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謊能拯救世界末日,給這片兒的腦洞跪了
前段時間真夠大家的朋友圈忙的
前腳送走《葯神》,就迎來了造假疫苗事件。
25萬支疫苗,25萬名兒童。
市值過百億,罰款僅僅300萬。
這組數字觸目驚心,是金錢,更是人命。
造假疫苗事件持續發酵,正義人士紛紛發聲。
漸漸地你會發現,我們隨時處於謊言和造假的世界中,惶恐,不安…
難道,就沒有絕對真實的世界了嗎——
《謊言的誕生》
你即將看到的故事,發生在一個腦洞大開的世界裡。
那時候,人類還沒進化到可以說謊。
也就是說,說大實話,是人們的天性。
不會說謊,也就沒有了阿諛奉承,沒有了言辭修飾。
人類失去最後一塊遮羞布,就變成了這樣——
理直氣壯的不想上班;
直接挑明別人家孩子長得丑;
一本正經的講出羞恥之事;
可樂公司的員工,公開揭露行業內幕;
沒有委婉善意的表達,人們說的每一句真話,就像捅刀子一樣。
除了扎心,還是扎心。
但因為生理構造,聽的人並不會產生矯情,玻璃心等情緒。
所以,人與人之間的相處,竟然意外的和諧。
當然,和諧歸和諧,如果你又矮又丑又失敗的話……
就像下面這個胖子,他叫馬克。
他是電影公司的編劇。
因為沒有謊言,所以這個世界也沒有故事,小說之類的。
而劇本,就是把真實的歷史事件寫出來。
恰恰馬克被分到了14世紀,發生的歷史特別無聊。
於是,他光榮的成為了電影公司最失敗的編劇。
而且,因為他有點胖,還丑,在大家的眼中就是個徹頭徹尾的loser。
被正在相親的美女當面diss;
被上司diss;
就連助理也不看好他。
一字一句,萬分扎心。
這要是放在如今,馬克肯定被語言暴力逼出抑鬱症來。
好在,心很大的他,依靠銀行賬戶里僅有的三百美元勉強度日。
就在他去銀行取錢時,腦子裡突然有種奇異的感覺。
就像打通了任督二脈,馬克撒下了這個世界上的第一個謊言——
賬戶里有800美元。
在這個信用體系下,直來直去的人們當然不知道「說謊」二字。
櫃員寧願以為是系統出了問題,也沒有懷疑馬克。
學會說謊的馬克,嘗到了甜頭。
憑空說點完全沒影的事,這個世界就能變成你想要的樣子。
這種感覺說不上來,有點美妙,有點神奇。
接下來,馬克屢試不爽。
他在賭場、遊戲廳出老千,賺了一大筆現金。
只用一句話,就免去了因為酒駕帶來的牢獄之災。
更離譜的是,他隨口對街上的美女撒謊——
世界要毀滅了,除非我們現在就上床。
原本看都不看他一眼的美女,立馬花容失色的要和他去開房。
學會說謊的馬克,人生如同開掛一樣。
他還因為會編瞎話,寫出了一堆很有意思的劇本,成了知名劇作家。
只是,名利雙收的馬克,面對生死也有無奈的時候。
看著自己即將去世的母親,馬克說了他人生最大的一個謊言。
母親安詳的走了。
儘管他的這套言論在我們看來只是對死亡的美好解讀,但在當時卻震驚了眾人。
一傳十,十傳百。
人們慕名而來,都想從馬克身上得知關於死後的事情。
當然,我們都知道,要想把一個謊言實現,就需要千千萬萬個謊言來彌補。
說謊技能已經滿分的他,只好制定了一套完整的「上帝理論」——
天上有個神人,統管著人世間。
死後的人,都能去往美好國度,能見到所愛之人,擁有大房子,冰淇淋永遠免費供應。
當然,前提是生前不能做壞事。
於是,豪車別墅,坐擁美人,名利雙收。
馬克成了唯一能和天上的人對話的成功人士。
當然,是有點胖,有點丑的成功人士。
但漸漸地,他發現,人們已經不願意再聽真話。
甚至現實中生活並不如意的人,為了能早點進入極樂世界,選擇自暴自棄…
也許有些謊言說久了,最終就變成了永恆不變的定理。
這部電影雖然創意腦洞大開,劇情輕鬆詼諧,但它用荒誕的手法寫實地映射了現實社會中的一些現象。
比如宗教信仰、擇偶標準、世俗偏見等等。
當然,更讓人驚喜的是一系列大咖福利——
客串警察的
愛德華·諾頓
;客串醫生的
傑森·貝特曼
;客串助理的
蒂娜·菲
。雖然這些大咖的顏值和演技,夠我們舔屏一年了。
但他們在片中說的話,卻是毫不留情,句句扎心。
警察光明正大的私自抬高罰款,醫生直白的告訴你活不過當晚,辦公室的助理,笑著對你說她一直討厭你…
其實沒有謊言的世界,也挺讓人抓狂的。
當世界上第一個謊言誕生了之後,人們的幸福大過沮喪。
發明謊言的人,馬克,其實是善良的。
他用謊言,救下了想要輕生的同事,使感情破裂的小情侶重歸於好,幫助流浪漢獲得了一大筆錢,讓處於無助中的母親安詳的離開…
然而,一旦謊言層層堆積,人們反而被假象蒙住了雙眼。
所以啊,任何事物都不能走上極端,否則只會是從一個瘋狂的世界走向另一個世界。
至於謊言本身?
千萬不要自主代入不好的事情。
它並不能決定這個世界的好壞,只不過是人們內心的善與惡罷了。
-END-
在聊天對話框回復『
謊言的誕生
』獲取觀看

※圖解 |《恐怖故事》下,結尾反轉!有些諷刺!
※圖解 |《鏡子》上,對著鏡子念一個咒語,就會發生超級恐怖的事情!
TAG:搬磚小劇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