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分別總是在九月:師勝傑因病離世,十位老藝術家千古!

分別總是在九月:師勝傑因病離世,十位老藝術家千古!

今年的九月,我們揮別了一批老藝術家,他們的逝去無疑對文藝界是很大的損失,或許是上天在九月愛上了曲藝和音樂,收割了這些藝術大師的生命。他們去到了另一個藝術的殿堂,但這些老藝術家們留給我們留下的回憶是不朽的。

繼相聲大師常寶華、小提琴家盛中國、評書大師單田芳、表演藝術家朱旭、吉祥三寶父親布仁巴雅爾、相聲名家劉文步、搖滾音樂人臧天朔、相聲名家張文霞、粵劇名伶吳君麗相繼離世,在這個黑色的九月的末尾,我們又失去了一位大師:9月28日21時43分36秒,相聲表演藝術家師勝傑因病在哈爾濱逝世,享年66歲。師勝傑是一輩子活在相聲里的人。

(一)少時勤懇努力,初露天賦

師勝傑出生於1953年,他的父親師世元,在當時也是響噹噹的相聲名家。1959年,師世元舉家北上哈爾濱,出任哈爾濱民間藝術團相聲隊隊長。師勝傑7歲那年,便與父登台表演了經典相聲《捉放曹》,這一說,就說了59年。

小小年紀,在他的天賦得到了舞台的印證吼,他便投身相聲藝術。從此,白天上學讀書,晚上登台演出,耳濡目染曲藝表演,學習前輩們的經驗,又有家父和藝術團的前輩們口傳心授,基本功自然是頂頂紮實的。既有家學淵源,又有天賦,還肯努力,真真是老天爺賞飯吃!

(二)青年得遇良師,繼承衣缽

而在而立之年,31歲,他憑藉著自身的魅力,讓相聲大師侯寶林動心欲收尾關門弟子。那年,侯寶林先生已經三十年沒有受過徒弟,自此之後也再沒有收過徒弟。這足以見得,侯老認為,不收師勝傑為徒是太為可惜的事,是可以破一次例的。

拜師儀式上,侯先生說:「師勝傑是我的關門弟子,我今後不再收徒了。我收師勝傑為徒,不是我們兩人之間的事,這是相聲界的一件大事。我相信有師勝傑這樣的年輕人繼承我們的相聲藝術,相聲藝術的發展不會等到2000年。」

(三)中年培養後輩,復興相聲

在快餐文化盛行的今天,我們中國許許多多的傳統文化都收到了衝擊,相聲藝術也不例外。尤其作為「俗文化」的代表,「曲藝」不受當今年輕人的喜愛,很難找到新的生命活力。許多人為之惋惜,近期《相聲有新人》這樣的綜藝,便致力於讓相聲重回大眾視野,也就是前輩們希望的相聲的復興和發展工作。

師勝傑老師成名後,為相聲藝術先生,盡心儘力提攜後輩。曾收了李菁、苗阜、高曉攀等徒弟和義子。當今相聲界的中流砥柱郭德綱也多次受他指點,在飽受非議排擠時,師勝傑在表演時大力稱讚、力挺他「相聲界人士應該要向郭德綱學習」。

(四)老年獻身藝術,薪火相傳

在文藝界跌宕起伏、輾轉求生的日子裡,師勝傑也步入了他的遲暮之年。年紀大了,他也走到了「前輩」的這個位置,是可以光榮退居幕後、安享晚年了。但他即使帶病,也想多為相聲事業做貢獻一份力量,因為這是歷史賦予他的責任。

人生最後的歲月里,他帶病擔任中國相聲專業委員會主任,不為名也沒有利,人活到這個份上了,只是希望自己熱愛的藝術事業能夠有更多希望和未來。摯友知己姜昆的悼詞中寫道:「用盡全部的心血,為的是把父輩,把侯寶林大師的薪火傳承。不計一分的報酬,擔起的重擔,卻不知萬惡的癌細胞正悄悄地進入你的肌體里安寨紮營。」

人是會老的,乃至離世。但藝術不老,薪火相傳!在痛惜老藝術家們的離開的同時,我們年輕的一代,應該自覺接過時代重擔,把屬於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發揚光大。文學和藝術是可以拯救人性的,在最難的時刻,請記得:人不可辜負藝術的教養!

文 | 南隹(三度平台簽約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叄度 的精彩文章:

李義山:為了你,與整個世界為敵
七首小樓詩詞,訴不盡的相思愁緒……

TAG:叄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