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地球的氧氣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爆增的?這些生物或許知道答案

地球的氧氣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爆增的?這些生物或許知道答案

回顧地球上史前的動物,特別是數億年前,陸地上的大部分動物都有巨大無比的身體,即使是昆蟲類都能長到1米大小,有人推斷這是與地球上的含氧量有關。

大約在3億年前,地球大氣層中的含氧量最高,達到了34%左右,那個時期被稱為石炭紀。在此之前地球上的氧氣並沒有這麼高,甚至可以說沒有氧氣。在地球形成後的一二十年里,它是處於負氧的狀態,直到6億多年前,藍藻的出現帶領了一次「造氧」革命,之後才有「寒武紀生物大爆發」,不過那時地球上的氧氣也不過是10%左右,比現在的氧氣含量還要低。

氧氣的暴增是因為後期的植物大爆發,特別是高大的蕨類植物,加上當時二氧化碳在大氣中含量也比較高,在這種情況下,這些植物瘋狂的進行光合作用,吐出了大量的氧氣。

但是考慮到地球上經歷這麼多年後,地底下早已積累了不少礦物質和動植物的殘骸,其中有些還原性物質需要氧的參與才會發生還原反應,不然也不會有現在的鐵等礦石。而且微生物分解屍體活動也要消耗氧氣,等等這些氧化活動開始慢慢降低了大氣中的氧。

地球內部的還原性物質在長期積累後,隨著地球周期性活動不斷地冒出地面。本來來自太陽的紫外線可以分解水,釋放出氧,可惜臭氧層的出現,以及海洋水質變差,使得製造氧速度減緩,直到如今大氣中含氧量大概佔22%左右。

總而言之,地球本身是一個強大的調節系統,只不過我們不知道它一旦到需要調節的時候,會發生什麼變化而已。

筆者:三體-小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宇宙科學探索者 的精彩文章:

世界劇毒物質排行榜,氰化物僅排第11位,第1位是它的2.5億倍
宇宙中極為強悍的天體,花生豆大小卻有1億噸重,一粒就能毀掉地球

TAG:宇宙科學探索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