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溥儀攜帶千餘件國寶出京,許多已遺失,但一副圖如今出現在這裡

溥儀攜帶千餘件國寶出京,許多已遺失,但一副圖如今出現在這裡

1924年馮玉祥發動北京之變,溥儀被迫離開紫禁城。溥儀在離開時,只要是能拿走的一件也沒有剩下。大量的文物保證了他在天津奢華的生活,溥儀究竟帶走了多少東西至今也無法考察,但是從他的幾次交易中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在這一年年底,溥儀將16隻金鐘、1900多顆珍珠、180多塊寶石出售,一共賣了80萬大洋。一年以後,又將一大批文物賣給了法國商人,一共得到了60萬大洋。除了這兩次大規模的出售文物以外,隔三差五還會有那種幾萬大洋的交易。有人做過統計,溥儀出售文物得到的錢超過230萬大洋。1932年,溥儀從天津前往東北時,他帶走了1000多件名畫、200多部孤本書籍、此外還有大量的金條。

1945年8月,蘇聯紅軍出兵中國東北,溥儀帶著一群人開始逃跑。此時他們身上沒有現金,只能用文物交換少的可憐的食物。被蘇軍俘虜以後,為了保證自己的安全,溥儀將一些文物送給了蘇聯軍官。不過,溥儀自己仍然私藏了很多文物,其中包括王羲之的真跡和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1950年,溥儀被押解回國時,又上繳了400多件文物。

蘇聯當時收穫了許多溥儀的寶貝,其中便有一幅畫作《簪花仕女圖》,此為唐代周昉所繪,畫中諸多女子婀娜多姿,從薄紗下透出豐滿的前胸與圓潤的兩臂,仕女的臉龐與身體都比較豐滿,唐代女子的豐腴,從此圖可見一斑,後來蘇聯紅軍把一批寶貝轉交給東北民主聯軍,隨後這幅作品幾經輾轉,最後藏於今天的遼寧省博物館,今年年初,博物館將此畫作進行展覽,吸引了許多文物愛好者前來觀賞。

這幅畫的珍貴就在於由絹紙所做,一旦改變了溫度、濕度和光照,就很容易遭到破壞。俗話說「紙壽千年,絹壽八百」,以紙製成的書畫可保存一千年,而以絹素製成的書畫卻只能保存八百年,而《簪花仕女圖》卻已保存了千餘年,已屬不易。

溥儀攜帶千餘件國寶出京,許多已遺失,但一副圖如今出現在這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木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民國富二代20來歲看上小姨子,無果後,搞上了自己母親的閨蜜
他十幾年生活太憋屈,當上皇帝後「釋放自我」,結果壞了

TAG:小木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