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1.7萬國軍殺傷數萬日軍 非國軍不能戰而在於將官私心太重

1.7萬國軍殺傷數萬日軍 非國軍不能戰而在於將官私心太重

原標題:1.7萬國軍殺傷數萬日軍 非國軍不能戰而在於將官私心太重


網上經常有抗戰期間中國軍隊戰鬥力太差的說法,甚至部分高級將官的回憶錄中也提到當時的中國軍隊不具備6—7:1的兵力優勢,很難與日軍打得有來有回。


不過,大家需要明白的是,當時單論中日兩軍基層部隊的戰鬥力,其實還沒有差到如此地步,主要是軍師級以上指揮機構將官們的水平和意志力太差,私心太重,才屢屢導致了戰場上的失利。


如果當時一支中國軍隊在軍師一級的將官有一定水平,那麼這支部隊不論裝備是否先進、人員是否滿編,必然在對日軍交戰的戰績上表現不錯,反之則不然。


我們以1944年豫湘桂戰役中的衡陽之戰為例做一個簡單的了解。


豫湘桂戰役是一場國軍的大潰敗,其兵員損失達到了50至60萬之巨,也是盟國軍隊在1944年遭遇的罕見敗績。而豫湘桂戰役中的衡陽之戰雖然最後惜敗,但卻算得上是一個亮點。


因為相較於湯恩伯、蔣鼎文駐河南部隊近四十萬之眾在37天丟了38座城的潰敗,駐守衡陽的第10軍以僅僅17000餘的兵力抗擊日軍10萬之眾長達47天幾乎可以算得上是個奇蹟。


有人可能疑問了,一個第10軍怎麼才17000人?這也就比一個滿編師的人數多點吧!



可第10軍當時的確只有這點人,雖然有第3師、第190師、預備第10師和暫編第54師四個師級番號參戰,其實際實力卻只有不滿編的8個團,因為該部在前段時間大戰後根本就沒有得到兵員補充。

然後這麼一個嚴重缺編的第10軍要在衡陽抵抗日軍齊裝滿員的第11軍團,該軍團編成內有第13師團、第58師團、第68師團、第116師團,及大量配屬部隊,總兵力超過10萬人。


17000VS100000!當時的軍委會給第10軍下的命令是堅守10到15天,這似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日軍不相信中國軍隊能堅守這麼久時間;同樣中國軍隊也不相信。



1944年6月23日,日軍先鋒抵達衡陽,大戰開始,激戰4天後以極大傷亡攻佔了衡陽的中國守軍外圍陣地。

而第10軍主力則在軍長方先覺得率領之下退守衡陽城內,以每一棟房屋、每一條街道為基礎構建防禦工事,布置火力點,與日軍死戰。


6月28日,日軍第一次總攻,經過5天搏殺敗下陣來,此後補充兵力直到7月11日,可以說此時第10軍已經完成了據守10到15天的任務,不過此時最高層的軍令已經是再堅持兩星期配合援軍圍殲日軍了。



7月11日,日軍第二次總攻,這次攻擊中日軍中層軍官帶隊衝鋒,遭到了重大打擊,很多部隊被打殘了建制,以至於總指揮官衡山勇被最高層訓斥。

打紅了眼的日軍調集兵力,又在8月4日發動了第三次總攻,這次的攻擊日軍幾乎不計傷亡,終於沖開了衡陽的城防。


此時,城內的中國軍隊已經堅持了40餘天的時間,陣亡、傷員超過上萬人,事實上已經難以支撐。



而且在這個過程中,衡陽守軍除了得到空投補給外沒有看到一個援軍。在外援無望、獨木難支的情況下,方先覺曾試圖自殺成仁,但被部下救下;之後為保全數千傷兵的生命,方先覺率部投降。


當時他曾說:不是我們對不起國家,是國家對不起我們。不是我們不要國家,是國家不要我們。以表達對外援不至的絕望。



犧牲軍民遺骨


衡陽之戰,雖然以守軍殘部投降為結局,但單論第10軍的戰場表現而言卻可圈可點,尤其他們重創了日軍的四個師團,殺傷日軍數萬人之眾。


由此可見,在戰場上中國軍隊並非只有靠人多才能打出不錯的戰損比,只要將官用心,將士用力,勝利其實未必不可期。


不過相較於衡陽的第10軍,蝟集於衡陽外圍的數十萬國軍「援軍」卻對不住第10軍全軍皆沒的犧牲。


這些援軍當時都接到了軍委會的命令,軍委會一度想讓第10軍在中心開花,數十萬大軍則將圍城日軍一舉聚殲。


不過援軍們卻似乎沒這個意思。



早在7月12日後,第62軍、第79軍便受令救援衡陽,但該兩部均不願意拿出主力攻擊,僅以偏師做試探性攻擊,一旦遭遇日軍阻擊,即立即撤回;


7月27日,最高統帥部令第46軍、74軍一部也加入救援,該兩部同樣不願意堅決攻擊,甚至74軍副參謀長丘耀東還下令救援部隊後撤。


在兄弟部隊的見死不救之下,第10軍的命運自然已經註定了,國軍各部心懷鬼胎,保存實力的劣根在衡陽之戰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更讓人嘆息的是,面對戰後傷亡慘重的衡陽日軍,其附近的國軍各部坐視其休整補充而不攻擊,等到日軍回過勁來發動攻擊時,他們又都放棄堅固陣地撤退,使得日軍都為之詫異。


這些中國軍隊做出這樣的反應顯然不會是中下層官兵所為,而是長官們的授意,這些大人物們誰也不想讓自己的部隊受到損失,各部長官都這麼想,自然沒有部隊堅決抵抗,而這種行徑放大到整個戰場上會造成極惡劣的後果,反倒使得一些部隊未經接戰便損失慘重。


抗戰中,國軍在大會戰中的諸多損失皆是如此,其實很多時候並非我們的軍人不能戰,而是他們的長官們不給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風雲故事 的精彩文章:

二戰名將巴頓、蒙哥馬利和隆美爾,誰更出色?
開國中將里的「五華」個個軍功顯赫 他們都是誰

TAG:歷史風雲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