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德基愛馬仕們不想讓你知道的殘忍真相,都被這部生猛紀錄片全盤揭露
這是司馬推送的第
877
個與眾不同的人
「我們優雅地享用我們的正餐,血腥的屠宰場被精心地隱藏起來。」
愛默生這句話,道出了日常生活最殘忍的一面。
因為不看不聽,我們對屠宰場幾乎一無所知,直到你看這篇文章之前。
你是怎麼解決自己的午飯的?
相信有不少人,都是打開手機上的外賣APP,滑動手指三兩下,便坐等一份包裝精緻香味四溢的外賣,由小哥百米加急送上門來。
在「吃」這件事上,我們越來越方便了。
以前下廚,要去菜市場,挑選活禽直面血腥;如今的超市貨架上,已經擺好了按飼養地、部位切割好的肉們。
明亮的光帶灑下光來,暗示著每個消費者,買下它就能買到幸福。
沒時間下廚的呢,點個外賣,或去店內放開膀子,享用一份香噴噴的炸雞。
別說,商家們也越來越有才了。肯德基就拍了一支廣告,帶感的鼓點伴奏,迷幻的夜店燈光下,一隻眼神銳利、「肌肉」滿滿、羽毛鮮亮的雞即興街舞。
然而,這支特別酷的廣告一上線,卻成了去年英國投訴最多的廣告。
投訴的原因很簡單,你把這隻明顯野生的健壯雞冒充養殖雞,用一塵不染的養殖場暗示消費者,咱們吃到的雞就是這樣長大的
——這根本就是粉飾現實啊。
圖源:肯德基廣告
那麼,所有商家都不想要你知道的現實是怎樣的?
因為生活越來越方便,越來越遠離我們的現實是怎樣的?
可能就距離我們吃午飯處幾十公里的養殖場,卻不被我們看見的現實是怎樣的?
都被這部
生猛
的片子拍出來了。
紀錄片《統治》
講述的,就是在文明、光鮮、一塵不染的外皮下,現代養殖業隱藏著怎樣的一種工業化、高效率、殘暴而冷靜的真相。
—司馬提醒,以下內容可能引起不適,請謹慎閱讀。—
吃
澳大利亞,一個號稱現代化的養豬場。
地板上發出砰砰聲,一個工作人員握著一隻豬仔的後腿,揮動手臂,機械地重重摔打著。
被他殺死的豬,在行業中叫作「弱豬」,因為預測到他們未來無法長出足夠的肉,帶來足夠的經濟效益,所以,摔死。
和其他疾病、飢餓、脫水的豬一起,早早進入垃圾堆的墳場。
他們被拔掉牙齒,剪掉尾巴,沒有緩解疼痛的措施,3-5周後,從媽媽身邊帶走,開始了自己作為肉豬的一生。
長大後,迎接他們的是,是狹窄逼仄、滿是排泄物的豬欄。
而一些具有優秀生育能力的母豬會被挑選出來,通過人工授精,進入母豬欄。
缺少空間和刺激會讓他們具備很強的攻擊性。無法運動讓他們的肌肉嚴重萎縮,無法站立,工作人員每天拍打一次,讓他們看上去還像個活物。
因為反覆生產和極端惡劣的環境,盆腔臟器脫落,感染,殘疾,無法自主進食,有些同伴,提前走向死亡。
隔著欄杆,
她們眼睜睜看著豬仔
在身邊被奪走、死掉。
這樣的酷刑,會重複4次,
直到兩年後,
他們被送去屠宰,
這裡,等待新的母豬到來。
而大部分肉豬,生命結束在5個月的時候。
他們被用電棍驅趕到屠宰間,隨後,大一點的屠宰場,會把他們送去二氧化碳毒氣室。
氣體灼傷他們的眼睛、鼻腔、喉嚨、肺部,直到窒息。母豬因為體型太大,
毒氣容易失效,這時候,她們會遭遇再次電擊。
低濃度的二氧化碳會造成更少的痛苦,但也意味著更高的成本。
製造更多的金錢,更有效地製造金錢,是懸在豬和其他養殖業動物頭上的一把劍。
在人類牢固不破的「經濟原則」下,一切底線都可以被打破。
人類需要吃雞蛋,很多雞蛋。
剛出生的雞仔,如果是母雞,恭喜,如果是公雞,那麼很不幸。
因為無法下蛋且不是肉雞,就會被「極有效率」地送上傳送帶,進入絞肉機。
雖然絨絨的小雞旁邊,是他們剛剛破殼的蛋。
為了節省面積,一個雞棚中會有10萬隻母雞,野生狀態下,一年產蛋10-15個,而他們可以產蛋330個之多。
日夜不停的人造光,和大量的抗生素激發,讓肉雞們像氣球一樣古怪地膨脹起來。
只需
35天
,就達到了可以被吃掉的重量,雖然因為過度的體重,超過身體的承受。
他們中的90%都有骨骼、心臟、
代謝、呼吸系統的問題,
但這並不阻礙他們被送到屠宰場,
被精緻地包裝起來,
貼上「散養雞」的標籤,
送上超市明亮的恆溫貨架。
成為人們口中香噴噴的炸雞。
穿
人類對動物的統治,從口中之肉,到身上之衣。
全球的羽絨服、羽絨被等製品中,有80%來自中國。
而
活拔鵝鴨羽毛,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工作人員快速麻利地拔下羽毛,即便血肉模糊的皮膚下,他們還在呼吸。
在被最終屠宰之前,他們會一直重複這樣的酷刑。即使有號稱自己是「人道羽毛」的製造商,也被發現參與了活拔。
你無法知道組成溫暖羽絨服的潔白羽毛,是不是來自這些痛苦哀嚎的生物。
而卧底走訪的10家位於中國的養兔場,有一半都在用手將活著的兔子拔毛。
