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民營經濟之爭亟需從理論高度辨明

民營經濟之爭亟需從理論高度辨明

改革開放40周年的發展史,也是民營經濟衝破重重製度枷鎖、呈現出旺盛生命力、對中國社會經濟發展做出極大貢獻的實踐史。在當前這個時間節點,我們本應坐下來,認真總結一下民營經濟過去40年的偉大成就,並細心描繪未來更加輝煌的發展圖景,可是萬萬沒有想到,社會上竟忽然出現了一股否定民營經濟的寒流。一時間,社會各界人士深感震驚,眾多民營企業主更是周身發冷、心生恐懼。

眾所周知,由於體制、機制等方面的原因,我國民營企業在發展、壯大過程中,很多方面都不能享受與國有企業同等待遇,它們之所以能夠暴發出強大競爭力和旺盛的生命力,根本原因就在於其高度市場化的運行機制。現有的民營企業都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打拚出來的。可以說,沒有民營經濟,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市場競爭,如此,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也就不可能在我國真正實現。

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過程中,由於法律、制度的不完善以及執法、監管的各種缺位,民營經濟在實際運行時也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毋庸諱言,與國有企業相比,民營企業由於數量多、範圍廣、從業人員整體素質參差不齊,因此在經營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要更多、更普遍、也更明顯。不過,這些問題都是發展過程中的問題,一方面我們必須正視,要通過法律與制度的不斷完善、執法能力與監管水平的不斷提高來解決;另一方面我們也不能因此對民營企業採取排斥甚至否定的態度。實際上,民營企業佔用的資源較國有企業明顯要少,但它們對國家的貢獻卻比國有企業要大很多——今年3月6日,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舉行民主黨派中央和全國工商聯領導人記者會上,全國工商聯主席高雲龍表示:截至去年7月,民營經濟在GDP、固定資產投資和對外直接投資的佔比均超過60%,企業技術創新和新產品佔比超過70%,全國城鎮就業數4.25億,民營企業就業數3.4億,城鎮就業佔比超過了80%,對新增就業的佔比貢獻超過90%。

隨著社會經濟環境的變化,我國近年來經濟增長速度顯著下降,民營企業的發展也遇到了許多新的困難。特別是「降槓桿」等防風險政策的實施,讓本來就倍受資金困擾的民營企業更感壓力重重。在這種形勢下,民營企業特別需要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和愛護,然而,讓人萬萬沒有想到的是,艱難時刻,他們卻遭遇到一股寒流。不難想像,這對他們的打擊該有多大!

我們雖然無法揣測民營經濟「退場論」者的動機,但是可以確定的是這種言論並不具權威性,隨後中央媒體也對此進行了批駁。然而,大家並未因此就覺得鬆了一口氣,人們在這方面的擔心並未一下子徹底消除。究其原因,是因為民營經濟在實際發展過程中,確實存在許多有形或無形的障礙,整體發展空間似乎在縮小。正是這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才讓人們對民營經濟「退場論」這類看似奇葩的言論不敢輕視,大家似乎都抱有一種「寧信其有、不信其無」的心態。

1978年,《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文橫空出世。恰如春雷激蕩,中國大地萬物復甦。社會上紛亂的認識由此得到了統一,人們不再相互爭論,就此開啟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曆程,最終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40年以後,人們的思想再度出現了一些混亂。在這個關鍵時刻,就非常需要權威的聲音傳遞出來,以消除那些奇談怪論給人們帶來的疑惑。

9月16日,「紀念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暨50人論壇成立二十周年學術研討會」在北京召開,吳敬璉、劉鶴、樓繼偉、易綱、林毅夫、白重恩、楊偉民等重量級人物結伴出席。會上吳敬璉表示,「現在出現的某些現象值得注意,比如說今年年初說是要消滅私有制,最近又是要退出。這都是一種不諧和的聲音。」這是權威學者發出的聲音,這對民營企業主們無疑是一大安慰。

3天之後的9月19日,「2018年夏季達沃斯論壇」在天津舉行,李克強總理在開幕致辭中表示:落實和完善支持民營經濟的政策措施,消除民營企業投資的各種隱形障礙。接著,9月27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遼寧忠旺集團時又強調:改革開放以來,黨中央一直關心支持愛護民營企業。我們毫不動搖地發展公有制經濟,也毫不動搖地支持、保護、扶持民營經濟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民營企業要進一步增強信心。我們要為民營企業營造好的法治環境,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是有益於、有利於民營企業發展的。

總理和總書記的先後發聲無疑讓民營企業主們吃了一顆「定心丸」。實際上,這不僅僅是民營企業主們尋求自身安全的個人需要,更是在新的歷史時期進一步拓展民營經濟發展空間的時代需要。

權威聲音的連續發出無疑安定了人心。不過,為了民營經濟的長治久安,相關理論上的問題還是需要徹底辨明。否則,人們思想上的疑慮就難以得到根除,未來某個時刻,關於民營經濟的爭論仍有可能變換面目再度出現。

教科書告訴我們:公有制是共產黨執政的基礎,公有制主體地位不可動搖;民營經濟屬於私有制,與公有制有著本質的區別。如此,問題就來了:我們一方面要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另一方面又有維護公有制主體地位不動搖,那麼,國有經濟和民營經濟之間的關係到底該如何處理?公有制是否擁有主體地位應該用什麼指標來衡量?民營企業在GDP、稅收、就業等方面的佔比都已超過國有企業這種現象究竟該怎麼看?這些問題如果我們不能從理論高度予以明確回答,那麼關於民營經濟的爭論就不可能徹底休止。在這一重要歷史時刻,我們非常希望有一篇關於民營經濟的、像《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那樣能夠驅散人們思想迷霧的豐碑式雄文問世。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民營經濟「退出論」的突然出現,如果換一個角度來看也不是什麼壞事情,因為它提醒我們是時候該好好思考一下一些深層次的問題了。只有理論、制度和機制方面的各種障礙全被清除以後,民營企業主們才有可能放開手腳重新上路,民營經濟才會有一個更加廣闊的施展空間,民營企業的發展才會順利進入到一個新的歷史階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證券時報網 的精彩文章:

特斯拉Model3開賣 10輛樣車隨馬斯克到京籌備上市
李迅雷:關注人口流向變化背後的產業集聚和分化

TAG:證券時報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