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中外70餘機構申請虛擬銀行 香港金融科技意圖彎道超車

中外70餘機構申請虛擬銀行 香港金融科技意圖彎道超車

作者:王曉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香港金管局明確指出,3億港元的法定資本規定適用於所有持牌銀行,不可能、也不適宜為經營虛擬銀行的公司降低最低資本要求。

香港正在努力補上金融科技發展一課。

據香港金融管理局披露,虛擬銀行申請在8月31日截止,有意申請在香港經營虛擬銀行的公司已經超過70家,其中包括騰訊、攜程、阿里、京東、小米等內地互聯網巨頭外,還有東亞銀行、中銀香港、渣打銀行等銀行機構,以及中國平安保險、尚乘集團、我來貸(Welab)等非銀行金融集團。

不僅如此,將在10月29日至11月1日舉辦的第三屆香港金融科技周,首次採用在香港、深圳先後舉辦,重點關注虛擬保險、移動支付、人工智慧、監管科技、保險科技、理財科技等技術和業態。

一系列舉動的背後,是香港對發展金融科技的決心。

最低資本要求無例外

尚乘集團是香港地區的全牌照金融投資集團,其參與此次虛擬銀行的申請,並且是香港金融科技周的主要參與方之一。近日,尚乘集團董事長兼總裁蔡志堅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時,分享了香港在金融科技監管以及發展方面的思考。

蔡志堅指出,發展金融科技,香港最願意顛覆的就是給牌照。過去到香港併購一家銀行,動輒200億港元-400億港元的規模。而虛擬銀行的最低資本金門檻為3億港元。儘管最終能否拿到牌照仍需看金管局的審查,但明顯已經大幅降低了進入香港銀行業的門檻。

蔡志堅甚至表示,虛擬銀行有望成為香港未來顛覆金融市場的工具。

曾有香港地區金融界人士與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交流時感嘆,在傳統金融時代,香港是絕對的國際金融中心,但在金融科技時代已明顯落後。而反觀內地,則在早期的寬鬆環境中已發展出一批優質金融科技公司。

這樣的聲音並不少。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陳德霖就表示,有人詬病香港金融科技落後,源於政府的後知後覺,「阻頭阻勢」(指妨礙別人做事)。對此,陳德霖還表示,新科技儘管偶有問題,但如果監管局任何事情都以「零風險」、「立即管」、「管到盡」的心態,很可能阻礙金融科技發展。完全不管則是另一種極端而不可取的做法。「羅列以上例子(眾籌項目、e租寶等)並不是我要向金融科技潑冷水。作為監管機構凡事要先從可能出現的壞處著想,這是金管局的職責所在。」

而內地的互聯網金融經過早期的無門檻進入、無序發展,目前正在處置帶來的各種非法集資風險。對於金融科技領域的監管理念成為「凡是搞金融的都要持牌經營」。

蔡志堅表示,監管讓金融更規範透明,作為從業者,必須拿到相應的金融業務牌照,從事業務要合法守正。在實踐中,政策追趕科技的發展,或是科技推動政策的出台都是必然的過程。

聯動大灣區金融科技

對於當前的虛擬銀行牌照,蔡志堅表示,香港金管局對其監管也是在往前摸索、不斷完備的過程,但基本的態度是公開透明,歡迎各界參與。

金管局在2017年9月推動香港智慧銀行發展的一項措施就是引入虛擬銀行。而在《虛擬銀行的認可》指引徵求意見推出時,有意申請的機構便可提交表格。此後,前述指引經過香港銀行公會、存款公司、消費者委員會等多方社會意見,正式出台。

蔡志堅指出,這一方式提高了創新落地的效率。國際市場上也多採取在考察期同步遞交表格、搜集相關建議,待條例完備後向市場推出。而且條例並不是「黑箱」,還會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不斷修正。由此可以吸引包括澳大利亞、英國等全球性的金融機構、金融科技新經濟公司等共同參與虛擬銀行的申請。

蔡志堅還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今年的香港金融科技周參會人數將達到1萬-1.5萬人次。與之相似的新加坡全球金融科技論壇人數在2萬-2.5萬人次。蔡志堅指出,新加坡金融科技節將市場錨定在東盟範圍。而今年香港金融科技周不再局限於香港市場,而是瞄準粵港澳大灣區的市場體量,其市場空間和機遇都會更大。

版權聲明:本平台除發布原創文章以外,亦致力於優秀文章的交流分享。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繫,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及時聯繫我們刪除!歡迎大家踴躍投稿,有區塊鏈&物聯網項目及相關消息請與我們聯繫!

健康薦讀

區塊鏈丨物聯網

微信ID:qklwlw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物聯網區塊鏈 的精彩文章:

那些你瞧不起的行業,別人都在悶聲發大財!
90歲了,褚時健罕見反思:我活著為了什麼?

TAG:物聯網區塊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