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什麼原因讓他們離開了奮鬥十餘年的傳統車企

什麼原因讓他們離開了奮鬥十餘年的傳統車企

什麼原因讓他們離開了奮鬥十餘年的傳統車企

這半年,離開傳統車企的朋友越來越多。

我有很多在上海整車企業從事技術、產品、研發、製造等部門,工作十餘年的朋友,相比那些從事市場營銷的朋友而言,他們過得相對安逸:有競爭力的薪酬體系,獨當一面的技術能力,規律的工作,穩定的生活。

但在過去的半年中,他們中的不少人,卻選擇離開了工作十餘年的傳統合資車企,在尚未進入不惑之年時,他們卻開始懷疑過去的工作軌跡與職業選擇,在更多新的機會和誘惑面前,不少人選擇了堅定地離開。

一、他們是一群什麼人?

在合資車企中,他們屬於「青年中層技術骨幹」,也就是俗話說的35-40歲的「新一代老法師」。他們絕大多數從大學畢業開始,便進入合資車企工作至今,從最基礎的崗位做起,伴隨企業一起發展,一步步成長為細分領域的專業人才。

他們多數是75-80年代生人,目前處於「上有老、下有小」的階段,自己往往也是一家收入的頂樑柱。一般情況下,他們屬於「風險拒絕」人才,跳槽很少,對企業忠誠度較高,薪資水平在汽車行業中,也屬於較高的。

什麼原因讓他們離開了奮鬥十餘年的傳統車企

在過去兩年,我和他們聊天時,他們普遍表示對未來五年整車製造和銷售行業的前景擔憂,原本高利潤的整車製造行業,隨著競爭的加劇、市場增長放緩,整體盈利水平已經開始向國內製造業平均水平看齊。一些汽車行業之外的「野蠻人」企業,也開始陸續實質性進入汽車領域,這也給他們看到了更多的機會。

在我的朋友圈中,過去半年,大約有超過40位在傳統合資車企高級經理、總監甚至更高級別的技術類人才,離開了從大學畢業開始服務了十餘年的老東家,告別了像親人一樣的同事們,選擇了兩三年前從未去考慮過的新工作。

二、他們都去了哪裡?

我粗略的統計了一下,我身邊這些離開傳統合資車企的朋友們,主要有以下幾個新的工作去向:

>以更高的薪資+期權激勵,去NextEV、樂視等新能源汽車企業

>滴滴、Uber等移動出行互聯網企業

>合夥創業從事智能駕駛、新能源等零部件和技術服務的細分領域

>擁有股權和期權激勵的獨立設計公司、獨立工程技術方案解決公司

>外資汽車品牌的外方更高級別崗位

>本土汽車品牌的技術、研發、產品部門

>離開汽車行業,轉入影視文化、體育營銷等新領域

在過去,如果是不靠譜的工作機會,薪資再高,也難以打動這些相對保守的「老法師們」。不同於那些經常更換東家的市場營銷人才,專業技術領域的人才流動,往往在幾家整車和零部件企業之間進行著,圈子很小,轉來轉去,所以優秀的合資車企,往往更重視大學畢業生的培養,通過持續不斷地成長和激勵體系,保留住自己培養的優秀技術人才。

什麼原因讓他們離開了奮鬥十餘年的傳統車企

但從去年開始,這個恪守多年的遊戲規則,開始失效。

三、他們為什麼選擇離開?

當那些原本不靠譜的事情,變得越來越有模有樣的時候,當合資車企一些核心高層,開始轉向新能源和互聯網汽車領域時,帶給這些「老法師們」的心理衝擊是巨大的。

在資本的推動下,股權期權的激勵下,高薪的誘惑下,越來越多在傳統車企中身懷一技之長、亦或擁有較強資源背景的工程技術領域骨幹,開始改變自己的職業軌跡,試圖抓住機會佔領先機。

這很像90年代初期官員的「下海潮」,相比傳統合資車企的條條框框和職業發展束縛,新的工作機會,變得更具誘惑力。

新一輪的汽車產業技術升級,也在吸引著一些技術骨幹,在智能輔助駕駛、新能源等領域,出現了很多在資本推動下的合伙人技術創新企業,任何一個細分市場的小蛋糕,都在資本的助推下,變得更加誘人。對於汽車行業的發展而言,我認為這是一件好事兒。

合資車企的外方,也開始更加關注對於本土化人才的培育和晉陞,很多外資方開始加大這方面的人才儲備和招募,在中國市場建立本土化的高管人才體系,這也吸引了很多有能力的中方青年人才,不論在技術還是營銷領域。因為中方大多是國資背景,束縛更多,而外方則在薪酬、福利、發展空間上,更具競爭優勢。

即便是在非常小眾的汽車造型設計領域,也面臨著「人才荒」,很多資本都希望介入新能源汽車領域,做產品的第一步就是需要汽車造型設計人才,這也讓這個小圈子變得非常活躍。

什麼原因讓他們離開了奮鬥十餘年的傳統車企


如上圖,汽車設計領域第一自媒體《CarDesignPics》的運營者小馬哥,每天都會在朋友圈發布各種設計人才需求和推薦信息。類似的情況,在汽車技術、產品的每一個細分領域,每天都在不斷上演。

四、傳統合資汽車的人才危機?

相信不少合資車企的HR應該有相同的感受,這股「青年中層技術骨幹」的離職潮,正在不斷擴散和蔓延,尤其在上海這樣的東部地區。多重壓力之下,合資車企確實面臨著前所未有的人才流失問題。

汽車行業培養一個優秀工程技術人才的時間成本,要比很多行業更高。多年來,優秀的合資車企一直採取從大學應屆生培養著手,通過企業內部的培養、崗位輪換等,培育複合型人才。包括很多合資車企營銷高管,都是工程技術背景出身,知識體系更全面,也更清楚一家超大型汽車企業的實際情況。

什麼原因讓他們離開了奮鬥十餘年的傳統車企      

另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在於,現在很多優秀的工科大學畢業生,已不再將進入一家合資汽車企業,作為自己職業選擇的優先項。傳統製造行業的就業吸引力一直有限,過去的十幾年中,汽車行業是個特例。如今,這個「特例」的光環在逐漸暗淡,90-95後的年輕人,在經濟壓力相對較小的情況下,更關注工作與興趣愛好的結合,而不是只看公司的名氣。

相信在接下來的幾年內,合資車企將面臨著「35歲骨幹人才流失」和「新生代供血不足」的雙重人才壓力。這不僅在工程技術領域,可能會涉及到合資車企的各個部門,都會面臨著類似的問題。人才危機,並不是危言聳聽。

如何看一個行業正在面臨著巨大的變化?當這群35-40歲的關鍵崗位人才,一旦開始變得不安、開始尋找新的方向時,也意味著,這個行業即將迎來更多新的、顛覆性的變化。

文|老任,童濟仁汽車評論創始人

版權聲明:

本文為《童濟仁汽車評論》獨家稿件,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或改編,如有任何侵權行為,侵權者將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什麼原因讓他們離開了奮鬥十餘年的傳統車企

作者寫於2016-07-02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2015年度健康領域的7項重大發明
什麼樣的動物園,才是好動物園?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