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徐樹錚做了這三件事,釀成直系軍閥與皖系軍閥交惡

徐樹錚做了這三件事,釀成直系軍閥與皖系軍閥交惡

原標題:徐樹錚做了這三件事,釀成直系軍閥與皖系軍閥交惡


在北洋史上,馮段兩人絕對算得上「打斷骨頭連著筋」的袍澤兄弟,自打老頭子小站練兵,兩人就是北洋新軍班底中的左膀右臂,關係也親密到可以互相教育子女的地步。北洋軍閥起家的六鎮「北洋新軍」,段祺瑞在其中的第三、第四以及第六鎮擔任過「統制」,所以在北洋群雄中的威望,自然略高於外放東南的馮國璋。不過馮國璋身兼實權江蘇督軍,又是蘇、贛、鄂三省的「長江三督」之首,早在老頭子即將撒韁之際,馮國璋就曾攛掇過「五將軍密電」,直系軍閥集團雛形盡顯。作為四位「顧命大臣」之一的段祺瑞,接下北洋集團貌合神離的爛攤子之後,也不得不拉起自己的班底,方能言出有恃。


但是,段祺瑞與馮國璋相比,自己並沒有嫡系人馬,說白了拼得還是一張臉面,就像陳紹唐經常喜歡稱其為「段相國」,老頭子在世時,北洋群雄稱呼徐世昌亦為「相國」。段祺瑞對這個稱呼很受用,但是其心腹幕僚徐樹錚則認為安身立命的本錢,只有真正的實力與魄力才靠得住。在吳虯的評價中,這位「小徐」有「警干陰鷙之才」,在北洋軍中早有相當聲譽,不過一直無直轄人馬,故尚不能指揮如意,「得富有朝氣之奉軍相助,種種越軌之行動,隨奉軍刀光劍影而出」,所以徐樹錚所布局的三件事,也成為直皖軍閥交惡的導火索,釀成北洋軍閥的分崩離析。



不過,三件事中有兩件都是見招拆招,不得已而為之。第一件事是劫留馮國璋為直系軍閥購置的軍械。此舉因馮有制段之意,亟待擴充實力,駐防京畿的北洋軍閥元老王懷慶是馮國璋的同鄉,遂「資為股肱,以備緩急,購械以助之」,不料「徐偵其隱,乃全部劫留,以半數贈奉張,半數己用」。氣的馮國璋星夜南下,意欲舉兵討段,段祺瑞只得急電安徽督軍倪嗣沖,在蚌埠車站阻截馮國璋,電文中不惜有「不聽勸阻,則兵諫亦所不顧」。僅帶了一旅衛隊的馮國璋只得忍氣而返,田烈文以小站舊人聯合王士珍等以「北洋團體為重」苦勸馮國璋,馮段兩人遂相約辭職。


第二件事是擅殺陸建章,馮國璋電邀陸建章入京商量對策,沒想到卻被徐樹錚「邀宴而殺之」。此舉雖然是為段祺瑞清除阻力,但也讓北洋軍閥人人自危,皖系軍閥陷入眾矢之的,自此袍澤之情已在宦海遊戲中消耗殆盡。第三件事為謀士布局,渴望操控一切的通病,「徐因制馮之策得手,著手請王揖唐組建「安福系」俱樂部」,妄圖操縱北洋宦海全局,將北洋廟堂搞的烏煙瘴氣,此舉更多是一種自我陶醉的實現抱負,段祺瑞麾下四大金剛之一的靳雲鵬也被其排擠,「長江三督對靳表同情,為怨段反徐之暗示,吳佩孚與衡陽通電指摘安福,針對樹錚而發」。徐樹錚所為這三件事,直系軍閥終於徹底與皖系撕破了臉,一場「兄弟鬩於牆」的直皖戰爭風雨欲來。


參考資料:《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北洋派之起源及其崩潰》、《直皖秘史》、《菜根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拾文客棧 的精彩文章:

歷史的血性臉譜:抗戰中川軍戰死的最高將領,腳上的一雙黑布鞋布滿彈孔
歷史的另類臉譜:6位黑道大佬的浮沉一生,僅1位稱得上真正的梟雄

TAG:拾文客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