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美國是這樣看待中東原油和油價上漲的

美國是這樣看待中東原油和油價上漲的

原標題:美國是這樣看待中東原油和油價上漲的


在石油問題上,人們往往對美國政策抱有兩個迷思,一個是長遠的,一個是新近的。


長遠的迷思是,想當然地認為,美國干涉中東內政,拉一派打一派,是為了攫取中東石油;新近的迷思是,往往認為美國已成為最大的原油生產國,肯定希望原油價格上漲,油價上漲越高,他們就越賺錢。

其實,這只是人們想像的美國,現實沒有這麼簡單。


如果放到10年以前,說美國干涉中東內政,純粹是為了保障原油供給,還是很有道理的。那時候,美國多數油田趨於乾涸,早已經失去了原油生產霸主的地位,不從中東進口石油怎麼辦?不在中東站穩腳跟、把控局面,怎麼確保石油供應?


可是,現在的美國已經今非昔比。自從實現頁岩技術革命以來,美國油田煥發了二次青春,差不多被宣判「死刑」的油田,竟然又汩汩冒出了頁岩油和頁岩氣。位於德克薩斯州和新墨西哥州的二疊紀油田,再次成為了全球原油生產的重鎮。


圖片來源:美國能源署網站


再加上墨西哥灣深海油田大開發,美國原油產量持續上升。自今年年初到現在,美國原油產量已有兩三個月超過俄羅斯,成為新的全球原油生產霸主。根據美聯儲預測,接下來幾年,美國原油產量還將繼續增加。美國距離能源自足,已經指日可待。


美國能源自足,並不意味著就停止進口原油。但是,這一變化必定導致一個直接後果,即美國進口能源將會持續減少。2005年美國能源對外依存度為30.14%,2017年則驟然下降到了7.61%。能源對外依存度下降背後,是進口量的大幅縮減。


不過,美國縮減原油進口量,對於不同產油國的影響,截然不同。對於加拿大、墨西哥和委內瑞拉來說,美國市場不但不會關閉,反而有所擴大。墨西哥灣沿岸煉油廠主要加工中質油或重質油,而美國自己生產的多為輕質油,所以只能從國外大量進口。


美國石油產業越發達,對重質油的需求量就越大,加拿大、墨西哥和委內瑞拉就越能沾光。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署數據,2017年加拿大對美原油出口平均每天402多萬桶,墨西哥對美原油出口平均每天68萬桶,委內瑞拉對美原油出口平均每天67萬桶,分別位居美國五大原油進口國第以、三、四位。

受美國自產輕質油衝擊,中東石油對美原油出口直線下降,從2005年的每天1250萬桶,減少到每天373萬桶,下降幅度高達70%。如今,只剩下沙特和伊拉克,還能維持一定數量的對美原油出口,其他國家則可以忽略不計。2017年,沙特和伊拉克共計每天向美國出口156萬桶原油,佔美國原油進口總量的15%。


按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中東石油在美國市場的份額降至10%以下,幾乎可以預見。


現在的美國,離了中東原油已經可以自行運轉。美國與中東之間,將不再是能源互補關係,而是會轉變為能源市場的競爭對手。未來全球原油價格,就掌握在美國、歐佩克和俄羅斯三個巨頭手中。


中東對美出口原油最多的沙特,或許已經感受到「絲絲涼意」,因而積極謀劃著向工業化國家轉型,並且小心翼翼地靠攏中國「一帶一路」。幾天前,巴基斯坦政府宣布,沙特已經同意斥資100億美元,入股中巴兩國力求打造的經濟走廊計劃。


中巴經濟走廊計劃,圖片來源於網路


新近容易形成的迷思是,認為美國作為原油生產大國,會積極推動原油價格升高,以便從中漁利。但事實上,美國的特殊利益格局和原油輸送困境,使得他們並不贊成油價飆升。其中,特朗普總統甚至長時間地抨擊歐佩克,指責其限產措施抬高油價。


在當今世界,美國是市場化相對最徹底的一個(不是完全市場化),如白宮與美聯儲是相互獨立的,政府與企業也是相互獨立的。在很多情況下,他們之間的具體考量並不一樣。比如,目前美聯儲基於對經濟形勢的判斷,做出了再次加息的決定,而特朗普對此則十分惱火,因為加息會削弱美國出口,破壞特朗普的貿易戰算盤。


美國政府與企業之間的相互獨立,也使得特朗普不像其他國家那樣,將原油收益當作政府的事來看待。他作為一個民選總統,最關心的不是原油價格,而是民意支持率。只有民意支持率,才是總統執政能力的明證和保障。

因此,自從上台以來,特朗普不斷批評歐佩克和俄羅斯實行原油限產,炮轟他們「人為」抬高油價。7月份,他在推特上說:「處於壟斷地位的歐佩克必須記住,汽油價格在上漲,他們幾乎沒幫什麼忙。如果說他們做了什麼,那就是推高油價」。他要求歐佩克必須充足供應,降低原油價格。


9月25日,特朗普在聯合國大會發表演講時,仍然不忘指責歐佩克:「歐佩克及其成員國一如既往地掠奪世界其他國家,我不喜歡這樣,也沒有人喜歡這樣。」


特朗普儼然成了石油消費者,而不是原油生產者的代言人。這恐怕是很多人想不到的。


至於美國石油巨頭,態度則比較糾結。一般來說,作為原油生產商,他們當然希望油價堅挺,以便賺取更多的利潤。但是,現在美國原油運輸存在致命的不足,每天有50萬桶左右原油,無法輸送至墨西哥沿岸以供出口。結果,美國原油產量中樞庫存不斷增加。


原油庫存增加,再加上產量依舊上漲,使得美國原油價格,大幅度落後於北海原油價格。5月份,美國WTI與北海Brent原油差價,一度達到了每桶11美元,開創近三年內的新高,目前有所縮減,大約每桶相差近10美元。



9月29日原油價格,圖片來源:Oil Price網站


近10美元的原油差價,意味著同樣是一桶原油,美國油企要少賣近10美元,可謂損失巨大。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原油生產商很難充分享受原油價格上升帶來的紅利,因而對最近的原油價格上漲,並無太大興趣;對特朗普總統要求歐佩克降低油價,也沒有公開的不滿。


當然,作為即將上台的原油生產霸主,無論特朗普總統還是美國油企業,都不會希望油價回落。他們只是希望,在美國還沒有做好充分準備的情況下,盡量維持油價穩定。


(胡家駿先生獨家為FX168財經網提供專稿,轉載請註明來源和作者姓名,感謝配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FX168財經 的精彩文章:

聯想成金融公司了?117億收購一家歐洲銀行9成股權,IT資產佔比降至三成

TAG:FX168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