳,旗幟整齊,遠遠地傳過來隱約的畫角聲,此伏彼起。向右首瞭望,隔著襄江,十里外的萬山上煙霧蒸騰,氣勢雄偉。

現在小頂山上也飄著旗幟,顯然那座古廟裡也駐了官軍。從小頂山腳下的平地上傳過來一陣陣的金鼓聲,可惜傍著江南岸村落稠密,遮斷視線,他看不見官軍是在操演陣法還是在練功比武。這一些乍然間看出來的新氣象,替他證實了關於楊嗣昌到襄陽以後的種種傳聞,也使他真心實意地敬佩。但是他實在睏倦,無心多想下去,趁著離樊城還有一段路,又朦朦朧朧地打起瞌睡。

過了一陣,他覺得他的人馬停住了,面前有爭吵聲,同戰馬的噴鼻聲和踏動蹄子聲混在一起。隨後,爭吵聲在他的耳邊分明起來,原來有人向他的手下人索路引或公文看,他的中軍和親兵們回答說沒路引,也沒帶別的公文,不叫進城,互相爭吵。他完全醒了,虎地圓睜雙眼,用米脂縣的口音粗聲粗氣地對左右說:「去!對他們說,老子從來走路不帶路引,老子是從陝西省興安州來的副將賀大人!」

守門的是駐軍的一個守備,聽見他是赫赫有名的陝西副總兵賀人龍,慌忙趨前施禮,陪著笑說:「鎮台大人路.上辛苦!」賀人龍楞著眼睛問:「怎麼?沒有帶路引和正式公文的就不叫老子進城?誤了本鎮的緊急公事你可吃罪不起!」「請鎮台大人息怒。大人不知,自從閣部大人來到襄陽,軍令森嚴,沒有路引或別的正式公文,任何人不準進襄樊二城,違者軍法不饒。倘若卑將連問也不問,隨便放大人進城,不惟卑將會給治罪,對大人也有不便。

弔橋外安了拒馬叉,橋里有箭樓。每座城門派一位副總兵大人把守,不驗明公文任何人不許放進弔橋。」「哼,幾個月不來,不料一座襄陽城竟變成周亞夫的細柳營了。」賀人龍轉向中軍問:「咱們可帶有正式公文?」「回大人,出外帶路引是小百姓的事,咱們從來沒帶過什麼路引。這次是接奉督師大人的緊急檄令,星夜趕來請示方略,什麼文書也沒有帶。」

賀人龍明白楊嗣昌非他人可比,不敢莽撞行事,致千軍令。沉吟片刻,忽然靈機一動,從懷裡掏出來總兵官的大銅印對站在馬前的守備連連晃著說:「你看,這就算我的路引,可以進城么?」守備趕快回答說:「有此自然可以進城。卑將是奉令守此城門,冒犯之處,務懇大人海涵。」賀人龍說:「說不上什麼冒犯,這是公事公辦嘛。」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飛荷三次元 的精彩文章:

紅軍中的「千里眼」!17歲小兵4年破譯敵軍1051本密碼,堪稱無敵
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歷史中,只有這個王朝,亡國多年後還能再光復

TAG:飛荷三次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