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號稱中國日本通,曾預言日本會挑起豫湘桂戰役

此人號稱中國日本通,曾預言日本會挑起豫湘桂戰役

1944年春,抗日戰爭進入後期,德國法西斯在歐洲戰場敗局已定,美國、蘇聯、英國等遂將軍事力量投入亞洲戰場,矛頭直指日本。不久,日本通向南太平洋、東南亞、南亞等地的海上交通線被美國封鎖,大部分運送戰略物資的輪船被空襲擊沉,日本本土也遭到頻繁投彈。為扭轉戰局,日本法西斯軍國主義份子策划了一場貫通中國南北大陸,直抵印度、越南的大規模戰爭,企圖打通一條由中國大陸直通南亞、東南亞戰場的陸路交通線(歷史證明,這條交通線打通之後,竟然沒有成功通過幾次車,名存實亡,毫無意義)。

這場戰爭從河南開始,經湖北、湖南、江西、廣西等地,直至貴州、廣東,覆蓋了華北、華中、華南等地。作戰里程長達1500公里,日軍投入總兵力達51萬多。而此次戰役對我國造成的損失極為慘重。據不完全統計,豫湘桂戰役,國民黨軍隊損失兵力50餘萬,丟失河南、湖南、廣西、廣東等省大部和貴州省的一部,約2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146座城市,6000多萬人口,7個空軍基地,36個飛機場。而在戰爭爆發前,國民黨當局內部已經有人預言到日軍會走打通大陸交通線這步棋,此人正是王芃生。

王芃生是湖南省醴陵北鄉七里山人,1893年1月17日出生;少年時代就讀醴陵縣立高等小學、湖南瓷業學堂;早年參加革命,加入同盟會,後來留學日本多年,對日本問題深有研究。王芃生憑藉《華盛頓會議之預測與中國應有之準備綱目》的長篇論著,獲得「華盛頓會議」中國代表團高等顧問汪大燮賞識。汪誇其稱:「汝輩均如此年輕耶?後生可畏,中國有望矣」。王芃生後來代替汪大燮出席了華盛頓會議,為恢復中國對山東的主權盡心儘力。後來王芃生加入國民黨,曾任駐日大使館參事。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王芃生出任國民政府交通部次長,1938年,蔣介石器重王芃生對日本的諳熟,命他組建「國際問題研究所」,主要開展對日情報工作,其遂轉任國民黨軍事委員會國際問題研究所中將主任。王芃生憑藉其多年研究經驗,從一般的書籍報刊消息即可判斷戰爭的走勢,甚至因其獨特的戰略眼光,中國在戰時成功搶修了滇緬公路,歷史證明這對戰時中國獲取國際戰略物資,避免戰爭陷入困境發揮了重要作用。王芃生還利用國際問題研究所收集的情報資料,成功預測了珍珠港事件,可惜沒有得到美方當局足夠重視,後來羅斯福重新翻閱王芃生的報告,感嘆:「西方情報界身處實禍卻沒有一份如此透徹準確的分析」。王芃生由此名重一時。

1944年1月17日,在重慶一座普通的兩層小樓院子里,院子名叫「德安里」,也就是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侍從室所在,國民黨高層按照慣例在此召開了一次敵情彙報分析會。這種會議一般都安排在蔣介石的官邸晚飯前召開,大家開完會,剛好吃個晚飯,這也成為戰時事實上的最高權力核心機關。王芃生作為蔣介石智囊之一,這樣的會議自然缺少不了他。這次的會議由陳布雷主持(陳布雷時任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副秘書長、蔣介石侍從室第二處主任、中央宣部副部長、國民黨中央委員),會上,大家對當前的抗戰形勢各持所見。當時,美國要求中國單方面出兵緬甸,蔣介石面對羅斯福的強硬要求不好推脫,而國內抗戰士氣低落、缺兵缺餉,日軍如果有大的行動,下一步又該怎麼辦呢?

一籌莫展的蔣介石將目光投向了王芃生。兩人目光對撞了幾次,王芃生明了蔣介石用意,扶了扶眼鏡,帶著學者專研問題的語氣說道:「委座所言極是,自1942年起我們一直在收集日軍在南洋至日本間的海象情況及運輸狀況的變化,各港口進出船隻噸位統計、戰備倉庫的分布及庫存變化、日本報刊對運輸交通各方面的報道等,發現自1943年起,日軍海上運輸出現了初度紊亂,這條運輸線在美軍潛艇和空襲威脅下運力銳減,美軍的下一步軍事行動估計會完全切斷日軍這條長達上千公里的運輸線,這樣,南下佔領南洋諸島及越南、緬甸的日軍就會孤懸海外。····日本是一個憂患意識非常濃厚的民族,像切斷海路這樣的重大威脅,日軍大本營不會沒有察覺。」王芃生看了一眼大家的反映,繼續說道:「毫無疑問,要維持南下日軍與本土的聯繫,需要非常巨大的投入,日軍做出戰略調整,要麼投入兵力去抵抗美國艦隊和登陸部隊,要麼投入到重新調整這種交通聯繫的戰略中······」王芃生深知國民黨上下畏懼日軍的心理,日軍要是選擇後一種戰略部署,加大對中國戰場的投入,那還了得?他看了看大家的反映,頓時陷入無言的惶恐,不敢往下說了。蔣介石聽完王芃生的一番陳述,心裡更是煩亂至極,他不敢再看王芃生,也預示著不想王芃生將此危局攤開來說。

其實,當時王芃生沒有說出來的結論,就是後來實際發生了的豫湘桂戰役,日軍為打通中國大陸交通線,保持南下日軍與本土聯繫的一場大規模戰爭。對於他來說,預言這樣一場戰爭並不足為奇,因為早在此前,他就準確預測了「七·七」事變和「九·一八」事變的發生,被外國人稱為「中國神秘人物之一」,被日本公私書刊稱為中國的「日本通」之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縱橫國史 的精彩文章:

靠運氣繼承大統的五大皇帝,漢朝一位,明朝兩位,清朝兩位
洪秀全手握五十萬大軍,為何不直接北伐中原,而是東下金陵?

TAG:縱橫國史 |