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連續7天零黑子!地球將迎「新冰河期」?
看到這個標題,尼克楊童鞋立刻表示了他的看法。
太陽零黑子?地球「新冰河期」?別欺負我讀書少好不!再說了我可是洛杉磯湖人隊的當家球星,你造嗎!咱就是研究「球」滴,什麼太陽啊火星的,那揍四我眼中的一個BALL。話說成為一名空間科學家就是我曾經的夢(僅且只限於夜裡的夢),當然這和我現在的浪投毫無聯繫,而且你們一定是理解寶寶的!
你該上天了,發射(⊙o⊙)…
安靜鳥,咱們來談談正事吧!
根據美國SDO衛星拍攝的照片來看,太陽對著地球的這一面(半個球面)確實已經連續7天沒有可見活動區了,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講的太陽黑子。那麼是不是就會造成一系列的比如地球進入寒冷的「冰河期」的影響呢?答案是否定的,從尼克楊童鞋的表情包,啊不對!是堅定的表情中就可以看出答案。
圖片來源:SDO
圖片來源:SDO
圖片來源:SDO
太陽表面可見活動區減少甚至完全沒有,這實際是太陽活動特點的一部分,是非常正常的現象。之前我們也和大家說過,太陽的活動是有規律的,以11年左右為一個周期呈現高低起伏的波浪狀。自2013-2014年太陽活動達到峰值的高年之後,太陽活動頻率逐漸降低,相應的黑子數也減少了,根據科學家的判斷,在第24太陽活動周內,太陽活動最低年預計會在2019-2020年出現,所以,從現在一直到這個時間節點上,太陽黑子出現的情況會越來越少,甚至出現連續數周零黑子的「白板」太陽都是可能的。比如2010年12月就曾出現過連續一周零黑子,還造成了挺熱鬧的討論,具體情況可以腦補「2012末日傳說」!
「2012」,都說那年上天很容易
太陽黑子是真的少了,帶來的變化也是顯著的,首先是活動區的減少,相當於太陽耀斑爆發的根源少了,自然而然的爆發的可能性就降低了,另外呢,有太陽海嘯之稱的日冕物質拋射現象也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太陽活動區內磁場的「能量積蓄」,沒有了活動區相當於釜底抽薪,太陽著實的安靜了下來。
不過這可不意味著太陽的總輻射量就減少了,在不同的活動高低年中,太陽向外輻射的總輻射量相差很低(最近50年的數據顯示,太陽活動高低年輻射變化小於0.1%),那現在就很清楚了,「新冰河期」一說肯定是沒有的了,如果說有,也只是太陽活動高低年變化中的「冰河期」(太陽黑子「冰河期」),也絕非地球的地質年代變化。
金花鼠們不用緊張,橡樹果有的是
太陽活動低年中,太陽黑子數低,耀斑和日冕物質拋射發生頻率大輻降低,看似安詳靜謐的太空反而變得不那麼太平了,空間天氣的變化較太陽活動高年是一點兒也沒有減少。
首先是極紫外線輻射降低,地球高層大氣因此冷卻甚至發生一定程度的剝離,太空垃圾更容易堆積在高層軌道上;另一方面,日光層也在太陽活動低年發生收縮,宇宙射線強度不減反增!這對於乘坐飛機出行可不是好消息,根據美國空間科學家的測量結果表明,穿越美國本土的一次飛行所受的輻射劑量就達到一次牙科X光片的2~5倍!
原文發表在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官方微信:空間天氣(space_weather)微信公眾號


※為什麼有些吉他手的手指有大蒜味?
※《魔獸》:每滴血都渴望開闢新的征途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