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家裡有娃「一言不合就動手」,這可咋整?

家裡有娃「一言不合就動手」,這可咋整?

家裡有娃「一言不合就動手」,這可咋整?

家有萌寶,孩子的每個舉動都牽動著家長們的心,可能突然有一天,你會發現,呀!我家寶寶咋打人了呢?遇到這樣的事,這可咋整?

說起東東,爺爺奶奶都感到很頭疼。東東才3歲,人小脾氣可不小,稍有不順心,就會大喊大叫、揮拳踢腳,甚至把能伸手拿到的東西,都狠狠地摔在地上。爺爺奶奶只好什麼都順著他,但這也不是辦法,東東的脾氣越來越大,一言不合就用力推人,實在是個問題。

4歲的小奧也是這樣,讓幼兒園老師頭疼不已。他火爆的脾氣,已經在全幼兒園聞名了。小朋友們一起做遊戲,他經常要搶其他小朋友的玩具,搶不過就不高興了,動不動伸手打人。幼兒園老師已經好幾次跟家長反映小奧這個「暴力」問題了,但小奧媽媽也沒轍,批評小奧,小奧也是發脾氣。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有一些寶寶可能會出現一言不合就打人、咬人、推人或亂扔東西砸人等暴力行為。這些行為的背後,是否藏有家庭養育的一些問題呢?面對小寶寶的這些暴力行為,家長又該如何正確引導呢?其實,這些情況都得從孩子的教育環境、心理和習慣養成等方面進行分析,找出孩子出現暴力行為的具體原因,並有針對性地解決。

家裡有娃「一言不合就動手」,這可咋整?

01

內心焦慮與不安等負性情緒積壓

每個人,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其實都是有情緒的,但在面對內心積壓的負性情緒時,每個人會有不一樣的排解方式。相對來說,成人會更容易控制住自己的情緒,不會任其爆發。然而孩子不同,他們還太小,不懂得如何更好地去疏導內心積壓的這股負性情緒。當這些焦慮與不安等負性情緒積壓到一定程度,而又得不到家長及時的幫助時,便會演變為暴力行為,如打人、砸玩具等。面對這種情況,家長需要做的是,及時察覺孩子內心的焦慮與不安,並給予適當的情緒安撫。

02

為了吸引別人的注意

有些寶寶,由於表達能力還不太夠,但又非常想要吸引別人的注意,心急之下可能會通過比較大的肢體動作,如推人、打人等,讓別人將注意力轉移到他身上。面對這種情況的「暴力」寶寶,家長需要正確地引導孩子,告訴他要通過語言來表達自己的需求,而不是通過暴力的動作去引起別人注意。同時,家長還要注意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和交際能力。

家裡有娃「一言不合就動手」,這可咋整?

03

錯誤地認為這是一種好的行為

有些寶寶一開始打人,可能只是無意識的一個行為,但如果家長沒有及時糾正,默許孩子的這種行為,或者是對孩子的這種行為給予積極的回應,如對寶寶的打人行為嬉笑等,那麼反而會給寶寶傳遞一種錯誤的信號,那就是:「我這種打人的行為爸爸媽媽是容許的。」甚至是「我這種打人的行為還會讓爸爸媽媽開心。」於是,久而久之,他們就養成了打人的壞習慣。面對寶寶的這種無意識的暴力行為,家長在一開始的時候就應該擺正立場:制止,並明確地告訴他打人這種行為是不對的,爸爸媽媽很不喜歡!

04

家長過分寵溺

有些家長太過寵溺孩子,在孩子得不到滿足大喊大叫或亂砸東西時,馬上喪失原則地去滿足他,以期讓他馬上終止這種吵鬧。殊不知,孩子在屢試不爽之後,覺得這招極好用,於是每次在得不到滿足時使出這個「大招」。所以,在養育孩子過程中,父母要有一定的原則性,在面對寶寶想用暴力行為得到自己要的東西時,不能一味妥協,讓他輕易就得到。

家裡有娃「一言不合就動手」,這可咋整?

05

家長的榜樣作用

幼兒期的模仿能力是很強的,所以「暴力」寶寶的背後,可能都藏著一個「暴力」的家庭。這些「暴力」寶寶的家長,平時在家可能也是喜歡打罵孩子。這種暴力的教育方式,無形中給寶寶傳達了一種錯誤的認識,那就是「通過暴力是可以解決問題的」。於是,他們在日後的生活學習中碰到解決不了的問題時,便採取暴力的手段。所以,不想要自己家的寶寶成為小小「暴力狂」,家長平時在家就要注意自己的行為,給寶寶樹立一個好的榜樣。

06

電視、電影、遊戲等不良示範作用

網路越來越發達,電子產品越來越普及,很多幼兒已經可以很熟練地操作各種電子產品。但是又因他們年齡還小,不懂如何鑒別好壞,如果家長不給予一定的引導,就有可能會讓孩子接觸太多暴力元素,而在潛移默化中成為一個小小「暴力狂」。所以,幼兒在接觸電子娛樂產品時,家長最好也能在旁邊做一些引導,不要讓孩子接觸太多不良的暴力信息。

家裡有娃「一言不合就動手」,這可咋整?

專家簡介

朱冬生,醫學博士,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主任醫師,近20年來主要從事兒童心理發育與保健工作。擅長兒童心理發育評估及其異常的干預,如兒童語言發育遲緩、嬰幼兒情緒障礙、童年孤獨症、兒童多動症、學習障礙等。

出診時間:周二、周四下午

文: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主任醫師 朱冬生

編輯:欒兆琳

校對:余運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眾健康雜誌 的精彩文章:

身體的夏日香氣
孩子的「心病」誰知道

TAG:大眾健康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