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日本研製超聲速滑翔彈,用於離島防禦?還是另有用意……

日本研製超聲速滑翔彈,用於離島防禦?還是另有用意……

科技日報記者 張強

日本時事社24日報道稱,日本防衛省為了強化離島防禦,正在開發「島嶼防禦用高速滑翔彈」。據稱,這種滑翔彈通過火箭發動機來推進,彈頭在數十公里高度分離,然後在大氣層內以超聲速朝著地面目標滑翔。它速度快,很難被敵軍防空武器攔截,可以從敵方進攻的離島周邊島嶼進行發射。

「現在全世界都在炒作高超聲速滑翔飛行器,但是研製超聲速滑翔飛行器還是第一次,日本是首開先河。」軍事專家、遠望智庫研究員張文昌對科技日報記者表示,「從新聞報道上看,日本正在研發的『島嶼防禦用高速滑翔彈』不算高超聲速,只能算是超聲速武器。

它利用火箭發動機助推,但並沒有推送到大氣層外,而是在大氣層內,幾十公里的高度上釋放彈頭,落地速度大概可能達到兩三馬赫。其研發初衷是用於離島防禦,我國釣魚島距離日本沖繩距離大致在500公里左右,因此其射程大概也會控制在500公里以上。」

與之相比,助推滑翔型高超聲速武器一般會用火箭發射到距離地面100公里以上的大氣層邊緣,隨後再入大氣層、飛行器與火箭脫離,向地面回落並在高空做無動力滑翔,其射程最大可超過10000公里。其飛行軌跡類似「打水漂」,而且橫向機動性非常強,增加了反導系統的攔截難度。

例如,曾被一度熱炒的美國高超聲速飛行器HTV-2可攜帶5噸重的物資,由一枚火箭帶到大氣層邊緣,再行釋放。與火箭分離後,HTV-2隨即在大氣層高端展開跳躍滑翔,進行高超聲速飛行,速度最大可超過20倍聲速,進入稠密大氣層後按照設計的飛行軌跡開始攻擊目標。據稱,它2小時內可以飛行近1.7萬公里,橫向機動距離能達到6000公里左右。

資料圖:「獵鷹」HTV-2亞軌道飛行器設計圖

2011年11月,美國陸軍還成功完成了「先進高超聲速武器」(AHW)項目的首次飛行試驗。這是世界上第一種設計在大氣層內飛行的高超聲速遠程滑翔飛行器。據媒體報道,估計AHW可在35分鐘的飛行時間內飛行6000公里,打擊精度的圓概率誤差小於10米。

雖然同是滑翔飛行器,但日本與美國唯一也是最重要的不同就是速度。

「日本受『和平憲法』規定的以防禦為導向的政策制約,不能發展進攻性武器,因此它採取了折中的辦法,助推的高度沒有那麼高,發動機推力也沒那麼大,突出防禦性能。在大氣層內和大氣層外釋放彈頭最大的區別在於,彈頭釋放的速度不是特別高,再入後彈頭受到的空氣阻力大,速度下降的快,對手攔截的難度也要小很多。

資料圖:日本防衛省公開的高速滑翔彈使用示意圖。

同時,其有效載荷也會比目前的高超聲速武器要小,屬於戰術型武器。」張文昌說,「日本目前雖然沒有研發高超聲速武器的需求,但也不斷地進行著技術儲備。當然,助推滑翔式超聲速和高超聲速武器雖然在技術原理上看似一樣,但是在技術難度上要低得多。

比如,高超聲速武器對氣動設計、耐熱材料、發動機等方面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而超聲速武器則完全不同。因此,即便日本開發出了『島嶼防禦用高速滑翔彈』,也不意味著他們能在短時間內開發出高超聲速武器。」

不過,日本正在試圖突破「和平憲法」的制約。最新的報道顯示,日本正在研發一種速度可能達到5馬赫或更高的高超聲速導彈。日本共同社19日報道稱,日本已在明年的防務預算中劃撥約5700萬美元的資金用於導彈研發。

「就目前來看,如果日本敢於研製高超聲速武器的話,將不得不面臨國內和國際的雙重壓力。必須指出,即使日本現在研製的是超聲速滑翔飛行器,也與日本『和平憲法』相違背。畢竟,其射程要增大不少,估計能達到500公里以上,同時打擊速度也要更快,對對方導彈攔截系統將造成很大壓力,已經屬於進攻性武器。」張文昌特別指出。

來源:科技日報 文中圖片均來源網路

編輯:劉義陽

審核:王小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日報 的精彩文章:

區塊鏈落地實體才能展翅高飛,銀行或成背後金主
通往超精密拋光工藝之巔,路阻且長

TAG:科技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