理由很簡單,
和剪毛相比,拔毛能採集到更長的毛,也就是更多的錢。
年齡增長後,毛量變少,他們會被活著剝皮。
殺死12隻兔子,才能製作一頂帽子。
每年全球有超過100萬隻兔子,死於皮毛產業。
人們以為皮革是肉類產業的副產品。
但是,由於巨大的利潤,
越來越多的動物因為「取皮」而非「取肉」被殺死。
即便在印度這樣的國家,由於牛是神聖的,宰牛在大部分地區被視為違法。
也不免在利益驅動下,將牛運輸超過上千公里,以繞開法律。
在長途跋涉中僥倖未死的牛,
會見證同伴的死亡,
甚至,被生生剝下牛皮。
剝下來的牛皮,會浸泡在化學製劑中,製成的皮革會帶來慢性皮膚病。
最容易患病的,是兒童。
人們寧願去購買皮革製品,也不願意消費一些人造皮的替代品。
即便人造品的品質一直在改善,但是對很多人來說,砸下真金白銀,不換來一張真皮,心裡總不是滋味。
奢侈品如愛馬仕們的皮革包包,更是已經成為了
身份
的象徵。
從那一張張皮革上,我們得意非凡,再次確認了人類對其他生物的統治地位。
人類的自以為是、自視甚高,在前些天刷屏的一個H5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她掙扎48小時後死去,無人知曉》。
女孩嵐一家的生活,
被一群怪獸的到來擊碎。
怪獸們無惡不作,毀壞家園,殺掉父母。
而嵐的瀕死之際,發出絕望呼號:
如果我不是人類,是一頭藍鯨,
你還能感受到我的絕望嗎?
而那兇殘暴虐的怪獸,
竟然,漸漸變化成了人類。
因為人類的存在、慾望、行為,動物滅絕的速度,在地球上從未如此之快。
746種動物已經滅絕,瀕危動物佔32%,34種野外滅絕的動物,在「苟延殘喘」。
人類何其自大,能輕而易舉地毀滅一些在地球上存在萬年的物種,宣判他們的死亡。
但司馬今天說的,是
另一種毀滅。
這種毀滅,是讓豬、雞、牛、羊們生生不息,
無窮無盡地繁衍。
很少有人會想到,和微笑的海豚相比,豬也是極其聰明的動物。
他們具有社會性,愛乾淨,有情感。
他們也會痛。
但是他們的死已經被包裝成和喝水/吃飯一樣的正常事件。
屠宰場被隱藏在新聞之外,面對貨架上已經被切割洗凈的肉,很少有人會想到生命曾經存在。
將被屠殺者看做商品,而非生命,是消費社會為我們精心編織的謊言。
食物鏈頂端的位置還穩嗎?
有人曾經用諷刺漫畫,將人類和其他動物的關係對調。
你是否也想過,被束縛手腳固定住,像「填鴨」一樣「填人」,而隔壁的餐廳里鴨子們在觥籌交錯。
你是否想過,
被關在狹窄的籠子中,
失去行動能力、
感染惡疾,
被飼養員教訓。
你是否想過被製成皮草,
成為動物們身上的裝點。
也許只有在被影像或文字刺痛時,我們才會思考:
人類的統治,真的是無堅不摧的嗎?
我們真的不用為這一切付出代價嗎?
很少有人知道,因為養殖場的空氣中都是氨氣,母雞的輸卵管感染沙門氏菌後,會通過雞蛋傳染給食客。
用來提高雞蛋產量的抗生素、各類激素、化學物質,儲存在雞蛋中,都是對人類健康的傷害。
皮革製品的毒性,人類的幼童最受其害。
僅僅為了養牛,每年消耗的食物,相當於87億人類所需熱量的總和。
與此同時,有九分之一的人類,患有慢性營養不良,有8.44億人類缺乏乾淨的水。
畜牧業產生的溫室氣體,超過其他產業。
因為大量溫室氣體,這些年極端氣候越來越頻發,比如颱風「山竹」。
我們正在為自己製造一場浩劫,
我們以為統治了一切,卻逐步被我們自己的慾望、自私和貪婪所統治。
肉食主義者有一句宣言:人類進化到食物鏈頂端,就是為了吃肉的。
這句話沒錯,但是人類進化到食物鏈頂端,是為了這麼工業化、高效率、無人道地吃肉嗎?
十年前,有一部《地球公民》,引發了對工業化養殖場的施壓,改變無數人的生活方式。
他們反思自己,作出行動,不少人開始吃素,或是只使用人造皮製品。
而《統治》帶來的影響,可能才剛剛開始。
《統治》上映後的遊行
無論是從自己做起,收斂自己對皮革的消費慾望,飲食適度為宜。
或是督促行業的轉變,加入公益組織。
或是一次轉發。
都是一次力所能及的行動。
如果什麼都不做,可能等待人類的,
不是「統治」,而是終將被統治。
電影《人猿星球》中,人類和猩猩的身份互換
本文資料和截圖來自:《統治》Classic 字幕組、《人猿星球》、《她掙扎48小時後死去,無人知曉》、視覺中國及網路
內容合作微信:youshuguang1
商務廣告投放微信:ysg-AD
電商合作微信:ysg-AD(添加時請註明電商)


※他撞向日本敵機後,妹妹寫給日軍妻子的信,震動了世界。1700個中國青年集體赴死,為了我們的今天
※身價上億卻選擇租房,北漂王珞丹:撞臉可以,有趣的靈魂卻無法複製
TAG:有束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