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活」起來的汽車生活,應該什麼樣?

「活」起來的汽車生活,應該什麼樣?

關注並標星36氪

每天3次,打卡閱讀

更快更深刻洞察互聯網商業

━━━━━━

「如果互聯網是前菜的話,人工智慧就是主菜。人工智慧對於社會的影響將遠遠超過互聯網。」在幾天前的彭博全球商業論壇上,百度董事長李彥宏這樣說。

在下一個100年,智能化將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在今天,智能手機之後,「智能」也已經滲透入方方面面,智能大廈、智能家居之外,汽車的屬性正悄悄發生著變化。

在100多年前,當卡爾·本茨生產出第一輛汽車的時候,他大概從來沒有想過如今的汽車將擁有「大腦」。上一個世紀,它是代步工具;但在下一個世紀,它擁有更大的想像空間,它可以是朋友,是夥伴。

近幾年,無論是外國品牌、中國自主品牌,還是新造車企業們,都將智能化作為重點布局研發的領域。還有「局外人」。幾乎數得上名的互聯網企業也在車聯網上布局,諸如谷歌、蘋果,國內則有、百度、騰訊、阿里等大公司。資本也瞄準了這一領域。紅杉、經緯這些頂級資本對新造車企業頻頻加碼,出手闊綽,扶植了威馬、蔚來、小鵬等諸多新興的造車企業。

背後的邏輯很簡單:用更鮮活的血液改良傳統汽車業的背後,是無限的商機。從傳統汽車到智能汽車是一個「質變」的過程。

但什麼是真正的智能?在這個汽車越來越聰明的時代,人們對這個概念還不甚明晰。屏幕是越大越好嗎?UI是越花俏越好嗎?或許並不盡然。

市面上,已經有不少車試圖為自己打上「智能」的標籤,然而卻距離真正的好用還有不短的距離。目前的產品中,很多升級都只是停留在車機本身,忽略了用戶用車時的真實感受,汽車依然像「冷兵器」一樣沒有溫度。

「活」起來的汽車應該進入生活

人們想要什麼樣的汽車?越來越多的汽車企業們已經摸索出了一個共同的答案:活起來。

有從業者曾經做過一個比喻:傳統的車機產品像「飯館」,你必須按照菜譜來點菜;但智能機更像「超市」,你想要的食材應有盡有,可以按照你的洗好自由搭配,無論是日料、義大利菜,還是川菜、粵菜,隨你喜歡——這就提供了無限的選擇,可以滿足千差萬別的個性化需求。

當然,先讓我們來看一條造車新勢力的新聞,9月28日晚,造車新勢力威馬,在他的溫州新能源汽車智能產業園,舉行了其首款量產車威馬EX5的產品交付大會,正式開啟用戶批量交付工作。根據威馬方面透露的數據,自9月15日開始不到兩周的時間,威馬電商平台的大定繳納量達4016單,並且走勢持續攀升;從量產車型到批量交付,這款威馬稱為首款全車交互的車型,也開啟了造車新勢力的批量交付的新局面。

全車交互能帶來什麼?對此,威馬汽車打出了一個標語:千人千面。而這一切,都是基於威馬的全車交互引擎。

威馬Living ID,是每個威馬車主獨一無二的身份象徵。進入車內人臉識別功能,可以自動載入定製設置及信息,簡單來說,這就跟智能手機的解鎖功能類似,如果車輛無法識別ID,那即便你已經進入車內,也無法啟動和使用這輛車,這樣就能夠全方面保護威馬ID擁有者隱私。

威馬Living Flow,簡單來說,就像是一個大腦。他會根據車主的習慣持續成長,比如他的成長式動態桌面,會記憶並學慣用戶行為習慣,不斷提高響應用戶需求的匹配度,就是說經常用的功能會在屏幕中自動成長為較大的圖標,方便用戶的使用,成為一個可以「更聰明」的汽車。不僅如此,威馬汽車已經可以實現OTA升級,在線車輛交互系統升級、快速迭代更新交互功能。

威馬Living Mate,就是用戶可以和車輛交互的介質,相比現在很多汽車的入口是一個小機器人,威馬的交互介質要更加的豐富,全車交互不僅僅局限在車機一部分。多輪對話是車內語音交互最理想的一種方式,你需要做的只是在車裡呼叫馬小威,他便能識別你的聲音,給你提供你所需要的服務。此外,威馬已經能做到不同設備間的同步,比如下載威馬汽車的手機APP,通過藍牙聯動車輛,之後你的手機便可以成為你的車鑰匙,利用手機就能打開車輛,並且獲取全套的迎賓體驗。

智能化的道路還在不斷的更新迭代中,但無疑,越來越智能化的科技,讓用戶的用車生活更加的便捷。在威馬的規劃中,威馬也將藉助「AI+硬體+軟體+服務」的智能化發展路徑讓智能化與傳統「車機」劃清界限。

汽車生活的想像空間

在智能化的未來,汽車還留下了很多的想像空間。

我們甚至可以設想一種未來場景: 當用戶接近車時,汽車可以立刻感知並識別車主身份,在主駕駛車窗顯示問候信息、續航里程、行程安排及路線推薦等信息,並同步開啟隱藏式車門把手。

又或者,當你在商場買完東西準備回家,滿手都是「戰利品「,你只需要一鍵點開手機操作軟體,你的車就可以開到你的面前,並通過面部識別自動打開車門。

當你手握方向盤進行駕駛時,它可以感受到你的體溫、血壓,判斷你的心情,為你推薦歌曲或者與你聊天。

這不僅僅是汽車企業的「腦洞」,它們正在努力走進現實。但當下的時間點上,汽車作為另一個重要的生活空間,距離真正的智能化還有不小的距離。

業內人士認同:在智能汽車這條全新的出行賽道上,真正的智能汽車一定是基於人工智慧,從基礎架構上就做出軟體和硬體的融合,而不僅是在傳統汽車上疊加簡單的智能配置。

為了實現期待中的「終極願景」,汽車企業們已經開始了布局,並在這一領域大力投資。

作為新造車裡第一陣營的企業,在推出了EX5的同時,威馬也已經在持續布局智能化,並投下重金。一年前,威馬就將騰訊前CTO、七海資本(Seven Sea)創始合伙人熊明華(Jeff Xiong)招致麾下,這一動向也被外界視作威馬進軍人工智慧領域的最新動向。

未來的威馬在智能化方面將具備四項能力——聯網、感知、協作、決策。車輛將100%聯網,不斷迭代,提供實時在線的智能化服務;感知能力則意味著車輛可以「感受」環境以及用戶的意圖,提供場景化交互體驗及個性化服務;協作能力則意味著車輛將融入更大智慧場景,與其他智能生態連接、協作,圍繞出行,提供全方位智能化服務;不僅如此,車輛甚至可以替代用戶進行出行決策,解放人的時間,提高出行效率。

而在蔚來、小鵬等新造車企業紛紛建立研發中心的同時,威馬也剛剛進行一筆大的投資。在今年的9月下旬,威馬錶示將在成都市龍泉驛區投資超過55億元,打造全球研發總部。

「智能化」已經是汽車企業們的兵家必爭之地,特斯拉之所以能夠如一批黑馬闖入這個已經有百年歷史的產業,正是以全新的思維模式衝擊出了新的火花。或許我們可以做出這樣的判斷:誰帶來了最好用的智能化產品,才能在未來的汽車工業里擁有一席之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6氪 的精彩文章:

留給陸奇的工作機會不多了
虎撲大戰吳亦凡,背後是「直男」和「迷妹」的戰力PK

TAG:36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